中医吧 关注:726,999贴子:9,669,940
  • 12回复贴,共1

广东伤寒四大金刚--陈伯坛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双眸初倦夜方阑,皓首穷经笑互看。
岭海流风元不忝,冈州清气得来难。
人如麟角光医史,书似骊珠扫异端。
信否南阳曾复活?一枝好笔解伤寒。


1楼2013-07-29 01:47回复
    新会为南粤历史名城之一,一百年前,于此诞生了岭南的一代名医陈伯坛。
    陈伯坛字英畦(1863-1938年),为清末民初我省伤寒学派的著名医家。自少工于艺文,且熟谙方技,在当日科举时代,论才气已冠群侪,惟平素潜心医学,少时已出问世者十余年。及壮而有室,始应乡试,举孝廉后,即绝意仕途。
    1909年广东设立陆军军医学堂,聘请陈老为总教习。未几又为中医夜学馆主任(该馆地设在广州旧学院署之前)。1924年迁香港悬壶,并开办“伯坛中医学校”,作育英才。


    2楼2013-07-29 01:50
    回复
      2025-09-01 20:35:20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祖国医学是伟大的宝库”,这已成为铁的事实。但还不能单纯地从理论方面的博大精深而满足,更重要的是能把它弄通弄懂,从而能真正的治好病。不仅仅是治好那些慢、小、轻、常、微的病,要真能治好急、大、危、奇、顽的病。陈伯坛先生五十余年的临床实践证明,他运用仲景方所救治的急、大、危、奇、顽的病例,是为数不少的。其用药量之大,如用炮附子十余两,是使人惊讶的。所以人皆称之为“陈大剂”。在这里摘引其医案医话二则,以见一斑。


      3楼2013-07-29 01:51
      回复
        一黄某,男,患腹满疼痛,不大便十余日,医以丸药下之,均不见效,延至二十余日,仍无大便。余(伯坛)诊其脉沉弱,认为中气虚而寒气凝也,如冰结焉,虽日施攻下,不特不通,反而伤其中气,当以温中祛寒为治。用重剂大建中汤,(川椒、干姜、人参、饴糖)服后,便通而愈。不用丝毫攻下,使两旬余之大便闭而不通,竟获告痊。


        4楼2013-07-29 01:52
        回复
          二某童六岁,忽于夜半惊醒,大呼手指挛痛,诊其脉弦紧。余认为诸寒收引,皆属于肾,用桂枝甘草龙骨牡蛎合四逆汤治之,服数剂而愈。⑤


          5楼2013-07-29 01:52
          回复
            尤其令人叹服,并使后学深受启发者,是他融会了《内经》奥旨,贯通于临床实践中从而解决危难病症,如小便闭已达数十小时,病情不为不凶险,由于他将经验心得,无保留地传授门人,例如:香港东华医院陈伯坛高足何励予,曾治一病人,小便三日不通,小腹胀满甚苦。何君用桂枝、芍药、生姜、人参、新加汤,一服小便如注,胀满随消,霍然而愈。此为其师陈伯坛之验方。又如陈本人曾治一男子患脐孔痛,四周无红肿、亦无其他症状,经治疗未效,诊其脉沉。认为寒结脐中,与以温中散寒为治。以白通汤(干姜附子葱白)取上通下济法,投数剂而愈。类此,扩大《伤寒论》、《金匮》经方的应用范围,运用得如此泛应曲当,确属难能可贵。


            6楼2013-07-29 01:53
            收起回复
              以上是关于陈伯坛先生在临床实践的成就。现着重来谈其医学著述方面的贡献,主要是他的代表作《读过伤寒论》这部名著(见插图)。是书在医林中所起的影响颇为深远,可以看出陈氏五十年来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成果,尤其对伤寒学有所突破,有所创新,能够自成一家言


              7楼2013-07-29 01:54
              回复
                陈伯坛先生的毕生贡献,表现在医疗实践、医学著述、中医教育各方面,其业绩无疑是有光医史的了。在今天,人们每当读到这位夫子的自道:“余读仲景书几乎揽卷死活过去”的时候,对此老精益求精锲而不舍的精神,不禁赞叹、惊佩,而且也有很大的启发。


                8楼2013-07-29 01:54
                回复
                  2025-09-01 20:29:20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学习了!


                  9楼2013-07-29 05:19
                  回复
                    大清早看到这种好贴!几个医案尤其精彩!不觉间学问又进一层!


                    来自iPhone客户端10楼2013-07-29 07:24
                    回复
                      大清早看到这种好贴!几个医案尤其精彩!不觉间学问又进一层!


                      来自iPhone客户端11楼2013-07-29 07:24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