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濂溪先生之为《爱莲说》,于今已近千年。《爱莲说》虽为君子作之,然其扬莲而抑牡丹,故今之世人以君子自居者多以媚俗趋炎诬牡丹。牡丹媚俗呼?自居君子者多云,“牡丹植于富家之庭院等污秽之地,为富人所趋,如非媚俗趋炎,何哉?”呜呼,余悲于世人之俗愤,媚权者之言,是以三人成虎,人言可畏之。余亦痛牡丹之含冤而不言,感其坚忍宽怀,故为此言,以清世人媚俗之言。
牡丹者,生于关中寒瘠之地,然其不畏贫寒,乃傲霜雪。牡丹其自清于世,汲天地之精气,宇宙之华芳,结于枝头,灼灼其华。至于魏晋,方为人所知,因其雍容,可仪天下,故富人趋之。至此牡丹始植于深院豪墙等幽暗之地,然牡丹未显鄙态,依旧自清于世,无论世俗之纷扰。入鲍鱼之肆而不染其臭,仍发兰芷之香,是乃君子者也。牡丹之美,乃自其天然,无论鲍鱼之肆抑兰芷之室,故其非惧权贵,亦忍俗之诽语,可谓无欲矣。
本草有云,“牡丹以色丹者为佳。”何哉?丹之根皮可入药,性微寒,味苦辛,有清血散淤之功。然世人多不知何为,更以权言欺之,故非牡丹媚俗,盖世人之媚俗尔。回想束发,余曾以君子者自居之,且以俗言欺牡丹。尔今已然弱冠,盖信世之权言不若以自身观之,乃察吾等皆非君子,牡丹独为君子尔。
牡丹,艳冠群芳而不俗,美胜众卿亦见清,故以花王称之。花王者,不以物而喜,不以己而悲,不以俗之诽语而愠,乃君子中之君子也。
吾不期世人因吾之言而羡牡丹,只求众人等量观之,不以前人之言,权者之威而污世间之美好,人间之芳华。
比较不爽周敦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