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吧 关注:17,578贴子:182,021

回复:给红楼MM们配花,你会选什么花?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感觉元春和宝钗差不多,但牡丹花过于艳丽,大方以至于大俗,实在配不上二位的才情.我家门前种有差不多两亩地的牡丹花,老是招蜂引蝶,没什么好感.


16楼2007-08-16 16:03
回复
    牡丹挺好的,要选为国花了.有什么不好的.


    17楼2007-08-16 16:04
    回复
      2025-08-21 09:33:55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所谓国花,大众品位而已,而且牡丹自古就有富贵花之名,雅韵绝伦的宝钗何至如此?


      18楼2007-08-16 16:10
      回复
        楼的配花也不恰当了,哪能与桃花在一起. 

        这个林MM是不是太丰满了?刘海两分,直逼村姑. 

        此图配文: 

        借问村姑何处有,牧童遥指桃花村. 
         
         
         作者: 笑天孤客 2007-8-16 15:39   回复此 
        ------------------------
        这位说话就不妥了 为何桃花象征着村姑???
        有典故的说?桃花才疏学浅不懂这个,特来请教。。。


        19楼2007-08-16 18:02
        回复
          楼上的是我 请笑天孤客赐教。。


          20楼2007-08-16 18:04
          回复
            小月,人家指3楼配的图,又没说


            21楼2007-08-16 18:04
            回复
              我最喜桃花 桃花若娇艳的女子 虽经不得风吹雨打却更容易让人想去保护她。。。

              为何村姑与桃花为扯在一起呢?我不懂 特讨教。。


              22楼2007-08-16 18:12
              回复
                人家诗里和话里的意思已经相当明了,亏你还是个爱写诗的风


                23楼2007-08-16 18:13
                回复
                  2025-08-21 09:27:55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这个林黛玉的形象哪里若村姑??
                  哼 我就是不懂 不知者无畏。。


                  24楼2007-08-16 18:33
                  回复
                    桃李杏,春风一


                    25楼2007-08-16 19:11
                    回复
                      桃花行(第七十回) 


                       


                      桃花帘外东风软,桃花帘内晨妆懒。

                      帘外桃花帘内人,人与桃花隔不远。

                      东风有意揭帘栊,花欲窥人帘不卷。

                      桃花帘外开仍旧,帘中人比桃花瘦。

                      花解怜人花亦愁,隔帘消息风吹透。

                      风透帘栊花满庭,庭前春色倍伤情。

                      闲苔院落门空掩,斜日栏杆人自凭。

                      凭栏人向东风泣,茜裙偷傍桃花立。

                      桃花桃叶乱纷纷,花绽新红叶凝碧。

                      雾裹烟封一万株,烘楼照壁红模糊。

                      天机烧破鸳鸯锦,春酣欲醒移珊枕。

                      侍女金盆进水来,香泉影蘸胭脂冷!

                      胭脂鲜艳何相类,花之颜色人之泪。

                      若将人泪比桃花,泪自长流花自媚。

                      泪眼观花泪易干,泪干春尽花憔悴。

                      憔悴花遮憔悴人,花飞人倦易黄昏。

                      一声杜宇春归尽,寂寞帘栊空月痕!


                      26楼2007-08-16 19:16
                      回复
                        《桃花行》与《葬花吟》、《秋窗风雨夕》的基本格调是一致的,在不同程度上都含有“诗谶”的成分。《 葬花吟》既是宝黛悲剧的总的象征,广义地看又不妨当作“是大观园诸艳之归源小引。”(第二十七回脂批)《秋窗风雨夕》隐示宝黛诀别后,黛玉“枉自嗟呀”的情景。《桃花行》则专为命薄如桃花的林黛玉的夭亡预作象征性的写照。作者描写宝玉读这首诗的感受说:“宝玉看了,并不称赞,却滚下泪来,便知出自黛玉。”并且借对话点出这是“哀音”。不过,作者是很含蓄而有分寸的,他只把这种象征或暗示写到隐约可感觉到的程度,并不把全诗句句都写成预言,否则,不但违反现实生活的真实,在艺术上也就不可取了。


                        27楼2007-08-16 19:17
                        回复
                          自濂溪先生之为《爱莲说》,于今已近千年。《爱莲说》虽为君子作之,然其扬莲而抑牡丹,故今之世人以君子自居者多以媚俗趋炎诬牡丹。牡丹媚俗呼?自居君子者多云,“牡丹植于富家之庭院等污秽之地,为富人所趋,如非媚俗趋炎,何哉?”呜呼,余悲于世人之俗愤,媚权者之言,是以三人成虎,人言可畏之。余亦痛牡丹之含冤而不言,感其坚忍宽怀,故为此言,以清世人媚俗之言。 
                          牡丹者,生于关中寒瘠之地,然其不畏贫寒,乃傲霜雪。牡丹其自清于世,汲天地之精气,宇宙之华芳,结于枝头,灼灼其华。至于魏晋,方为人所知,因其雍容,可仪天下,故富人趋之。至此牡丹始植于深院豪墙等幽暗之地,然牡丹未显鄙态,依旧自清于世,无论世俗之纷扰。入鲍鱼之肆而不染其臭,仍发兰芷之香,是乃君子者也。牡丹之美,乃自其天然,无论鲍鱼之肆抑兰芷之室,故其非惧权贵,亦忍俗之诽语,可谓无欲矣。 
                          本草有云,“牡丹以色丹者为佳。”何哉?丹之根皮可入药,性微寒,味苦辛,有清血散淤之功。然世人多不知何为,更以权言欺之,故非牡丹媚俗,盖世人之媚俗尔。回想束发,余曾以君子者自居之,且以俗言欺牡丹。尔今已然弱冠,盖信世之权言不若以自身观之,乃察吾等皆非君子,牡丹独为君子尔。 
                          牡丹,艳冠群芳而不俗,美胜众卿亦见清,故以花王称之。花王者,不以物而喜,不以己而悲,不以俗之诽语而愠,乃君子中之君子也。 
                          吾不期世人因吾之言而羡牡丹,只求众人等量观之,不以前人之言,权者之威而污世间之美好,人间之芳华。 


                          比较不爽周敦颐。


                          IP属地:广东28楼2007-08-16 19:22
                          回复
                            言黛玉是荷、梅、菊、兰、牡丹,皆出于对黛玉的喜爱之情,却不合小说中黛玉薄命红颜芳魂夭亡的写照,情可通,理不可通,呵呵,仅一家之言耳~


                            29楼2007-08-16 19:23
                            回复
                              2025-08-21 09:21:55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周敦颐(1017--1073) 北宋哲学家。字茂叔。道州营道(今湖南道县)人。曾知南康军。因筑室庐山莲花峰下,取故居濂溪以名之,后人遂称 ... 与其弟程颢均受学于周敦颐,同为北宋理学的奠基者,世称“二程”。神宗时为太子中允监察御史里行。反对王安石新政。
                              周敦颐知识广泛,博取众家之长,融会贯通,成一家之言。他在研究《周易》后,写了著作《太极图·易说》,提出了一个宇宙生成论的体系。1072年,在江西庐山莲花洞创办了濂溪书院,并自号“濂溪先生”。著名散文作品〈爱莲说〉作於此时。重庆北温泉有“三友洞”,相传是他当年客居时的住所,旁边有莲池,也说是他种的。


                              30楼2007-08-16 19:29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