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上图片方法是庸医乱治疗!还在此处误导人!请浏览以下内容便知:
“择医”如何?左右健康。就算是去医院进行“正规治疗”,也必须“正确择医”,选准选好治病的医院和治疗的方式非常重要。这里还有这么几个例子:有几名顶级现代医学专家给几名糖尿病患者集体诊病,先用测糖仪测出患者血糖值,再询问各人体重和饮食等情况,
然后给出会诊结果:与肥胖、饮食控制不好(或饮酒)有关。因此建议患者应该少吃(喝)含糖多的食品,每次饮酒不超过25克,不要用单一的降糖药物;还建议肥胖患者去医院做微创手术,以达到控制胃容量减肥。专家认定减肥10斤,降糖成效能达到50%。
这里的问题:一是减肥降糖有那么好的效果(确切)吗?此论能不能经得起检验呢?二是糖尿病肥胖者都是真肥胖吗?如果是虚胖也要动手术或者减肥吗(注:糖尿病患者的体力与耐力都很差,且非常容易疲劳,这就是体虚的表现了,怎么可以减肥呢)?而且张口就以手术解决问题?现代医学还存在最大的一个不足就是没有虚、实体征之分,这是这种医学明摆着的缺陷。三是以上这个过程(的几句话)算是权威专家的会诊吗?在基本病因都弄不清楚的情况下,患者按照专家一贯例行公式化的诊断结果去防治疾病会有结果吗?
在另一起糖尿病足的诊断中,某患者脚掌肿大、颜色发暗(乌青,该病人因此已被部分截趾),感觉腿脚凉、麻、疼(有时又会发烧、发热、发颤),触摸脚动脉细而弱。专家当场动用仪器做糖尿病足超声波检测、尼龙丝线扎脚(感觉)反应,
最后引导大家讨论病人的饮食:(当场)给蛋糕、鸡腿、鸡蛋、土豆、馒头、可乐、水果测糖度,奉劝哪个食材含糖量多,就应该少吃哪个,要多补充维生素ABD,并要求不断观察脚足变化、注意穿鞋样式,等等。你认为这种诊断与治疗建议切中防治疾病的要害了吗?在过去有没有取得良好效果的医案实例呢?
我们换一种诊断观点——即按“水湿致病说”去分析,比如患者“脚掌肿大,颜色发暗(乌青),感觉凉、麻、疼(有时发烧、发热、发颤是身体免疫系统在发挥作用,即传统医学“邪、正相搏”的过程),触摸脚动脉细而弱”等等均与水湿造成的寒瘀症状相对应(可参看上面“水是致‘湿病’的根源”内容)。
本文这种观点是不是正确?人们可以在实践中认定。而专家把大家的注意力引导集中在不着边际的病因分析上,如果按照这样的意见去治疗是永远治不好,且随着时间的推移还会使病情愈加严重(很可能仅剩的几个脚趾也保不住了)。
据某权威专业机构统计:全世界每三十秒钟产生一个糖尿病足患者,我国所有的截肢手术病人中,有28.2%是糖尿病足。面对这如狼似虎、咧嘴呲牙凶残吞噬人们身体健康的疾病,患者本应寄希望于中医帮助,
即采取:限喝水、少弄水—→健脾燥湿—→活血祛寒—→扶正固本—→食物上趋于暖性并带扶的(注:糖尿病足疮口经久不愈是寒滞血瘀、养分不输所致,参考前面糖尿病、干燥综合症病理诠释和防治方法),就有希望让病情逆向好转。
可就是这于中医医案中随处可见的疾病,一些全国著名的中医专家却一无所知?而是跟在西医后面“爬杆子”——“糖尿病足是因为血管里某有形物质滞留造成堵塞,又因人体下肢使用频率高,且远离心脏致血压小,脚上毛细血管多造成”,中医专家原封不动地搬用西医的一套理论诠释疾病,而没了中医人应具的医学见解着实让人不可思议!
(又有XX中医药大学教授专题授课,教人如何应用无糖食品防治糖尿病,津津乐道无糖饼干、无糖月饼、无糖粽子、无糖糕点……的识别与选食。人们不禁想问:这是中医专家还是西医专家呀?这样教育出来的弟子还会是中医后代吗)!难怪有人叹息:“现今的中医已不是中医了”!
于此引用《医宗金鉴》卷三十九“脚气总括”:脚气乃内有湿热,外感风寒相合为病,故往来寒热,状类伤寒,两脚腿痛。肿热如火者,是火盛也!不肿不热而痛者,是寒盛也!名曰“干脚气”(注:此段是该病状之一。现代医学将脚足疾病分为足癣症“脚气”与VB缺乏症“脚气病”两类型,而古中医的“脚气”单指现代医学的“脚气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