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岐吧 关注:23贴子:455
  • 12回复贴,共1
一、太原祁县温氏家族
祁县,是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祁县历史上多豪门望族,商贾巨富。这些望族巨富,形成了特殊的贵族集团,在一个甚至数个朝代保持着优越的社会地位。这些家族在地方上也有着特殊的政策和经济影响,氏族的世代繁衍,传承了“纯正”的中国儒家文化,尤为重要的是望族之间的内部通婚,与皇室的联姻,进一步巩固了这些家族的特权地位。最突出的莫过了祁县王氏,其它久负盛名的望族还有祁氏、温氏、乔氏、渠氏和何氏等。从这些豪门望族的杰出人物和遗留至今的民居古建中,可以看到祁县在中国历史文化中的独特位置。
祁县,因古时有昭余祁泽薮而得名。春秋时属晋。晋平公二年(公元前556年)晋平公将祁地赐给姬奚作食邑。姬奚以地为姓,改姓祁,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祁黄羊,他的食邑建在今祁县县城东南15公里处的古县镇。当时的祁地几乎包括了整个晋中平川。晋顷公十二年(公元前514年),祁奚之孙祁盈因罪被杀,食邑亦被没收,分为邬(今介休)、祁(今祁县)、平陵(今平遥、文水)、梗阳(今清徐)、涂水(今榆次、太谷)、马首(今寿阳)、盂(今盂县)等七县。现在的祁县县域,基本上是那时候确定下来的。祁县,战国属赵。秦隶太原郡。汉因之。北魏太和年间,并州别驾分瓒徙县治于西北五里。隋唐属并州。北汉时于县东三十里设隆州。宋太宗平河东,废州设祁县。金贞佑年,于县东团柏镇设帻州,县属之。不久废州,县属晋州。元代多称祁县,属冀宁路。明、清两代均属太原府。1948年祁县解放后,归晋中地区管辖。
最能体现祁县文化特色的,莫过于历代名门望族。祁县望族,以宋金为界,分为两个阶段,宋金以前的望族为祁氏、王氏、温氏家族为代表,多出名吏贤官、才子雅士;宋金以后的望族以乔氏、渠氏、何氏等家族为代表,多出商贾巨富,理财能手。
祁县望族中,温氏家族占据中重要的地位。温氏家族的历代名人有:东汉邹平侯温序、北魏凉州刺史温恢、南朝光禄大夫温羡、南朝大将军温峤……最为著名的是初唐温氏三杰:温大雅、温彦博、温大有兄弟三人。温氏三杰俱为卿相之才。高祖李渊镇太原,厚礼之,李世民更是与之交情甚深。温氏三兄弟辅佐李氏父子,太原首义,平刘武周、荡突厥,西征南伐,立下了汗马功勋,为初唐开国名臣。温大雅被封为黎国公、礼部尚书;温彦博,被封为尚书右仆射,陪葬太宗昭陵;温大有为中书侍郎、清河郡公。温氏三杰的后人如温振、温挺、温佶、温造等多为唐朝的公侯守吏,其中温庭筠为唐末著名的“花间派”文学大师。
祁县温氏等望族,人才辈出,数世昌盛,尤其是王、温二氏,从汉代到宋,代代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名吏贤士或才华横溢的诗画巨匠。如此兴旺之族,中华文明史上寥寥可数。唐代王氏、温氏家族是皇家最宠幸,百姓百官争相攀附的门第。连唐文宗都感叹:“李氏君临天下二百年,但想和皇家联姻的人竟然比想和王、温等望族联姻的人还少。”由此可见王氏、温氏的社会地位,丝毫不逊色于皇族李氏。
——太原堂 温姓人家



1楼2007-08-15 18:04回复


    2楼2007-08-15 18:04
    回复
      2025-08-25 10:27:39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温大有:
      大有,字彦将。隋仁寿中,李纲荐之,授羽林骑尉。高祖举兵,引为太原令。从秦王徇西河,将行,高祖曰:“士马单少,要须经略,以君参军事,事之济否,卜是行也。”西河下,摄大将军府记室,与兄大雅同掌机近,不自安,请徙它职。帝曰:“我虚心待卿,何所自疑?”武德初,累迁中书侍郎,封清河郡公。卒,赠鸿胪卿,谥曰敬。初,颜氏、温氏在隋最盛,思鲁与大雅俱事东宫,愍楚、彦博同直内史省,游秦、大有典校秘阁,颜以学业优,而温以职位显于唐云。


      5楼2007-08-15 18:05
      回复
        温庭皓:
        (温庭筠)弟庭皓,咸通中,署徐州观察使崔彦曾幕府。庞勋反,以刃胁庭皓,使为表求节度使,庭皓绐曰:“表闻天子,当为公信宿思之。”勋喜。归与妻子决,明日复见,勋索表,倨答曰:“我岂以笔砚事汝邪?其速杀我。”勋熟视笑曰:“儒生有胆邪,吾动众百万,无一人操檄乎!”囚之,更使周重草表。彦曾遇害,庭皓亦死,诏赠兵部郎中。


        8楼2007-08-15 18:05
        回复
          温庭筠公有关资料
          早在三、四十年代,学界就已对温庭筠的生平作了较为系统的研究。1934年,夏承焘发表了《温飞卿年谱》,该谱穷搜博引,钩沉发微,首次对温庭筠一生重要行事逐年进行了考订,筚路蓝缕,功不可没。同时,邹啸的《温飞卿与鱼玄机》、《温飞卿与柔卿》探讨了温庭筠与两位女诗人的交往情况。此后,顾学颉又先后撰著《温庭筠〈感旧陈情五十韵献淮南李仆射〉诗旧注辨误》、《新旧唐书温庭筠传订补》,在厘定旧说之谬的基础上,对温庭筠的生平事迹作了进一步的整理。
          八十年代以后,学界对温庭筠生平进行了更为深入、全面的探讨,其中较为重要的研究成果有陈尚君的《温庭筠早年事迹考辨》、王达津的《温庭筠生平之若干问题》、黄震云的《晚唐诗人温庭筠是温彦博的七世孙》、《温庭筠籍贯及生卒年》、顾学颉的《温庭筠交游考》、陈尚君的《也谈温庭筠生平之若干问题》、牟怀川的《温庭筠生年新证》、徐陶的《温庭筠入蜀考辨》、黄震云的《对〈温庭筠生年新证〉一文的意见》、牟怀川的《关于温庭筠生平的若干考证和说明――兼驳〈意见〉》、徐陶《温庭筠从宗密禅师结社考》、牟怀川的《温庭筠从游庄恪太子考论》、黄震云的《温庭筠累年不第偃蹇终生及其原因考》、徐陶《温庭筠开成年间事迹考》、刘范第的《温庭筠贬谪时地辨》、彭志宪的《温庭筠未曾再贬及有关问题》、殷大云、黄震云的《温庭筠生平纪事和诗文系年(上、下)》、牟怀川的《温庭筠改名案详审――兼辨两〈唐书•温庭筠传〉之误》、梁超然的《温庭筠考略》等。
          综观上述诸多成果,研究的焦点又主要集中在这样几个问题上:


          9楼2007-08-15 18:06
          回复
            1、籍贯和世系
            关于温庭筠的籍贯,《旧唐书》说是太原人,而《新唐书》则谓温大雅并州人。对于新旧《唐书》记载的歧异现象,顾学颉在《新旧唐书温庭筠传订补》中认为,"盖太原、并州系一地,唐属河东道。唐初为并州,后改称太原,祁其属县也。庭筠传以郡概县,省祁字;大雅传从唐初名:实则所指系一地也。"顾氏此说为夏承焘所沿用,并被采择到《温飞卿系年》中。陈尚君在《温庭筠早年事迹考辨》中则指出,"史称庭筠为太原祁人,系指郡望,并非家居所在。""庭筠一生,从未涉足太原一带,所作诗文,也不以太原为乡土。他常提到的故乡,均在江南。""庭筠占籍应即在无锡附近。"而王达津在《温庭筠生平的若干问题》中则对陈尚君这一新说提出了商榷,他认为,"温籍贯太原,但寄籍却不在江南。陈尚君说未确。温庭筠应家鄠县。"随后,陈尚君又在《也谈温庭筠生平之若干问题》中,又对王达津说进行反驳,并对其观点作了补证。与王达津文差不多同时发表的黄震云的《晚唐诗人温庭筠是温彦博的七世孙》、《温庭筠籍贯及生卒年》两文也对夏承焘《唐宋词人年谱•温飞卿系年》引顾学颉说"太原并州系一地"说作了订补,他认为"并州是太原,这是温庭筠的籍贯。
            史传谓温庭筠系温彦博的裔孙,清代学者赵绍组在《新旧唐书互证》中提出疑义,其理由是世系表不载庭筠,《旧唐书》也未言温庭筠系彦博之裔。对于赵绍组的质疑,顾学颉《新旧唐书温庭筠传订补》引庭筠开成九年秋呈友人一百韵诗,证明飞卿为彦博之后"无可置疑"。后来,黄震云在《晚唐诗人温庭筠是温彦博的七世孙》一文,又对顾学颉说作了补证。另外黄震云还在《温庭筠杂考三题》中对夏承焘《唐宋词人年谱•温飞卿系年》中的一些错误进行了纠正,并重新列了一表。


            10楼2007-08-15 18:06
            回复
              如此详细....


              13楼2007-08-15 18:12
              回复
                我抽空整理了好长时间哩


                14楼2007-08-16 13:26
                回复
                  2025-08-25 10:21:39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 124.163.84.*
                  太原姓温的也不是很多啊!我反正是没碰到几个!


                  15楼2009-03-31 13:56
                  回复
                    • 182.150.136.*
                    本人温康伦,祖籍太原,后转到江西赣江,祖先6人大概在清前期到四川广汉附近,分布在广汉、成都青白江等地。


                    16楼2010-07-15 10:20
                    回复
                      • 182.150.136.*
                      温康伦请本家人联系。谢谢,邮箱wkl@yxcl.com


                      17楼2010-07-15 10:27
                      收起回复
                        温氏路过。


                        IP属地:山西来自手机贴吧18楼2015-06-17 12:48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