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泽禅师吧 关注:812贴子:8,172
  • 3回复贴,共1

憨山大师所著《醒世咏》:“红尘白浪两茫茫,忍辱柔和是妙方。…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憨山大师所著《醒世咏》:“红尘白浪两茫茫,忍辱柔和是妙方。”《佛遗教经》中告诫弟子:“能行忍者,乃可名为有力大人。若其不能欢喜忍受恶骂之毒,如饮甘露者,不名入道智慧人也。”忍是需要经过一番寒彻骨的养深积厚,而酝酿成的涵养。人生在世,总免不了被骂。至于骂别人,不管多少,也都会有的。我们可以管住自己不骂人,但管不住别人骂自己。如果有人骂我,该如何应对?
如果一个人不能忍受恶骂之毒,就称不上是入道的智者。经常听到有人愤怒地说:“谁骂我?有种的站出来,要敢做敢当!”原来有人在背后骂他。且不论一个人的品格如何,我们不应该骂他。骂人是不对的,背后骂人更是不对了。在背后骂人的人,就如同躲在暗处趁别人不注意放冷枪的人一样。奉劝那些在背后骂人的人一句,快收起你们那一套,在骂人前先想一想是不是在骂自己。对于挨骂的人,也要反思自己为什么会挨骂,更不必睚眦必报,以牙还牙。有人背后骂你,根本不必回头去看咒骂你的人是谁。如果有一条疯狗咬你一口,难道你也要趴下去反咬他一口吗?星云大师开示中说:“当有人对我们恶口毁谤、无理谩骂的时候,能够漠然以对,以沉默来折服恶口,才是最了不起的承担和勇气。”《呻吟语·应务》中说:“不为外憾,不以物移,而后可以任天下之大事。”能够接受他人的指正与批评,不为八风所撼,不为物欲所动,才是真正的大器。要能成就大事,就要一切皆担当。


1楼2013-07-17 07:32回复
    生活中当被别人骂时,大多数人首先会怒火中烧,先是当场“回骂”继而“升级”,甚至大打出手。常常有人还会听到“好心人”传来的“非议”甚至“恶骂”,尽管不是亲耳听见,却比当面听见还要气愤,恨不得冲到当事人面前问个究竟或也反骂他一回,最好让他立刻闭上嘴。人的本性决定我们饥饿时想抢劫,愤怒时想杀人。但是又因为人大都是有理性的,极端的行为很少人会干,唯其这样痛苦反而更多。胡适先生在一篇文章中说,有人骂我们,当我们听到时,自然很生气,非要跟他拼命不可。可是细分析一下,骂,到底是什么东西呢?不过是由空气传来的一种音浪,自然用不着生气。至于骂我们的人呢?依着化学分析,也不过是个化合物;而被骂的我们呢,也是和骂我们的人一样,几种化合物而已。等到死后,大家都物归原所,如此看来,所有的骂不过是一种气体的流动,有什么了不得?到此地步,就无人无我,四大皆空了。
    广钦老和尚开示说:“受戒是受忍辱,耳听到别人骂你、刺激你,而不理会,那就是戒。”与其让别人说你好话,远不如别人骂你来的痛快。别人骂你、批评你的时候,是冒着作恶、折损福德的危险来提醒你要积福,你应该自我反省,向他致敬,感激他的大恩大德。


    2楼2013-07-17 07:32
    回复
      2025-11-25 10:55:19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行善源自向善之心而见诸一言一行之间;真心行善,当是无所挑拣、时时处处地动善念、讲善言、行善事。佛教《金刚经》讲,行善济贫当“无相布施”,做善事助人,心中不要有我在帮助别人的念头。他人的夸奖,不过是过眼云烟;金字招牌终将腐朽。真正行善之人并不在乎这些功名利禄,相反,他们行善不仅不图回报,甚至在因行善而被人诟病、误解、诋毁时,仍能行善不止。


      3楼2013-07-17 07:40
      回复
        悟了就不会在乎别人怎么看了,要降服自己的心魔就要悟无我空性。你为何不对花草树木起烦恼?为什么对人的看法起烦恼?是你没有执着花草树木的看法,执着着人们的看法,活在别人的世界里,不是和傀儡样?哪个又是我的世界?哪个才是我?真正的我怎么会被欲望主宰呢。


        IP属地:河北4楼2013-07-17 08:50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