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zj.qq.com/a/20130716/005195.htm
最近金华浦江有人在山上偷挖玛瑙,上演“疯狂的石头”,经本报报道后当地政府采取了措施,处理了违法行为。昨天记者从丽水缙云得知,当地有一村子也发现了“宝石”,也引来疯狂偷采,甚至还开着铲车上山。原本人迹罕至的山头,被“寻宝”大军踩踏出一条两米多宽的道路,葱茏青山几乎被挖成了兀山。
现场 大片大片的原生植被惨遭破坏
昨天上午,记者赶到缙云县壶镇镇姓汪村,在当地村民的带领下,记者来到一个不知名的小山包,远远望去,整座小山已经成了“癞痢头”,大片大片的原生植被已惨遭破坏,只留下星星点点的绿色植物,在远处青山的对比下显得凄凉惨淡。
沿着人们挖“宝”踩踏出来的线路走到半山腰,山势陡峭,滑溜难走,必须手脚并用才能艰难前行。一路上还遗留着铲车开道的痕迹,道路两边不时有大小不一的大坑出现在记者视线中。
在现场,记者并未看到任何铲车及上山挖宝的村民,整个山头显得异常安静,据村民介绍,村里早已听到风声说今天将有人来调查,所以都不敢上山寻宝。“等这风声过后,这些人肯定又会上山挖宝的。”
讲述 有些人一天能背好几袋石头下山
“经常能看到山上有人背着石头下来,有些人一天能背好几袋。”村民汪某告诉记者,前几天这山上到处都是背着锄头、手拿铁锹的寻“宝”人,简直就像一处繁忙的建筑工地。带头挖宝的村民甚至动用了4台铲车,前面铲车开道,后面众人跟随,一旦挖到宝石的地质带,村民们就一拥而上,不管好坏都先装袋,再回家慢慢挑选。
这次“寻宝热”开始的时间并不久,只有1个多月的时间,但由于铲车的破坏力,这座小山已经是千疮百孔,青山不再。村民介绍,山上出现“宝石”源于村里在山上修建小水库。
当时有人把修水库挖到的石头拿到县里去卖,结果证实这种石头是黄蜡石,可以卖不少钱。这消息一传十,十传百,不久引来了十里八乡的“寻宝客”。
村民汪某说,“一年前缙云舒洪镇发生村民上山挖石的事情我们也知道,没想到我们村里也会发生。”
调查
村民对“宝石”是一知半解
在壶镇镇村民卢某家中,我们看到了在姓汪村山上捡到的原石,有的温润如玉,有的色彩艳丽,外行人看起来确实很漂亮。
“我这些都是从人家不要的石头里挑出来的,真正到山上挖的比我这些要好多了,那些石头质地比较纯净,通透度也很高,据说前几天有人一块石头卖了6万多。”卢某对记者说。
“有人和我说我这块能卖1000多元,也不知道是不是真的,过几天找人打磨打磨看看,说不定真值不少钱。”卢某拿着他最满意的一块石头给记者看。
当记者问及这原石是什么宝石时,卢某表示他也说不来:“大家都说这是黄蜡石,反正我也不懂这些,他们说是就是了。”
在记者的采访中,发现很多村民对这石头都是一知半解,只知道石头越通透越值钱。而价格一般都是来收购石头的人说了算。据了解,目前到姓汪村收购这些石头的人都是缙云玩黄蜡石的爱好者和专门玩石的人。
追踪
政府紧急叫停“挖宝”行为
姓汪村村民集体上山挖石,给当地环境造成了严重破坏。针对这一情况,记者来到壶镇镇政府,镇党委书记明确表示这一情况是不允许的。
该负责人表示,正规的采石有明确的规范和标准,要先经过勘测土样,查明储量,然后办理开采许可证,获得采石的相关许可,才可以进行开采,开采前还要考虑通水通电等配套设施。他认为,一拥而上、挥镐动铲的采石行为既不合规范,更不合法。
由于之前并未有人向他们举报姓汪村的非法采挖现象,所以在接到记者的举报后,镇政府当天便组织了国土、公安及乡镇等相关人员进行调查,紧急叫停“挖宝”行为。
最近金华浦江有人在山上偷挖玛瑙,上演“疯狂的石头”,经本报报道后当地政府采取了措施,处理了违法行为。昨天记者从丽水缙云得知,当地有一村子也发现了“宝石”,也引来疯狂偷采,甚至还开着铲车上山。原本人迹罕至的山头,被“寻宝”大军踩踏出一条两米多宽的道路,葱茏青山几乎被挖成了兀山。
现场 大片大片的原生植被惨遭破坏
昨天上午,记者赶到缙云县壶镇镇姓汪村,在当地村民的带领下,记者来到一个不知名的小山包,远远望去,整座小山已经成了“癞痢头”,大片大片的原生植被已惨遭破坏,只留下星星点点的绿色植物,在远处青山的对比下显得凄凉惨淡。
沿着人们挖“宝”踩踏出来的线路走到半山腰,山势陡峭,滑溜难走,必须手脚并用才能艰难前行。一路上还遗留着铲车开道的痕迹,道路两边不时有大小不一的大坑出现在记者视线中。
在现场,记者并未看到任何铲车及上山挖宝的村民,整个山头显得异常安静,据村民介绍,村里早已听到风声说今天将有人来调查,所以都不敢上山寻宝。“等这风声过后,这些人肯定又会上山挖宝的。”
讲述 有些人一天能背好几袋石头下山
“经常能看到山上有人背着石头下来,有些人一天能背好几袋。”村民汪某告诉记者,前几天这山上到处都是背着锄头、手拿铁锹的寻“宝”人,简直就像一处繁忙的建筑工地。带头挖宝的村民甚至动用了4台铲车,前面铲车开道,后面众人跟随,一旦挖到宝石的地质带,村民们就一拥而上,不管好坏都先装袋,再回家慢慢挑选。
这次“寻宝热”开始的时间并不久,只有1个多月的时间,但由于铲车的破坏力,这座小山已经是千疮百孔,青山不再。村民介绍,山上出现“宝石”源于村里在山上修建小水库。
当时有人把修水库挖到的石头拿到县里去卖,结果证实这种石头是黄蜡石,可以卖不少钱。这消息一传十,十传百,不久引来了十里八乡的“寻宝客”。
村民汪某说,“一年前缙云舒洪镇发生村民上山挖石的事情我们也知道,没想到我们村里也会发生。”
调查
村民对“宝石”是一知半解
在壶镇镇村民卢某家中,我们看到了在姓汪村山上捡到的原石,有的温润如玉,有的色彩艳丽,外行人看起来确实很漂亮。
“我这些都是从人家不要的石头里挑出来的,真正到山上挖的比我这些要好多了,那些石头质地比较纯净,通透度也很高,据说前几天有人一块石头卖了6万多。”卢某对记者说。
“有人和我说我这块能卖1000多元,也不知道是不是真的,过几天找人打磨打磨看看,说不定真值不少钱。”卢某拿着他最满意的一块石头给记者看。
当记者问及这原石是什么宝石时,卢某表示他也说不来:“大家都说这是黄蜡石,反正我也不懂这些,他们说是就是了。”
在记者的采访中,发现很多村民对这石头都是一知半解,只知道石头越通透越值钱。而价格一般都是来收购石头的人说了算。据了解,目前到姓汪村收购这些石头的人都是缙云玩黄蜡石的爱好者和专门玩石的人。
追踪
政府紧急叫停“挖宝”行为
姓汪村村民集体上山挖石,给当地环境造成了严重破坏。针对这一情况,记者来到壶镇镇政府,镇党委书记明确表示这一情况是不允许的。
该负责人表示,正规的采石有明确的规范和标准,要先经过勘测土样,查明储量,然后办理开采许可证,获得采石的相关许可,才可以进行开采,开采前还要考虑通水通电等配套设施。他认为,一拥而上、挥镐动铲的采石行为既不合规范,更不合法。
由于之前并未有人向他们举报姓汪村的非法采挖现象,所以在接到记者的举报后,镇政府当天便组织了国土、公安及乡镇等相关人员进行调查,紧急叫停“挖宝”行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