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重庆依托贵阳 遵义正好处于贵阳和重庆中间,所以,我们提出要面向重庆,依托贵阳,发挥我们的优势。承接重庆和贵阳的产业。 《中国经营报》:遵义在地理位置上被贵州省会贵阳和直辖市重庆“夹击”,面对两大城市的竞争,遵义的比较优势是什么?靠什么来吸引投资者? 余冷:从工业发展的角度来讲,遵义正好处于贵阳和重庆中间,所以,我们提出要面向重庆,依托贵阳,发挥我们的优势。 遵义和贵阳的差距在第三产业,在农业和工业方面,遵义都处于领先地位。遵义的优势主要体现在资源方面,我们有丰富的矿产资源,遵义市是贵州省乃至全国重要的能源、新材料基地,其煤矿、铝土矿、锰矿等主要矿产资源丰富,初步形成了一批煤电、煤化工、煤电铝和冶金等资源型重化产业。遵义市内共发现各类矿产52种,占全省已发现矿产123种的42.27%,查明资源储量的矿产有41种。 另外,我们还有丰富的农产品(6.60,0.00,0.00%)优势,遵义有丰富的农产品资源,茶叶、商品蔬菜、辣椒、红高粱、竹、药、畜牧、干鲜果等八大特色优势产业,粮食、油料、烤烟等传统产业基础雄厚。近年来,遵义市按照“东茶西竹南药北菜中辣椒”的思路,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已经成为遵义市广大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支柱产业。 另外,遵义还有劳动力优势。综上所述这些优势,我们可以承接重庆和贵阳的产业转移。 《中国经营报》:遵义有丰富的煤炭资源,从数据上看,近几年煤炭的总体产量一直在1000万吨左右徘徊,并不高,其原因是什么?在矿产资源转型方面遵义有什么新举措? 余冷:我们有270家煤矿,按照贵州省委省政府的要求,要整合掉一半以上的煤矿,这样既保障了煤炭的产量,又保障了煤矿的安全。目前新一轮的煤炭整合方案正在做,近期将上报省政府。遵义煤炭的产量近两年来看,一直在1000万吨以下徘徊,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是因为我们一直对小煤矿管理得非常严格,所以我们没有简单追求煤炭产量的高增长。客观地说,产量不高和市场的不景气也有一定关系。 另外在矿产资源的转型方面,贵州省委省政府提出了四个四位一体概念,举例说,如果有企业来遵义开矿,我们不会简单地让他只开矿,还要看能不能给遵义带来下游的产业链,只有这样地方政府才会给投资的企业配置相关的资源。我们不要原料的粗加工,需要深加工、附加值高的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