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寒吧 关注:425,558贴子:19,458,304

百名公众人物评说郭敬明与韩寒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挺、贬、骑墙与不了解,都是态度。
韩寒,1982年生于上海金山区;郭敬明,1983年生于四川自贡。
两个年轻人都已年过而立,而从他们崭露头角就一直伴随的争论从未断绝,仿佛他们是一代人的两个极端,或者这个时代中两种不同价值观的典型。讽刺的是,他们以文章初涉江湖,但是文学几乎从未成为他们价值的坐标。
不论他们自己是否愿意,他们一直被互相比较、批评,成为彼此的参照。关于他们的话题,永远会蜂拥而至,通过网络、媒体去占领人们的视线。各行各业的人都谈论过他们,无论偏爱哪一方、支持或贬低谁,或者压根就不想关心。
也许,两个年轻人都被赋予了并不相称的重要性。但是,我们相信谈论他们不仅仅是时髦。
本刊邀请了各个领域的130多位公众人物,说一说他们眼中的郭敬明与韩寒。这些谈论并不按照知名度、影响力排序,只是根据版式需要,秉笔直录。你可以试图从中看出观念和立场,也可以就当个玩儿。


1楼2013-07-12 20:04回复

    平面传媒界
    唐建光(新历史合作社总编辑):没有看过郭敬明的任何东西。异代不同时。
    朱学东(《中国周刊》总编辑):郭从一个小地方努力奋斗,而成为一个成功的明星出版商,他是一个幸运儿,也是一个努力者。虽然我并不喜欢这种成功,但无疑,这种成功正是这个社会所鼓吹的,也是几乎所有人内心渴望的。他是多元时代多元价值观的一种。我不会喜欢他和他的文字,但我必须佩服,他比夸夸其谈之徒聪明且努力不知多少。
    何力(《全球商业经典》总编辑):印象中,郭敬明是个整洁的男孩,目光挺柔和的。
    安替(专栏作家):你觉得我这种天天看政治和新闻的人,怎么会有能力看郭敬明啊?韩寒的电影出来之后我看看再评价,呵呵。
    袁蕾(作家,记者):郭敬明这人聪明,有头脑,尤其有商业头脑,能让那么多粉丝、作家围着他,“商人郭敬明”绝对有两把刷子。但他有着致命硬伤:抄袭、狂妄,这跟几几后没关系,历朝历代这些都是硬伤。韩寒有可取之处,郭敬明也有;郭敬明有自己的硬伤,韩寒也有。他们没有可比性,他们走的是两条路。
    罗昌平(《财经》杂志副主编):对郭没好印象,主要是不关心。
    叶三(媒体人、作家):这二位都跟文学没什么关系。郭敬明很专业很职业,是个挺有脑子的商人。不喜欢他,但是会有点不由自主的尊敬。觉得韩寒很聪明,见面后觉得他没那么强大,很啰嗦,反反复复在说他代笔这件事。见他之后就不喜欢他了,觉得色厉内荏。这两个人我觉得做朋友都不怎样,就远远地当个话题人物看看挺好,把他们二维化吧。
    范炜(媒体人):他俩都是80后的代表人物,都是偶像,成名都较早,都很稳定。我比较喜欢他们。
    周志兴(共识网负责人,《领导者》杂志社社长):我没看过《小时代》,不知道他。韩寒,我认为是值得研究的现象。


    2楼2013-07-12 20:04
    收起回复
      2025-11-06 01:45:00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你发这是什么目的,谁指使你的,你的动机是什么,你取得有关部门许可了吗 ?吧里容许你发了吗?你背后是谁,发这些想干什么?你想颠覆什么?破坏什么?回答不上来?那么跟我走一趟,顺便把你家水表带上,取证。别说我们瞎抓你,都是有理有据的。


      IP属地:湖北来自iPhone客户端5楼2013-07-12 20:05
      回复

        广播电视界
        哈文(CCTV导演):没看过郭的电影,也不会去看,可能我不是他的读者群。但存在必然有道理吧。韩寒,有思想。
        张泉灵(主持人):抱歉我真的没有发言权,没看《小时代》,人物我更不了解,我也不看他们的书,不好意思。
        闾丘露薇(凤凰卫视记者、主持人):我觉得,一个作家或作品能流行,需要大众呼应,可能被作品打动,可能被人、被精心的包装打动。在有选择的情况下,大众最终选择了郭敬明,这说明他符合这个社会的主流,反映了这个社会的水平。
        曹景行(资深媒体人):只看过郭敬明的照片,还有网上他的粉丝的一些言论。觉得他有点像某个教派的教主,与信徒一起拒绝长大。
        和晶(电视主持人):我没有读过郭的东西,读过韩寒的,这种选择也是因为文字偏好吧。
        郭亮(央广中国之声采访部主任):我曾在2009年读到《小时代》,如同吃到一块诱人的植物奶油蛋糕,被反式脂肪酸腻得糊住了嗓子,这辈子不想再看见蛋糕了。虽然我还没看过电影,但我猜《小时代》是化学试纸,会红蓝立见地显示出你的年龄、文化和偏好混合后的酸碱性。在我眼里,他们是物质的一代,以至于他们的心脏是塑料的,还喷了香水。当然我也知道,在他们眼里,我们是长了肉心的恐龙。每代人都是环境的产品,别挑剔各自归属的范式。如果一个人,有能力成为群类的发言人,那他应是可敬和明慧的。
        罗振宇(“逻辑思维”主持人):他们二人恰恰构成了互联网时代生存方式的两极。郭敬明是整合资源的高手,韩寒是把自己做成资源的高手。
        林溪(央广“新闻纵横”主持人):我成长时期,恰好郭敬明刚成名,他的文字带有漫画式语言和颓废迷幻风格,比如《幻城》,还有青春期的迷茫冲动,比如《梦里花落知多少》。我都看过,这些都是切中年轻人要害的。他并不掩饰自己对财富和奢侈品的追求,反而觉得这才会让年轻人觉得他很酷,觉得像他这样才是成功。
        王志安(CCTV《新闻调查》出镜记者):我知道郭敬明是个少年作家,曾经陷入过抄袭的丑闻,还知道他的身高经常被人拿出来开玩笑。他还演电影了?
        邱启明(主持人):韩寒跟郭敬明这个,我都不想去说话。评价人是我最不愿意做的事儿,那就算了吧,有慈善方面的事跟你们聊聊。
        赵忠祥(主持人):我对他们俩真的不了解,因为我这个年龄(71岁)跟他们好像对接不上。
        董卿(主持人):我只对韩寒了解一些,我看过他的几本书,郭敬明的没有看过。
        陈晓卿(中央电视台纪录频道项目运营部主任):一点印象都没有,抱歉抱歉。
        朱利安(中国国际广播电台“老外看点”栏目主持人):对他俩,不熟。我身边……没讨论过他们俩。


        6楼2013-07-12 20:05
        回复

          彭兰(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教授):不好意思,都不太了解,没有发言权。
          刘蔓(中国音乐学院教师):我没有听说过郭敬明,韩寒听说过一些。郭敬明为什么这么热?
          傅国涌(历史学者):对郭敬明其人其作品走红的现象,很私人的看法:不过是泡沫,肤浅,媚俗,迎合本能,尤其迎合了这个时代应试教育压制下部分少年男女的需要。明明是大变、剧变的大时代,用他的方式抽空为虚假的小时代。但泡沫再流行还是泡沫。
          范以锦(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郭敬明不管招惹多少风雨,集作家、主编、导演于一身之才气,为同龄人所鲜有。我也年青过,望尘莫及。无论褒与贬,关注,就是他前行的动力!对韩寒,褒与贬、赞与弹,小时候怎样怎样—我才不管那么多,其作品能成为我茶余饭后的奢侈品,我就消费一把。
          三糊涂(历史学者):读中学的儿子跟我说过:“你们喜欢韩寒,我们这个年纪的反而大都喜欢郭敬明。”这里所谓的“你们”,当然是指成人。成人为什么喜欢韩寒?不就是这家伙除了玩文字、玩赛车,还有公共情怀和社会担当吗?相反,小郭子就啥都没有了,就是自娱自乐,哄一帮小屁孩玩儿吧,随他们玩儿吧,这就是一个玩儿的时代。
          张鸣(中国人民大学教授):现在还说郭敬明和韩寒是不是有点过时了?我现在奇怪的是,郭敬明的粉丝很多,但以前不说话,因为太小了,现在居然都会打击会骂人了。如果一种很无聊的文化现象会变得理直气壮的话,肯定不是什么好事吧。我从头到尾不喜欢郭敬明,无聊还这么张扬,无聊得还理直气壮了就让人有些反感。
          评论、出版界
          石述思(知名时评人):郭敬明小巧但腕大,脑残粉丝真多,是这个时代的奇葩,他应该天天唱《感恩的心》。这是大众文化初期的自然选择,希望他的小时代尽早谢幕。韩寒正在告别残酷的青春,像所有桀骜不驯的孩子,必然完成彻底的成长。或许,真实而正常的韩寒比传奇更符合时代的胃口。
          张立宪(《读库》主编):抱歉我没有兴趣。
          李承鹏(时评作者):我只批评公权力,或为恶的权力反复公开辩护的个人。因为,每个个体,都是可怜的。包括我自己。
          鄢烈山(杂文家):没有看过郭敬明的电影和杂志、书。对他无兴趣,但感受过他的粉丝狂热。前两年“南国书香节”,在华南理工大学会堂,介绍别的作家与评委,掌声稀落,他一出场,大学生们全起立鼓掌。
          呙中校(专栏作者):没看过郭的电影与书,他的影响力很大,但不会有生命力,想想当年的汪国真。韩是特殊言论环境下的产物,他或他团队市场化的操作,是成就他的重要原因。韩对读者、对关注他的人欠真诚。
          苏小和(财经作家):不了解郭敬明这个人,没看过他一个字。韩寒是个明星,看过他的文章,以我的趣味看,文章不是这么写的,不过像他那样写文章的人还有很多,像一顿能够让人吃撑了但是营养不够的饭菜。
          张铁志(台湾乐评人):我对郭完全不了解。
          程青松(影评人,《青年电影手册》主编):可能没法谈,不想谈论这个事情,不好意思。
          严杰夫(书评人):从本质上说,郭、韩和娱乐明星差不多,他们是靠媒体曝光率来塑造自己形象的,而不是靠他们的作品。
          五岳散人(专栏作家):郭敬明,阴柔,很会经营。看过几页《小时代》,矫情得像是如花抛出的媚眼,还一身世界名牌,那些奢侈品厂商不付钱就太无耻了。


          8楼2013-07-12 20:07
          回复
            演艺界
            杨幂(演员):我更喜欢他们两个在一起,没有,开玩笑的。如果不能在一起的话,更喜欢郭敬明,因为我们认识,了解更多,但韩寒我不认识。这次跟郭敬明合作,他在做导演方面的专业让我印象深刻。他掌握全局的能力和判断力都让我很惊讶,也很吸引我。
            陈数(演员):印象中郭是成功商人、出版人。我想说的是,畅销书作家,商业上成功的出版人,同能否拍出精品电影完全两码事。郭和他的小说呈现的价值观,不是我欣赏的,但我尊重这种存在。韩寒文章中呈现的东西,很多是我喜欢的,所以印象很好。至于他之前的风波,我不掌握相关知识。
            周宴西(演艺经纪人):没看《小时代》,没法评说,周围各种声音都有。我比较关注各类数据。目前票房喜人,但每日票房略有下滑。猜测该片没有贡献普世价值观。


            9楼2013-07-12 20:07
            收起回复
              好长啊


              IP属地:湖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10楼2013-07-12 20:08
              回复

                机构
                王旭明(前教育部新闻发言人、语文出版社社长):《致青春》、《小时代》,我更盼望周杰伦的《天台》;韩寒、郭敬明,我更期待周杰伦的小说问世。
                朱进(北京天文馆馆长):郭敬明的名字很熟,但是完全不了解。韩寒的事儿都是听过一些。
                熊丙奇(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我没什么印象,对他们不太了解,没什么好说的。
                李永波(中国羽毛球队总教练):他们俩干什么的我都不知道,我没时间对他们感兴趣,我只对羽毛球感兴趣。
                吴冲(上海真爱梦想公益基金会创始人、秘书长):没看过郭的书或电影,听闻过一些评论,完全没兴趣。庸俗是没啥好批判的。我挺喜欢韩寒。有需求,就有合理性。
                章丰(浙江省科协副主席):一、没去看《小时代》,也不关心各种吐槽。喜欢的理由可以不同,不喜欢则是因为在小四之外,已各有所爱。二、韩寒小说读不下去,作为公知的帖子,还挺喜欢。虽然部分表述流于文字游戏,客观性值得商榷,但没有偏离诚实的常识。


                11楼2013-07-12 20:08
                回复
                  2025-11-06 01:39:00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觉得韩寒很聪明,见面后觉得他没那么强大,很啰嗦,反反复复在说他代笔这件事。见他之后就不喜欢他了,觉得色厉内荏。这两个人我觉得做朋友都不怎样,就远远地当个话题人物看看挺好,把他们二维化吧。


                  13楼2013-07-12 20:08
                  收起回复

                    刘原(专栏作家):我们不必要求读者有什么口味,他们爱什么自然就是什么,就像当年的汪国真琼瑶流行一样,就像《读者》、《知音》流行一样,所以不必过度批评他。应该批评的是他的抄袭。年少的时候喜欢郭敬明,我觉得没什么错,但爱一辈子郭敬明,恐怕就有问题了。现在的韩寒,我觉得他的状态挺好,没太把文字当回事,所以更自然一些。郭的文字雕琢痕迹很重,而且雕得很别扭,造作。而韩寒已经到了简约而不简单的境界。这是他们的最大区别。
                    徐达内(专栏作家):没看过电影,但看过他主持的刊物,因为想知道他为什么在90后那里那么红。我本人不喜欢他那套东西,但挺佩服(他的)勤奋和市场目光精准。青春和电影一样,最终都会散场,年轻时又有几个没脑残过呢。
                    春树(80后作家):我们在文学创作和审美上不同,书看的很少,不评价了。他自己作词的那首《热雪》不错,喜欢。电影,我是抱着看看同行能力的心态看的,60分。虽然审美不同,但理解他的价值观,物质主义没什么大问题,不偷不抢也不猥琐,从作品角度,电影没有挖掘更深的人性、内心和社会现实,该有更多的火花和碰撞。不过,里面的男孩都很养眼。
                    史航(编剧):我在很多年前说过一句话,甚至在韩寒写那些政论性文章前,我说,80后韩寒是逞强的代表,郭敬明是示弱的代表。逞强令人感动,但也会给自己带来很多争议;而示弱的话,可能会带来更多争议,但一定会有更多的收益,因为会有更多的年轻人把郭敬明当作一个保护的大神,而奋勇地成为他的圣骑士团。
                    宁财神(编剧):没兴趣(评论他们)。
                    沈嘉柯(作家):之前有媒体采访了我,把我想问郭敬明的问题又采访了他。我问他媒体的社会公器意义,他扯到金庸啊武侠啊杂文啊什么的。他这个回答用来跟韩寒聊比较合适。我只是说可以不承担社会责任,但不能反向倡导而已。看来他对于社会责任这种说法,相当纠结了,都已经形成条件反射了。挺逗的。韩寒这个,怎么说呢?他的代笔事件出来后,也令我很困惑,我可能还是觉得,他的文字,有父亲帮助的影子,这个是人之常情。一个擅长写作的父亲,替孩子改文字,甚至改写很多,都没什么。


                    15楼2013-07-12 20:09
                    回复

                      其他领域
                      王悦微(微博@我们1班):郭敬明是挺精明的人,他挺无所谓,你们爱怎么说就怎么说。整个社会的文化审美就是这样了,难怪他会有那么多粉丝,庸众当道。韩寒的小说我看不下去,尤其《三重门》。博客杂文好许多,但盛名之下,不过尔尔。我只看过郭敬明的《梦里花落知多少》。从这本小说可以看出他出身平民,甚至更底层,所以才充满了那种“等我做了蒋委员长,每天吃白面馒头”的贵族式意淫,只不过小说里的白面馒头变成了LV钱包,内裤,恨不得鞋垫也是,还想露出一截给人看。倒是蒋方舟的文字,是这个年龄作家群体中我最喜欢的,大气,有体恤,有悲悯,有冷静。郭和韩都比不上她。
                      琢磨先生(网络名人):郭敬明、杨幂,包括芙蓉姐姐,他们还都挺好玩的—被那么多人吐槽调侃,给大家带来很多快乐,还能继续坚持自己的事情,挺不容易的。韩寒的很多鞭辟时政的文章写得很深刻,对社会的进步是有益的。郭敬明的小说我没有读过,所以对于他本人,我不讨厌也说不上喜欢,总认为他的作品应该是属于年轻人追逐的读物。但我夫人是80后,我们一起去看了电影《小时代》,看完后我吐槽个不停,在我看来那就是一个关于奢侈品的时装秀嘛,她觉得还行,俩人还因此闹了“家庭矛盾”—就我了解,因对《小时代》观点不同在现实中闹矛盾的事还真不少,可能年青一代从郭敬明的电影中找到了青春的影子,这或许是他们“致青春”的一种方式吧。
                      周筱赟(著名爆料人):看过《小时代》预告片,实在无法看下去。郭敬明以如此拙劣的文字,却能获得如此众多粉丝追捧,不得不承认商业营销的高明。从我的阅读趣味出发,我无疑极端鄙视郭。但郭却又是一个不得不让人面对的存在。郭敬明的作品主题很简单,要么有钱要么有色(包括男色),否则你就狗屁不是。他的书如同那些销量惊人的成功学、管理学、营销学、心灵鸡汤书籍一样,注定是垃圾。
                      梵高奶奶(画家,儿子江华代为回答):老太太真没听说过。我们在家谈论“小时代”之类的,对她而言,还不如谈论萝卜白菜亲切,可怜的韩寒郭敬明,一下变成萝卜白菜不如了……
                      胡淑芬(资深广告人):郭敬明的作品、小说和电影,都没看过。对人不喜欢,甚至厌恶。公然剽窃,死不认账,不执行法院判决。这就属于道德败坏、商业犯罪、对抗国家法律……这种人被捧为成功典范,让人无语。韩寒是一个活出真我的人,他的生活、他的状态,是我向往而此生无法实现的。TMD,我忌妒他又欣赏他。
                      李淼(中国科学院理论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微博名人):我没看《小时代》,原小说也没翻过。对《小时代》这样的电影,我既不批评也不看批评,除非因其他事郁闷了,会去豆瓣看看一些人吐槽。郭敬明的书好卖,说明他可以放下自己去为别人写作,我不反感。有些人只为自己写作,我不但不反感反而喜欢。我不知道韩寒是前者还是后者,我希望是后者。
                      (本文转自《壹读iRead》杂志博客)


                      17楼2013-07-12 20:11
                      回复
                        韩寒这个,怎么说呢?他的代笔事件出来后,也令我很困惑,我可能还是觉得,他的文字,有父亲帮助的影子,这个是人之常情。一个擅长写作的父亲,替孩子改文字,甚至改写很多,都没什么。


                        18楼2013-07-12 20:13
                        回复
                          哎,其实不用具体看,韩寒输了,几乎都是先评论郭敬明,然后再说韩寒,评论郭敬明往往一大堆话,评论韩寒的三五句就结束了。


                          19楼2013-07-12 20:17
                          收起回复
                            这张图是在说明身高吗?


                            20楼2013-07-12 20:20
                            回复
                              2025-11-06 01:33:00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来自Android客户端21楼2013-07-12 20:23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