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比较的角度去看道教的斗姆经典的词汇,我们显然可以发现到,它包含了道教曾与佛教密教交流的痕迹。实际上,回到典籍去考究,这种交流可远溯到唐代。
中国道教经典的写作格式有着文化交流,取人之长的痕迹。《道藏》中一些经典的编排格式明显是受到佛教经典写作的格式影响,但反过来,在佛教传入中国同时,中国佛教徒所持的北斗信仰也说明了道教对佛教的影响。
虽然北斗信仰在唐代之前曾受到冲击,屡受“削职削权”,但北斗信仰,从来都未曾在民间和道教内部失势。它脱胎换骨的过程之中也影响到中国佛教,形成中国《大藏经》有别於印度佛教原典的内容。尤其是佛教密教,它接受了道教的北斗信仰,又延续了古印度文化中所原有的北斗信仰,更进一步尊崇北斗为古佛地位。
当佛教的北斗信仰传入中国大陆,便不得不与道教的北斗信仰互相对照,相互交融,更促使北斗信仰巩固其民间影响。包括来自印度的佛教高僧大德,接受了道教对北斗的一些认识,也利用道教徒所熟悉的词汇编成佛典,争取道教与佛教徒的互相认同。
由唐代至清代,北斗信仰的内容虽然也经历了流传、演变、补充;但一贯表现了其重要。另外,以道教为背景的北斗信仰,可以在道佛两教之中受到各自的发挥,又互相交融,证实了不少中国宗教修行者是可道密双修,以一心摄万法的特色。
《大正藏·密教部》的《北斗七星延命经》便是个中的代表作。这部经很特别据说是婆罗门僧到唐朝“受持”的。
在这部经中,北斗七星个个是古佛化现。贪狼是“通证如来”,巨门是“自在如来”,禄存是“成就如来”,文曲是“吉祥如来”,廉贞是“智辩如来”,武曲是“游戏如来”,破军是“药师琉璃光如来”。
这类关於北斗的经书,直接以“北斗”为题的多收录在《大藏经》密教部,都是唐代已流传的,其中包括了《佛说北斗星延命经》(婆罗门僧到唐朝受持此经)、《北斗七星念诵仪轨》(唐金刚智译)、《北斗七星护摩秘要仪轨》(唐大兴善寺阿闍梨述)、《北斗七星护摩法》(唐一行撰)。
各星宫各有符籙
在这几部经典中,《北斗七星念诵仪轨》说明的北斗只见八星、而且是八女。只要“香花饮食供养,持念神咒结契”,“八女及一切眷属,现身随意奉侍,成就无量愿求。”
《北斗七星护摩秘要仪轨》则说:“北斗七星者,日月二星之精也,囊括七曜,照临八方,上曜於天神,下直於人间,以司善恶而分祸福。群星所朝宗,万灵所俯仰。若有人能礼拜供养,长寿福贵,不信敬者,运命不久。是以禄命书云,世有司命神,每至庚申日,上向天帝陈说众人之罪恶。重罪者则彻算,轻罪者则去纪。算书记告,即主命已者。是故如来,为末世薄福短命夭死众生故,说是一字顶轮王召北斗七星供养护摩之仪则。为供养者,令其属命星数削死籍,还付生籍。若诸国王於自宫中作曼茶罗,如法护摩礼拜供养,北斗欢喜为拥护故,久居胜位恒受安稳;后妃夫人后宫彩女,王子群臣三公百官人民炽盛,稼穑丰饶国土安宁;无有灾难不现怪异;疫病死亡不起,境内怨敌群贼自然退散。故以是法甚为秘要。”
从据说是以“佛告文殊师利”为因缘说经的上述《北斗七星延命经》,可看到是道经在佛教内部的演化。它绘有北斗七星君之像,廉贞及武曲之间有一小星官,共8星。像下各有一张道教格式符籙,接下来是北斗七星图。第五廉贞星和第六星武曲间还有1星(即外辅星)则无符。
星图下写着:南无贪狼星是东方最胜世界运意通证如来佛、南无巨门星是东方妙宝世界光音自在如来佛、南无禄存星是东方圆满世界金色成就如来佛、南无文曲星是东方无忧世界最胜吉祥如来佛、南无廉贞星是东方净住世界广达智辨如来佛、南无武曲星是东方法意世界法海游戏如来佛、南无破军星是东方琉璃世界药师琉璃光如来佛。
同时,这些长发如女装,持笏而立的各个星官,各自的图像之下都有各自的说明。分属12干支的不同干支生人,各归一星所庇、各自有本人的禄食与所应用的符籙.如贪狼星,在其星君像和符籙下写着:“子生人,向此星下生,禄食黍,有厄宜供养此星及带本星符,大吉。”
中国道教经典的写作格式有着文化交流,取人之长的痕迹。《道藏》中一些经典的编排格式明显是受到佛教经典写作的格式影响,但反过来,在佛教传入中国同时,中国佛教徒所持的北斗信仰也说明了道教对佛教的影响。
虽然北斗信仰在唐代之前曾受到冲击,屡受“削职削权”,但北斗信仰,从来都未曾在民间和道教内部失势。它脱胎换骨的过程之中也影响到中国佛教,形成中国《大藏经》有别於印度佛教原典的内容。尤其是佛教密教,它接受了道教的北斗信仰,又延续了古印度文化中所原有的北斗信仰,更进一步尊崇北斗为古佛地位。
当佛教的北斗信仰传入中国大陆,便不得不与道教的北斗信仰互相对照,相互交融,更促使北斗信仰巩固其民间影响。包括来自印度的佛教高僧大德,接受了道教对北斗的一些认识,也利用道教徒所熟悉的词汇编成佛典,争取道教与佛教徒的互相认同。
由唐代至清代,北斗信仰的内容虽然也经历了流传、演变、补充;但一贯表现了其重要。另外,以道教为背景的北斗信仰,可以在道佛两教之中受到各自的发挥,又互相交融,证实了不少中国宗教修行者是可道密双修,以一心摄万法的特色。
《大正藏·密教部》的《北斗七星延命经》便是个中的代表作。这部经很特别据说是婆罗门僧到唐朝“受持”的。
在这部经中,北斗七星个个是古佛化现。贪狼是“通证如来”,巨门是“自在如来”,禄存是“成就如来”,文曲是“吉祥如来”,廉贞是“智辩如来”,武曲是“游戏如来”,破军是“药师琉璃光如来”。
这类关於北斗的经书,直接以“北斗”为题的多收录在《大藏经》密教部,都是唐代已流传的,其中包括了《佛说北斗星延命经》(婆罗门僧到唐朝受持此经)、《北斗七星念诵仪轨》(唐金刚智译)、《北斗七星护摩秘要仪轨》(唐大兴善寺阿闍梨述)、《北斗七星护摩法》(唐一行撰)。
各星宫各有符籙
在这几部经典中,《北斗七星念诵仪轨》说明的北斗只见八星、而且是八女。只要“香花饮食供养,持念神咒结契”,“八女及一切眷属,现身随意奉侍,成就无量愿求。”
《北斗七星护摩秘要仪轨》则说:“北斗七星者,日月二星之精也,囊括七曜,照临八方,上曜於天神,下直於人间,以司善恶而分祸福。群星所朝宗,万灵所俯仰。若有人能礼拜供养,长寿福贵,不信敬者,运命不久。是以禄命书云,世有司命神,每至庚申日,上向天帝陈说众人之罪恶。重罪者则彻算,轻罪者则去纪。算书记告,即主命已者。是故如来,为末世薄福短命夭死众生故,说是一字顶轮王召北斗七星供养护摩之仪则。为供养者,令其属命星数削死籍,还付生籍。若诸国王於自宫中作曼茶罗,如法护摩礼拜供养,北斗欢喜为拥护故,久居胜位恒受安稳;后妃夫人后宫彩女,王子群臣三公百官人民炽盛,稼穑丰饶国土安宁;无有灾难不现怪异;疫病死亡不起,境内怨敌群贼自然退散。故以是法甚为秘要。”
从据说是以“佛告文殊师利”为因缘说经的上述《北斗七星延命经》,可看到是道经在佛教内部的演化。它绘有北斗七星君之像,廉贞及武曲之间有一小星官,共8星。像下各有一张道教格式符籙,接下来是北斗七星图。第五廉贞星和第六星武曲间还有1星(即外辅星)则无符。
星图下写着:南无贪狼星是东方最胜世界运意通证如来佛、南无巨门星是东方妙宝世界光音自在如来佛、南无禄存星是东方圆满世界金色成就如来佛、南无文曲星是东方无忧世界最胜吉祥如来佛、南无廉贞星是东方净住世界广达智辨如来佛、南无武曲星是东方法意世界法海游戏如来佛、南无破军星是东方琉璃世界药师琉璃光如来佛。
同时,这些长发如女装,持笏而立的各个星官,各自的图像之下都有各自的说明。分属12干支的不同干支生人,各归一星所庇、各自有本人的禄食与所应用的符籙.如贪狼星,在其星君像和符籙下写着:“子生人,向此星下生,禄食黍,有厄宜供养此星及带本星符,大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