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辽吧 关注:437,626贴子:10,571,614
  • 2回复贴,共1

末代皇帝在通辽的故事(转载 原作者 续维国)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大凡历史名城都与皇帝有缘分,如北京、南京、苏州、杭州、西安等等。五千年古国,皇帝一朝朝,天子一代代,凡有点历史的名城都去过皇帝,就连地处阴山脚下、敕勒川上的呼和浩特城也珍藏着康熙大帝御马刨泉的传说和遗迹。有人听此议论啃然长叹,这通辽看来却是与皇帝绝对无缘的。一来,它不是历史名城。二来,这个通辽城初显雏型的时候,已经是民国了……
  说无缘亦无缘,要说有缘也有缘,在通辽的历史上,就有那么一天,这五千年封建专制的古国最后一帝溥仪,就真的来了通辽,而且不骑马,不坐轿,亦无凤辇龙车,他是从天而降。


1楼2013-07-08 23:15回复
    一、飞龙在天之劫
      “飞龙在天”,原本比喻帝王即位之意,可想而知,那也是“威慑万乘、华夏称雄”之时。然溥仪这位“真龙天子”却有一段非此寓意的飞龙在天之劫难,以至使他去了一趟做梦也没想去过的通辽。那是一九四五年八月,整个东北连天苦雨,日本帝国主义侵略者、伪满洲国、连同溥仪这位大清王朝的最后一帝,即伪满洲国的开国皇帝,都在末日照耀的一片战败的泥泞之中。八月十四日,这位傀儡皇帝按其日本主子的授意,在伪满洲国的新京广播电台,宣读了“皇帝退位诏书”。这诏书恰恰下在了日本天皇作为战败国宣布无条件投降之际。于是乎,日军及家属弃家逃窜;汉奸走狗,东躲西藏;饥民如蝗,匪盗四起;整个东北,无一寸安定之地。日本军方想到这位皇帝或许日后对他们收拾残局还有用,看到地面已经寸步难行了,便偷偷将他带上准备途经大栗子飞往日本的飞机。飞机在长春机场起飞了。这位末代皇帝怀着一丝侥幸的心理上了天。有诗云“惊雷破云霄,飞龙如电疾”。谁知道溥仪是飞龙在天亦不能如意,偏偏在飞往大栗子的途中遇上了苏联红军的巡逻机。于是乎,经过一场围追堵截,溥仪所乘的飞机被迫降在沈阳机场上,“真龙天子”经历了一场天上人间的劫难后,当了俘虏,被逼上了途经通辽飞往伯力的苏联红军的飞机。在通辽的历史上,就有那么一天,这五千年封建专制的古国之最后一帝溥仪,就真的来了通辽,而且不骑马,不坐轿,亦无凤辇龙车,他是从天而降啊


    2楼2013-07-08 23:16
    回复
      2025-11-18 03:35:34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三、溥仪通辽三凄然
        末代皇帝虽在通辽仅仅呆了半天零一夜,但留下了凄然三幕,至今在通辽老人中间流传。
        ——金发碧眼的四星尉官,对皇帝有所不敬,严肃地用英语同溥仪谈话。溥仪愕然,用半生不熟的英语相对。最后是溥杰操日语同四星尉官“对白”了一阵。结果是溥仪慢慢地从西装内兜里掏出了一支黑色的,崭新得似乎从来没响过的小手枪,交给了四星尉官。四星尉官接过那枪像拿玩具似的在手里掂了掂,又用嘴在枪口吹了吹,打了个尖厉刺耳的口哨,带出一丝嘲弄之意,收起枪。从脸上的表情可以看出,此时的溥仪心里真不是个滋味儿,这是凄然之一。
        ——操英语和四星尉官谈话,使他想起了自已清朝宫廷中的英文教师庄士敦。他不顾身边的一群看皇帝的通辽人如何指指点点,从随身带的小本子中拿出了庄士敦的照片,想到这半生里所接触的人中有昨日的日本主子、今日的苏联看守、想念中的英国恩师,不由得感慨万千,对周围的人郁郁地,声音略带硬咽地说:“我们都是中,中国人……”这是凄然之二。
        ——天暗下来,蚊虫扑窗,西厢房里点起一支蜡烛,这位末代皇帝独对青灯闷坐久久,忽而一声咳,随行者悄然上前,复又默然退下,屋内一片死寂。他念白似的说了一句“通辽,通辽,统统地都了结啦”,念得很慢,又立刻用手帕堵住了嘴,没有泪,似欲有泪。当苏联老兵的身影在眼前晃过去之后,灯前,他的脸上泪如泉涌,现出到通辽的凄然之三。接着,蜡烛被他不小心碰倒了,热灼灼的红蜡泪在桌上流淌了一阵子。蜡烛熄灭了,黑暗隐去了这小屋中的帝王之像……


      4楼2013-07-08 23:16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