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页资讯视频图片知道文库贴吧地图采购
进入贴吧全吧搜索

 
 
 
日一二三四五六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

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

一键签到
成为超级会员,使用一键签到
一键签到
本月漏签0次!
0
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
如何使用?
点击日历上漏签日期,即可进行补签。
连续签到:天  累计签到:天
0
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使用连续签到卡
05月14日漏签0天
瑞丰天利吧 关注:14贴子:94
  • 看贴

  • 图片

  • 吧主推荐

  • 游戏

  • 2回复贴,共1页
<<返回瑞丰天利吧
>0< 加载中...

10万5年理成只剩7万 银行理财缘何“越理越亏”

  • 只看楼主
  • 收藏

  • 回复
  • bejq6310
  • 大尉
    9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据《经济参考报》报道,投资5年,亏损近30%,同期的累计通胀率超过20%,这样的“倒霉事”最近就发生在了购买光大银行一款“同享二号”中华精选投资理财组合的投资者身上。 近年来,理财走入寻常百姓家,但各种理财产品“越理越亏”,甚至连本金都亏损的案例也不断浮出水面。银行“同享”收益,却不“同享”风险惹来诸多争议。
10万元5年“理成”只剩7万元 根据光大银行日前披露的“同享二号”中华精选投资理财组合的月度投资报告,该款成立于2007年10月31日的理财产品,最新的单位净值为0.7029元,运作以来已经亏损29.71%。 也就是说,一位客户5年前如果花10万元购买了该理财产品,现在不仅毫无收益,而且本金也只剩下7万元左右。 光大银行这款产品近年来的投资报告显示,该产品仅仅在开始运作的头两个月里获得了正收益,从2008年1月31日起,该款产品就踏上了“亏损的不归路”。 数据显示,2008年1月31日该产品单位净值为0 .8952元,亏损10 .48%。2008年10月31日,该款产品单位净值只剩下0.5149元,亏损幅度高达48.51%,近乎腰斩。迄今该款产品已经经手了三任投资经理,但亏损的局面依然无法扭转。 根据产品介绍,“同享二号”是由海富通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作为投资顾问,投资于以中国为核心的大中华区资本市场的开放式理财产品。该产品由境内投资和境外投资两部分构成,产品根据宏观经济及市场变化情况,主动对境内境外战略性资产配置进行不定期调整。在光大银行的官网首页上,该款产品还被列为推荐理财产品。
巨亏何以“前仆后继” 理财产品巨亏,光大银行并非个案。整个宏观经济和市场环境成为众多银行理财产品巨亏的硬约束条件。 “进入时点实在不好,2007年10月份A股泡沫破灭,上证指数从6000点狂泻,走出国内股票历史上最大的单边下跌行情。”银率网理财产品分析师殷燕敏指出,其实这一时期理财产品也存在“时运不济”的因素。 光大银行近年来在理财市场上不断推新,理财早市、理财夜市等新概念都走在同业前列,不过,这次的理财亏损事件还是让其受到了不少质疑。 这种受到外部因素影响明显的还有外资银行。例如,作为发行Q D II理财产品的大户花旗银行来说,2011年就曾受到欧债危机影响,其一款产品曾创下净值累计亏损56.04%的纪录,而星展银行去年底也被爆料一款Q D II理财产品亏损了近20%。 南洋商业银行的一款“南商中国源动力基金”运作至今的5年多时间里也已经亏损了34.86%,过去3年的亏损幅度也超过10%,其成立的时间也在同一时期的2007年10月份。 殷燕敏认为,这样的市场走势,本身就很难获得正收益,市场因素是光大“同享二号”成立5年来一直亏损的主因,市场情况不好,产品收益走势难以有翻身的机会。从同期的M SC I中国指数来看,同期该指数跌幅达到42.23%,远超过其产品亏损的幅度。
业绩不佳管理费居高不下 尽管不时有银行理财产品亏损的案例出现,且收益率也一降再降,但银行的管理费却居高不下,投资者热情也并未减少。 “银行理财产品的收益率虽然不是很高,今年多在4%-5%浮动,但至少在普通老百姓眼里是一种旱涝保收的投资渠道,总比把钱直接存在银行里要好。”长期购买银行理财产品的一位上海市民表示。 其实,与亏损本身相比,备受诟病的是银行只愿“同享”收益,而把风险抛给投资者“独享”。面对投资者出现的亏损,对应的是银行不断增长的理财服务手续费收入。 光大银行2012年年报显示,其2012年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实现94 .79亿元,比前一年增加25.06亿元,同比增长35.94%,其理财服务手续费收入15.47亿元,比前一年增加5.54亿元,同比增长55.79%。 而此前亦有报道称,光大银行理财产品平均管理费率为3.29%,在整个行业中处于较高水平。 对于风险“同享”已有机构有所表率,近日国内首只浮动费率基金露面,并承诺基金业绩不“达标”,将免收管理费。 除了受到争议的银行“旱涝保收”的手续费,一位业内人士也表示,其实,投资者购买理财产品自身也应树立风险意识,理财产品是投资而非存款。博取收益的代价需要承担一定的风险。 专家提醒消费者,在投资时切莫盲目迷信银行理财产品的高收益,银行的理财产品并非都是保本保收益的,出现零收益、负收益产品的情况也比比皆是。


  • stiva
  • 上尉
    8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2025-05-14 21:59:04
广告
  • stiva
  • 上尉
    8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登录百度账号

扫二维码下载贴吧客户端

下载贴吧APP
看高清直播、视频!
  • 贴吧页面意见反馈
  • 违规贴吧举报反馈通道
  • 贴吧违规信息处理公示
  • 2回复贴,共1页
<<返回瑞丰天利吧
分享到:
©2025 Baidu贴吧协议|隐私政策|吧主制度|意见反馈|网络谣言警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