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阴吧 关注:389,993贴子:7,081,075
  • 6回复贴,共1

孩子要上一年级啦,转一个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1楼2013-07-03 17:03回复
    过了夏天,秋天到的时候,很多孩子就要步入小学一年级的大门,成为一名真正意义上的小学生了。
    那么,我们的家长准备好了吗?我们的家庭呢?做了那些准备呢?
    搜集了一些资料,或许对家长朋友们有帮助。
    注:都是转帖,大家可以网上查查。
    ●给孩子一个完美的学习角落
      想让您的孩子愉快而认真地上学去吗?最好的办法就是在家里好好做翻准备。在一样一样地准备过程中,孩子会强烈感觉到:我要成为一名小学生了。
      先为孩子营造一个完美的学习角吧。
      1、课桌或其他平整的工作台(课桌最好能调节高度的,因为孩子生长发育很快。带多个抽屉,以便分类放不同的学习用品)
      2、一把舒适的坐椅(能调节高度最佳,让孩子的脚刚好能平放接触地面)
      3、一盏台灯(光线要能调节,灯头方向与高度能调节。)
      4、一个小书架(安放在课桌上,便于孩子存放不同科目的书籍和作业本)
      5、一个漂亮的日历(明天或以后更长的时间,需要做什么,都可以记在上面,帮孩子养成做计划的习惯。另外,也可以将学校、老师的安排和要求,写在上面,免得孩子忘了)
      6、电话号码本(在孩子将老师布置的任务忘了时,可向同班同学询问)
      7、另外废纸篓、订书器、订书钉、回心针、练习纸、练习本等也必不可少。
      8、绝对不能有电视。
    问:进入小学后,很多家长担心孩子注意力不集中,您对这个问题怎么看?
      答:注意力的问题不是短时间可以改正的,这个应该要从小就培养,首先家长应该做到让孩子坚持做完一件事情,不要因为一些外来因素轻易的打断孩子在进行的活动。在入学前也可以有意识的让孩子完成一些任务,可以是每天持续的,也可以是临时的,让孩子有一种责任意识。
    孩子注意力不集中,你可以这么做:
       ◎坚持执行始终如一的规章和纪律。
      ◎保持自己的声音平静缓慢。尽量控制不生气。
      ◎对任何积极的行为给予承认,不带成见,有意寻找孩子身上好的东西。
      ◎避免经常使用表示否定态度的语言,如“不许”、“停止”、“不”。
      ◎把孩子的坏毛病同孩子本身区分开来。比如,可以和孩子说:“我喜欢你,但我不喜欢你不听话。”
      ◎给孩子制定一个非常清楚的作息表。规定好起床、就餐、玩耍、看电视和就寝的时间表。要遵守时间安排,但当孩子出现不遵守时间的现象时,也要灵活处理。过一段时间后,你的作息安排将成为孩子自己的习惯。
      ◎你教他新东西时,要有耐心,解释要简短、清楚,要常常重复你的要求。
      ◎争取在房间内为孩子留出一块自己的空间,避免用鲜艳强烈的色调装饰,保持房间俭朴整洁。把书桌摆放在空空的墙下,使它远离干扰,这有利于孩子的注意力集中。
      ◎一次只做一件事。把玩具存放在带盖的盒子里。一次只给他一件玩具。如果孩子在画画或在读书,你要关上收音机或电视。多重的刺激会使他不能精神专注。
      ◎给孩子一定的责任,这在成长过程中是至关重要的。交给他的任务应该是他力所能及的。他一旦完成了任务,即使完成得不理想,也要给予承认和表扬。
      ◎切忌可怜、嘲讽或过分地放纵孩子,也不要被孩子吓倒。他最终是会学乖的。


    2楼2013-07-03 17:04
    回复
      2025-09-04 18:43:35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在幼儿园的时候孩子没有任何压力,进入小学后性质和以前不同了,怎样调节孩子的心理呢?
        答:在我带的孩子来看,孩子之间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性,一些能力较好的孩子压力几乎没有,可是对一些相对适应慢的孩子来说,可能会存在一些压力。这与我们现在的学习内容也有一定关系。我们的课文文字量很大,如果你认识字多些,学得就轻松。可以建议家长在孩子进入大班后有意识的让孩子多认点字,比如通过包装袋、车牌、路标等生活中常见的东西引导孩子识字,这对孩子进入小学后有很大的好处,学习顺利了,他的压力就小,自信也有了。
      ★幼儿园的孩子只要在园表现好就都是好孩子了。可是入学后,学习成绩对孩子而言又是一个新的判断标准。家长的要求也会有很大提高,这样的一个差异该怎么平稳过渡呢?
        答:我们在第一次家长会上就会对家长强调,孩子入学的第一年不能太在乎成绩的好坏,关键是培养孩子的学习习惯,只有建立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自信,才能获得以后好的成绩。如果过多地在意孩子的成绩,很容易造成孩子的挫败感。现在小学一年级培养孩子的就是能够举一反三,学会倾听,激发学习兴趣。
      ★在一些调查中还有这样一个问题,在园时老师是孩子的好朋友,好象妈妈,可是进入小学老师成为了一个严肃的人物,孩子会很害怕?会出现这样的问题吗?
        答:应该不会。比较幼儿园的老师,小学的老师可能没有那么多的时间和孩子相处,而且每门课的老师也不相同。可是作为班主任,我们是找出一切时间和孩子们在一起的,每次课间休息,我们一定会进班,和孩子们玩,和孩子们沟通,他们也非常乐意和你交流,告诉你一些家里的或者班级里的事情,这样的交流是非常好的,孩子得到了一种感情上的满足,而我们也会更加了解每个孩子,只有成为了朋友,才能作一个孩子们信任的好老师。
        ★小学一年级的学习状况能不能简单介绍一下?
        答:小朋友入学上半学期我们是以阅读为主,每周都有课外阅读。不布置书面的回家作业,基本上没有书面测验。一年级下班学期阅读和写字是检查的重点,写字的要求是在田字格里正确书写。
        ★马上就要进入暑假了,家长们一定会忙着给孩子们购买学习用品,您对这方面有什么建议给家长吗?
        答:我对班级孩子所规定备齐的学习用品有尺,5支中华2H的铅笔,垫板,橡皮。希望家长在购买学习用品的时候尽量考虑实用性,不要太花哨。尺不用很长;垫板尽量买单色的,避免色彩鲜艳的图案;橡皮避免买那些实物形状的;铅笔盒也不要买那些多功能的,变形的。这些都是影响孩子上课思想集中的诱因。
      让孩子学会安心写作业
      孩子上小学了,父母的心情是希望与担忧并存,希望:孩子能好好念书,让他们少花些心思;担忧:孩子不认真学习,上课做小动作,回家不安心写作业……
      对与这些担忧,父母对待还是有些区别的,“上课不认真听讲”虽然父母非常担心这个问题,可是毕竟自己不可能陪孩子上课,也无暇顾及,可是不安心做作业就不同了,就发生在自己的眼皮低下,最让父母头痛。
        


      3楼2013-07-03 17:06
      回复
        孩子不安心写作业有哪些表现?
        安静型:一些孩子虽然看似安安静静地坐在那里做功课,但实际上却在神游四方,心不在焉;
        拖拉型:有些孩子做功课就像是在无休止的长跑,从放学回家一直做到深更半夜,可作业仍然质量低下、漏洞多多、错误百出;
        好动型:有的孩子很不“安分”,刚坐下来没一会儿,就要跑东拿东西吃,跑西上厕所,一句话——没有停下来的时候。
          当然,父母不可能放人不管,比如,采取严加“管教”的方法:不能完成作业,就不准吃饭、不准睡觉、不准看电视,不准……有的父母索性坐在孩子旁边加以监督,甚至采用体罚手段。然而,事实上,收效甚微。
        改变坏习惯,从父母做起——创造良好的家庭学习气氛
          要让孩子安心学习,父母首先自己安下心来,可以读读书,看看报,做一些不出声,不惹孩子发生兴趣的事。为孩子创造一个安静、学习气氛良好的空间,远比坐在孩子身边加以监督有效得多。父母应明白这样的道理——“身教重于言教”。年幼的孩子还不懂得学习为了什么,他们只会仿效父母,从父母那里知道应该怎样学习。
          1、不要跟孩子唠叨——有的父母出于感情交流的需要,不愿让孩子在做作业时感觉被忽略,所以他们总喜欢在孩子做功课时对孩子问这问那。“做几道了?还有几道?”看起来似乎是关心了孩子,殊不知这样不时地干扰孩子,弄得孩子无法集中注意力,思考问题的思路也是总被打断。因此提醒各位父母注意:不要在孩子学习时跟孩子唠唠叨叨。
          2、接待客人注意不影响孩子——对于一个家庭,邻居串门,好友来访,这是常有的事。可是有的人话匣子一打开就没完没了,全然忘了还有孩子在房内做功课。大人聊天最易影响孩子的注意力。孩子的学习肯定会受影响。因此,父母应尽量地安排在不影响孩子学习的地方或孩子的娱乐时间里接待客人。而亲朋好友也最好在孩子的休息日去登门拜访,如果有事急需登门,应把时间安排得紧凑些,以免影响主人家孩子的学习和休息。
        总之,孩子做不好功课不能只从孩子那里找原因。身为父母,也应时时考虑自己是否有做得不周的地方,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尽自己最大的可能为孩子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空间。


        4楼2013-07-03 17:07
        回复
          入学前孩子应有的知识和能力
          过了这个夏天,又将有一批孩子进入小学了。但在他们上小学前,应该具备哪些方面的知识和能力呢?
            和幼儿园以游戏为主导形式的教育不同,小学以课业学习为主导形式,从教育的连续性角度来说,过度期质变的核心主要体现在对孩子两个方面的心理品质进行培养:
            一、社会意识的培养
            对于孩子,社会意识包括:任务意识、规则意识、独立意识、自制力等,孩子到小学后伴随新的主导活动而可能会面临的骤然上升任务密度、难度,新环境带来的规则量及独立完成要求相应的心理变量围绕这些内容,过度期的教育培养主要有以下六个方面:
            1、培养规则意识与执行规则的能力,如理解规则意义,遵守生活、学习中的基本规则等。
            2、培养独立性,如自我意识独立意识;
            3、培养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和独立学习习惯、解决问题的能力等。
            4、培养任务意识与执行任务的能力,包括成就动机、责任感的培养和完成任务的基本能力的培养。
            5、培养人际交往的能力,如对同伴、集体的积极情感,学着与同学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学习交往技能等。
            6、培养主动性,包括培养孩子广泛的兴趣、好奇心,以及保护孩子发现、寻找新的经验的渴望,让孩子学会自己选择活动并主动去实践等。
            值得注意的是:幼儿园和家庭教育要重点培养后三个方面。
            二、抽象思维与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对于孩子来说,抽象思维与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主要是指孩子的分析综合、抽象概括、判断推理以及运用知识、经验解决问题等方面能力的培养。孩子入小学后伴随新的主导活动的认、读、算等课业要求相应的心理变量。父母千万不能进入让孩子提早接受具体课本知识的误区,而应重视孩子进行认、读、算背后的智能发展,如:空间关系理解、观察比较、逻辑运演和抽象符号操作等,以及主动学习的兴趣与动力。
            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
            1、阅读准备
            1)加强听、说能力的培养。
            2)加强早期阅读的培养。
            3)培养观察能力、比较能力、分析能力、分类能力。
            4)发展方位与空间知觉。
            而幼儿园和家庭培养重点在于加强听、说能力的培养和加强听、说能力的培养方面。
            2、数学准备
            1)数量关系的认识等量关系、传递关系、相对关系、可逆关系、包含关系)。
          2)理解应用题题意,理解解题的方法,在生活中运用简单的数学,编简单的口述应用题等
          3)萌发注意、发现、探索的兴趣。
            专家告诫:父母了解幼小衔接过度期的主要教育培养内容后要避免两种倾向:
          1、对孩子期望过高。而应根据孩子的身心发展实际水平循序渐进的耐心引导、启发、鼓励,不提过高要求或硬逼孩子;
          2、对孩子过分保护或包办代替,不仅影响孩子独立性责任感的形成,还会使孩子事事依赖、自信心降低。父母应相信孩子的能力,要让孩子有更多地自己去尝试、体验的机会。
            因此,明智的父母应该做到“了解孩子、鼓励孩子、支持孩子”。


          5楼2013-07-03 17:07
          回复
            小学新生父母“备忘录”
            不久,小学一年级新生就要入学了。开学前新生父母应做哪些准备,孩子怎样才能适应学校环境?多年从事小学一年级教学的资深老师为父母开出了小学新生入学“备忘录”。
              暑期先让孩子静下心
              开学前,父母应抽时间带孩子到小学去看一看,熟悉新的校园环境和去学校的路,帮助孩子记住比较明显的标志、了解交通规则。幼儿园以游戏为主要学习形式,到了小学将被正规课程代替,父母应有意识地培养孩子静心坐下来,可布置一些看书、画画等小“作业”,开始可以是20分钟,以后逐渐延长。父母还要提醒孩子:放学回家做完作业后再玩;按时完成作业;作业完成后认真检查;作业做错后及时订正等,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注意加强生活自理能力
              假期中,父母可给孩子准备一个小书橱,教会孩子将故事书、课本、练习本等分类摆放。可以在柜子上方贴上一些动物小标示,吸引孩子喜爱和珍惜自己的“小天地”。要培养孩子自己收拾东西的习惯。教会孩子每天自己整理书包、文具,以便能带齐学习用品。这个过程中父母要在旁多指点,可先做示范,手把手地教,再让他重复做一做,要让孩子不再依赖父母。
              与孩子共同准备学习用品
              孩子和父母需共同准备学习用品:双肩书包,文具盒功能不要太多,每天至少有6支削好的铅笔,还应备好尺子、橡皮、刨笔刀和一个16K的垫纸板。橡皮最好是绘图用的较软的那种。另外父母应教会孩子怎样使用刨笔刀。准备一个小闹钟,并教会孩子看钟。父母最好能与孩子共同制作一张作息时间表,并贴在孩子看得到的地方,要求孩子一定要按照时间表去做。另外还要准备一个记事本,专门用来记当天作业或第二天要带的物品,也可作草稿本用。


            6楼2013-07-03 17:07
            回复
              俺闺女也上一年级,明天继续看帖


              IP属地:山东8楼2013-07-03 17:52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