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上海12月30日电(记者许晓青)中国国内已考古发掘出的规模大、保存完整的元代水闸遗址将于2013年1月1日起正式对公众开放。这项获评2006年“中国十大考古新发现”的考古成果,自2001年起历经长达10年之久的考古发掘和原址保护,终与世人见面。
700多年前的元代水闸究竟是何模样?古人留下的宝贵遗产一旦出土,今人能保护好吗?记者探秘最新落成的上海元代水闸遗址博物馆。
十年地下考古 “唤醒”水闸遗址
当人们步入元代水闸遗址博物馆的主入口时,都不禁惊讶——这片约1500平方米的“地下宫殿”如此气势恢宏,且与大都市的居民区距离又是如此之近。
2001年5月,某施工队在上海普陀区志丹路、延长西路交界处“志丹苑”工程地块进行打桩施工,工人惊讶地发现,7米以下“怎么也打不动了”,地下露出的是一片结实的石板。
文博专家很快介入了地下取样开挖工作,发现石板下有排列整齐的木板,木板下又有结实的木梁,再往下居然还有上万根木桩……专家后来断定,如此坚固的地下大工程,原来是一处古代水闸。
700多年前的元代水闸究竟是何模样?古人留下的宝贵遗产一旦出土,今人能保护好吗?记者探秘最新落成的上海元代水闸遗址博物馆。
十年地下考古 “唤醒”水闸遗址
当人们步入元代水闸遗址博物馆的主入口时,都不禁惊讶——这片约1500平方米的“地下宫殿”如此气势恢宏,且与大都市的居民区距离又是如此之近。
2001年5月,某施工队在上海普陀区志丹路、延长西路交界处“志丹苑”工程地块进行打桩施工,工人惊讶地发现,7米以下“怎么也打不动了”,地下露出的是一片结实的石板。
文博专家很快介入了地下取样开挖工作,发现石板下有排列整齐的木板,木板下又有结实的木梁,再往下居然还有上万根木桩……专家后来断定,如此坚固的地下大工程,原来是一处古代水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