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irefox简介/发展史
Firefox 简介
Mozilla Firefox,非正式中文名称火狐,是一个开源网页浏览器,使用Gecko引擎,由Mozilla基金会与数百个志愿者所开发。
Firefox 发展史
Mozilla Firefox最初是由戴夫·海厄特及布雷克·罗斯建立的实验性分支。他们认为网景公司资助的商业需求及开发者导向的功能蔓延会降低浏览器的可用性,为了解决软体膨胀问题,他们分支出一个独立的浏览器,以取代功能复杂的Mozilla Application Suite。
初期版本
该专案的名称经过多次波折,最初称作Phoenix,但因为和凤凰科技(Phoenix Technologies)的名称冲突,于是改为Firebird。后来,这个新名称又与另一个开放原始码的资料库系统Firebird发生了冲突,Firebird的开发社群要求以全称Mozilla Firebird来标识这个专案或重新命名,避免混淆。 2004年2月9日,Mozilla Firebird决定改称Mozilla Firefox,简称Firefox,缩写为Fx或fx,不过仍然常被称作FF(FireFox),虽然英文俗语里指的是小熊猫(学名:Ailurus fulgens) ,但是开发小组使用直译的方法,因此吉祥物及官方图示的设计都是火红的小狐狸,为了避免与动物小熊猫的「Firefox」混淆,应全称「Mozilla Firefox」。
Firefox 2.0
Mozilla Firefox 2的开发代号是Bon Echo,是加拿大的国家公园。包括新的介面主题、更多的安全防护功能,例如:防网路钓鱼(phishing)。新版浏览器也有复原浏览状态功能,每当浏览器重新开启时,就会自动回到上次关闭前使用者最后浏览的那些网页。 Firefox2.0发布后,IE团队送上蛋糕,祝贺Firefox2发布。
Firefox 3.0
Mozilla Firefox 3的开发代号是Gran Paradiso。如同其他版本的Firefox开发代号一样,「Gran Paradiso」是一个真实的地名,是位于阿尔卑斯山中最高的一座山。发布当天下午,IE团队再次送上蛋糕,祝贺Firefox3发布。
Mozilla基金会在2007年9月19日释出了第一个测试版,2007年12月18日释出了第二个测试版,第三个测试版在2008年2月12日发布,第四个测试版在2008年3月10日[20],第五个则在2008年4月2日。目前Firefox 3的开发已经完成,在2008年6月17日正式推出[21],同时,Firefox社群发起「下载日」(Download Day),在正式版发布当天创下「单日最多人下载软体」的金氏世界纪录,在24小时内达全球共8,002,530次的下载次数,台湾占了252,535下载次数。
网路统计网站Net Applications指出,Firefox 3测试版的市占率在2008年5月激增至0.62%,他们认为激增的使用者代表了Firefox 3测试版已相当稳定,使用者已经渐渐将它当作主要的浏览器。
Firefox 3.5
Firefox 3.5的开发代号是Shiretoko,是日本的知床国立公园。初期的版本号为3.1,但为了反应出大幅度的改善以及增加的新功能,正式版本命名为3.5。其中最大的革新是加入了全新的JavaScript引擎TraceMonkey,大幅提高页面渲染的速度。并且支援了隐私浏览功能、原生内建Ogg Theora的HTML5标准编码影像和Vorbis编码音效,Firefox图示也重新绘制变的更加立体。
Firefox 3.6
2010年1月21日,正式推出Firefox 3.6(Windows、Mac和Linux版),开发代号是Namoroka,是马达加斯加的国家公园。提供大幅的幕后变更,让Firefox浏览器更快、内容和视觉呈现更好。 Firefox 3.6最显著的改变是对TraceMonkey编译引擎的改善,速度较Firefox 3.5加快20%。
Firefox 4.0
开发代号为Tumucumaque,是巴西的国家公园。 2009年7月17日,Mozilla基金会宣布Firefox 4.0将带来全新的使用者介面,和使用Windows Vista和Windows 7的Aero透明效果。 Firefox 4.0也将用上Windows7平台上的Direct2D向量图形API和DirectWrite文字渲染GPU加速技术。
其中,另一项功能,是比较不干扰使用者的更新机制,这是相当实用的技术,因为Mozilla的更新发布次数较为频繁。
4.0之后的中文更新日志看这里:
http://firefox.com.cn/download/
Firefox 简介
Mozilla Firefox,非正式中文名称火狐,是一个开源网页浏览器,使用Gecko引擎,由Mozilla基金会与数百个志愿者所开发。
Firefox 发展史
Mozilla Firefox最初是由戴夫·海厄特及布雷克·罗斯建立的实验性分支。他们认为网景公司资助的商业需求及开发者导向的功能蔓延会降低浏览器的可用性,为了解决软体膨胀问题,他们分支出一个独立的浏览器,以取代功能复杂的Mozilla Application Suite。
初期版本
该专案的名称经过多次波折,最初称作Phoenix,但因为和凤凰科技(Phoenix Technologies)的名称冲突,于是改为Firebird。后来,这个新名称又与另一个开放原始码的资料库系统Firebird发生了冲突,Firebird的开发社群要求以全称Mozilla Firebird来标识这个专案或重新命名,避免混淆。 2004年2月9日,Mozilla Firebird决定改称Mozilla Firefox,简称Firefox,缩写为Fx或fx,不过仍然常被称作FF(FireFox),虽然英文俗语里指的是小熊猫(学名:Ailurus fulgens) ,但是开发小组使用直译的方法,因此吉祥物及官方图示的设计都是火红的小狐狸,为了避免与动物小熊猫的「Firefox」混淆,应全称「Mozilla Firefox」。
Firefox 2.0
Mozilla Firefox 2的开发代号是Bon Echo,是加拿大的国家公园。包括新的介面主题、更多的安全防护功能,例如:防网路钓鱼(phishing)。新版浏览器也有复原浏览状态功能,每当浏览器重新开启时,就会自动回到上次关闭前使用者最后浏览的那些网页。 Firefox2.0发布后,IE团队送上蛋糕,祝贺Firefox2发布。
Firefox 3.0
Mozilla Firefox 3的开发代号是Gran Paradiso。如同其他版本的Firefox开发代号一样,「Gran Paradiso」是一个真实的地名,是位于阿尔卑斯山中最高的一座山。发布当天下午,IE团队再次送上蛋糕,祝贺Firefox3发布。
Mozilla基金会在2007年9月19日释出了第一个测试版,2007年12月18日释出了第二个测试版,第三个测试版在2008年2月12日发布,第四个测试版在2008年3月10日[20],第五个则在2008年4月2日。目前Firefox 3的开发已经完成,在2008年6月17日正式推出[21],同时,Firefox社群发起「下载日」(Download Day),在正式版发布当天创下「单日最多人下载软体」的金氏世界纪录,在24小时内达全球共8,002,530次的下载次数,台湾占了252,535下载次数。
网路统计网站Net Applications指出,Firefox 3测试版的市占率在2008年5月激增至0.62%,他们认为激增的使用者代表了Firefox 3测试版已相当稳定,使用者已经渐渐将它当作主要的浏览器。
Firefox 3.5
Firefox 3.5的开发代号是Shiretoko,是日本的知床国立公园。初期的版本号为3.1,但为了反应出大幅度的改善以及增加的新功能,正式版本命名为3.5。其中最大的革新是加入了全新的JavaScript引擎TraceMonkey,大幅提高页面渲染的速度。并且支援了隐私浏览功能、原生内建Ogg Theora的HTML5标准编码影像和Vorbis编码音效,Firefox图示也重新绘制变的更加立体。
Firefox 3.6
2010年1月21日,正式推出Firefox 3.6(Windows、Mac和Linux版),开发代号是Namoroka,是马达加斯加的国家公园。提供大幅的幕后变更,让Firefox浏览器更快、内容和视觉呈现更好。 Firefox 3.6最显著的改变是对TraceMonkey编译引擎的改善,速度较Firefox 3.5加快20%。
Firefox 4.0
开发代号为Tumucumaque,是巴西的国家公园。 2009年7月17日,Mozilla基金会宣布Firefox 4.0将带来全新的使用者介面,和使用Windows Vista和Windows 7的Aero透明效果。 Firefox 4.0也将用上Windows7平台上的Direct2D向量图形API和DirectWrite文字渲染GPU加速技术。
其中,另一项功能,是比较不干扰使用者的更新机制,这是相当实用的技术,因为Mozilla的更新发布次数较为频繁。
4.0之后的中文更新日志看这里:
http://firefox.com.cn/downlo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