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阳光灿烂的下午,陆川和同事一起去了CD酒吧。当他进入“CD”的时候,好里乱哄哄的,空气中弥漫着一股来苏水的味道。当时,有几名保洁员在忙着,旁边还有几个头发烫得很怪的男孩子(后来才知道是花儿乐队在那里排练)。最后,陆川发现舞台边,站着四个朴实得有些像农民的年轻人。但当时,陆川没有过多的注意他们,直到一阵音乐声深深插进他的心里,他愣了,一起的同事也愣住了,那音乐深深打动了陆川的心,它有着《寻枪》所需要的情感和力量。演奏者也是音乐的创作者--“非”乐队,正是那四个朴实得有些像农民的年轻人。乐队成员当时只是在CD酒吧进行排练,所演奏的也是乐队的原创歌曲,但或许真的是天意,那首歌的名字叫《寻》,也是陆川为《寻枪》寻觅多时的情感支柱,后来,这首歌便成为了电影《寻枪》的主题曲。
如此赋有神话般动人色彩的经历,使“非”乐队的成员们感到无论是原创歌曲《寻》,还是电影《寻枪》,似乎在冥冥之中是被CD酒吧连接在一起的。因此,他们一致认为CD酒吧就是举行这次媒体见面会的最佳地点。
超乎想象的创作能力
陆川在和“非”乐队一起交流时,感觉他们就像是一群精灵,无时无刻不闪动着灵感的火花。为电影制作音乐的那段日子,正直炎热的夏季,他们租了一间像仓库似的棚,没有空调,但仍然坚持每天工作12个小时,尽管他们穿得已经少之又少,但汗水仍然像止不住的泉水,不停地流。陆川坚持每天和乐队在一起,他们一遍遍看着录影带,每一段音乐都经过反复的创作和修改,陆川承认,“非”乐队这四个年轻人在创作过程中着实让人感动,灵感从他们的内心接连不断地迸发出来,有很多次,乐队看着影片画面即兴创作,一曲奏完合,包括陆川在内,每个人都已经是泪流满面了。陆川要求他们只能创作出比窦唯更好的音乐,也许在当时看来,这有些超乎想象,但最终,令陆川感动的是,他们真的做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