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偶尔想起了我的第一次赚钱,也算是自己人生中的一个第一次吧。
小学三年级的时候,几个小伙伴和我商量着去镇上照几张像。那个年代照相对我们这几个生长在乡下的孩子来说是相当诱惑的。小伙伴们都兴奋的通过并且准备去的时候,才想起来该由谁向家长开口要钱。伙伴们一个个都蔫了,毕竟,我们常为了一毛钱而得到家长奖赏的一巴掌,何况是照相这么奢侈的事。
一连几天我们几个都闷闷不乐,放学的路上就把气撒在路边的小石头上。用脚狠狠的踢,踢的它滚到下水沟里还不解气,还得再把它踢上来。结果是石头不知道滚哪去了,可我们的鞋都露脚趾了。那天回去,屁股上照例得到了妈妈五指山的奖赏。
第二天是星期天,又恰巧邻村逢集。妈妈带着我去集上买鞋。
集上的人特别多,我小心翼翼的跟在妈妈身后,用手拉着她的衣襟。生怕妈妈走丢了。突然,我从人群的缝隙里看见了好多连环画。这个发现不禁使我的心为之一动。松开了妈妈的衣襟,独自跑到连环画的摊前。几十本旧连环画凌乱的放在一张塑料布上,摊主是一个五十多岁的老头,热情的招呼我;小朋友来看吧,很便宜的,五分钱看一本。我看了一下摊位的四周,有十几个小朋友拿着连环画在津津有味的看着,不一会就有人过来换本新的继续看。我就那样愣愣的蹲着,直到满脸焦急的母亲过来又奖赏了我一巴掌。回去的路上,我不停的问;妈妈,我们村啥时候逢集呀/妈妈说快了,再有半个月就是我们村一年一度的逢集日。那天挨的那一巴掌一点都不疼,我似乎看见了相片在向我招手。
第二天,我忙着把伙伴们的连环画都集中到一块,一数,好家伙,200多本。于是又和伙伴们商量着摆摊应该摆在哪,谁负责看书,谁负责收钱。
那十多天的日子过的真慢,我们几个从早上就盼着天黑,恨不能拿着牛鞭赶着太阳走。
逢集的日子终于到了,在那时候的农村这也算是大事。为此,学校还专门把逢集那天的课放在星期天上,集市那天休息。这倒给我们几个准备逃学的伙伴省了不少的麻烦。
那天我们几个早早的吃了早饭,在一张破塑料布上整齐的摆放了几十本图书,因为书太多,没能摆放上去的都齐齐的放在一个小纸箱里,摊位的背后是一个没人来往的小胡同,这样看书的人可以拿着图书在胡同里看,也可以容纳很多的人。这可是我们几个商量了几天的方案。
一切准备就绪之后,我们几个蹲在书摊旁,一脸庄严的等待着第一位顾客的到来,心中的那份神圣不压于现在期盼奥运会。半小时过去了,依然无人问津,伙伴们的头上都微微沁出了汗。小军说他的腿都蹲麻了,我则什么都没想,只是盯着过往的人群,希望着有一个好人来打破这僵局。
终于等来了第一位顾客,一个和我们年龄差不多大的小姑娘,站在书摊前羞羞的问;看一本要多少钱。五分。我们几个不约而同的答到。有凳子吗/ 她问。我们几个一听顿时泄气。没有。我无力的回答。不过你可以到胡同里看,那里面没人,很安静的。小姑娘犹豫的往胡同里看了看。那好吧,我挑一本。我们几个相互看了看,心里最少喊了三声万岁。
人渐渐的多了起来,他们几个都忙着拿书,换书。我的任务是收钱。胡同里的人有的蹲着,有的把鞋子脱下来坐在鞋子上。一个个看的有滋有味的。人是来了看,看了走,钱也越来越多,手渐渐的攥不住了。那五分钱的钢蹦在手里直往外蹦。湿湿的象是马上就要发芽的种子。
午饭是轮流回去吃的,就这样一直忙到傍晚。晚上一盘点,天啊。钱居然有13块5毛。图书丢了两本。几个人兴奋的直蹦。
下个星期天,照相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