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了,这打击,让我也觉得有点绝望了!
撰文:嘲笑领主
上个星期六,阳光丝丝缕缕的洒在欧式观景窗上,我看着窗台上的点点光斑,想必是个艳阳高照的好天气,不由得有了出去走走的念头。也对,我天天待在家里度着步子,也不是个事儿啊,不如出去接接地气。正巧我也看看自己的心境是否真的变得 恬静
了。
思绪真若天马行空,如此繁荣的魔都上海,我竞将目光停驻在了——田子坊。(不熟悉的朋友可以多多了解,是个小街坊,买很多小物件)。站在花洒下冲了冲凉,用浴巾抚了抚头发,在照了照镜子,倒是真显得出有几分自信的神态。
万里无云,天空湛蓝的想一块没有冰点的玛瑙,显得通透,仿佛可以透过整个天空,看到一个让世人羡慕的“乌托邦”。与妈妈经由地铁来到了田子坊。真站到了田子坊的碑坊前,我才发现这条小巷如此逼仄,方能容三四个行人通过吧!极目远望,也没什么人,倒是有几分冷清的意味。徐徐步入其中,那些小房子鳞次栉比的整齐排列着,显出老上海文化的一丝不苟的严禁做派。几位老奶奶搬着小板凳凑成一团,拉着家常,想必他们是安土重迁,不愿跻身于高楼大厦之中,才坚守在这富有淳朴民风的小巷子里吧。越往里走,人也渐渐多了起来,喧嚣声起来了,渐渐有了摩肩接踵的气势。原来刚刚我只是走进了小门,走进了这世界的一角。我不免有些暗地里自责。
而街坊上的小屋各有各的“门”,推门进入,有的古色古香,有几分老艺术的韵味;也有的极具摩登色彩,想必是现今潮流下的产物。
不由得又听到“我喜欢那个三千的,你给我买嘛!”这是一家充满印度风情的店铺,香薰散发出浓浓馥郁,沁人心脾。栩栩如生佛像,伴随着神秘的南亚音乐,一股神秘感油然而生。再往前走,进了一家服装小店,不料却充满着日本风情,从小唱着“大刀向鬼子头上砍去”的我赶忙走出。紧接着,为了弥补衣服没看成的不悦,又进了一家服装小店,我一眼就看中了很流行的“熊猫太极24式”的衬衫,那卡爱的卡通形象,那极富动感的画风,都让我觉得对它有着格外的喜爱,甚至有了买两件换穿的念头。刚要走过去询问,却有人先开口了,一位女士操着港腔询问着一件衬衫的价格,身后还有一名外国人士。我想:她们在这小屋看了半天了,先问也是应该的,于是我便驻足在一旁等待。很快,售货员便出去了,她去仓库里拿其他型号,许是那位女士所要的尺码不对应吧。我也没着急,要保持“恬静”的心态,何苦为此着急呢?几分钟过去,售货员回来了,经几回合商议,两件100成交,倒是挺爽快的。我一看应该轮到我了,信步上前,却有人“捷足先登”了!是两位充满富态的老奶奶,说着上海话,我“听不甚懂”,也不愿去听。老人嘛,做小辈的也应谦让才是,我继续没说话,只是恭敬地站在旁边。促成了这一单生意,售货员有一份愉悦的神色,我笑笑走上前去询问我所中意的衣服。攀谈到一半,一位女士手挎着一位男士进来了,“LV”的名包,手腕一挥就金光闪闪的名表。服务员心领神会,抛下我,快步上前去接客。我还是没说话,心想算了,我等一会吧。待几分钟后,我再次与她沟通后得知,我所要的衣服售价150元,两件300元。我不免笑笑,同样款式,不同图案,外国友人两件100,何来我两件300之说。我母亲让她打开与我的身材比对,她不情愿的打开包装纸,却不让我试穿。我一想:也对,试穿是对衣服这一大众物件的不尊重,也没试穿。可这价格,她却斩钉截铁,就是“咬定青山不放松”了。其实我早在世博会期间就曾看过印有世博图案的一样的衣服,网上售价不过30一件。霎时,我有了几分愤怒,就对她笑笑,转身走了。她此时说想起了挽留,意图降价。可我总觉得自己的意愿一旦决定怎可容他人肆意更改,我可是毕恭毕敬的一直站在店里等。我又听她愤恨的说出了一句“都拆开了”。一刹那,我有了一丝丝怜惜,“别人的劳动果实是要得到尊重的”从小我就收到这样的教育。可我本要停驻的脚步还是笔直向前了。换做我是服务员,我自会认为拆这件衣服是理所当然的,不过是叠好放回包装纸罢了。这就好比你做了什么事,未必是经天纬地,却也大张旗鼓的鼓吹自己有多含辛茹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