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手机、网络普遍了,我与信函的联系就渐渐地淡了。
都已经记不清自己寄出的最后信函是什么时候了,仔细地想了半天,估计1994年以后可能就没有了。不对,还有一次,这唯一的一次是99年在张家界景区寄出的明信片,但它到现在还不知在什么地方。
大概1994年之后,收到的信函也几乎没有了。到现在,只有一个能一直坚持至今、执著地给我来信的,就是银行。每月总是规律的那么几天,一封白白的信函准时地来到我的办公桌上。虽然我响应银行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号召,申请了电子账单。但那头的客户经理太执著了,每个月不仅照样给我寄信,还准时发电子邮件。而且在还款日前两天,不管我是否已经全额还款,都很耐心地发来短信,最后还带有固定的一句:如果您已经还清欠款,请不必在意本信息。春节期间,他们还用了邮资封,节后就又改成了机戳。
然而,到戳吧里,难得的几次信函却从没让我把心踏实地落在肚子里。
曾有一日,跟了一位友的帖子,友便邀我留地址,要为我寄片。去年至今,未果。
曾有一日,为圆一友心愿,答应帮寄片。友要先套寄片,然而接近约定寄出日仍未见来函。恐误友的事,自己雪天驾车环绕4个邮局,行程20多公里,终于购得明信片并在约定的日子里寄出。但如石沉大海。好在寄出时将带戳、地址的片图发出为证。但是否收到,至今不知。
曾有一日,一位友@我,要发片,文中也看到了自己熟悉的邮编。但10日了,至今未果。
18岁离开家,邮信、邮平信,是最平常的与亲友联系的方式。中间可能有两、仨封没有消息,但从来没有想到过邮路像如今如此的漫漫。这两年,我收到的,除银行账单外,其余的全是挂号,此外再无一封普通信函。
下个月,计划家人外出旅游一下,准备途中回寄些片。但想想又很担心,到时就得看运气了。
都已经记不清自己寄出的最后信函是什么时候了,仔细地想了半天,估计1994年以后可能就没有了。不对,还有一次,这唯一的一次是99年在张家界景区寄出的明信片,但它到现在还不知在什么地方。
大概1994年之后,收到的信函也几乎没有了。到现在,只有一个能一直坚持至今、执著地给我来信的,就是银行。每月总是规律的那么几天,一封白白的信函准时地来到我的办公桌上。虽然我响应银行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号召,申请了电子账单。但那头的客户经理太执著了,每个月不仅照样给我寄信,还准时发电子邮件。而且在还款日前两天,不管我是否已经全额还款,都很耐心地发来短信,最后还带有固定的一句:如果您已经还清欠款,请不必在意本信息。春节期间,他们还用了邮资封,节后就又改成了机戳。
然而,到戳吧里,难得的几次信函却从没让我把心踏实地落在肚子里。
曾有一日,跟了一位友的帖子,友便邀我留地址,要为我寄片。去年至今,未果。
曾有一日,为圆一友心愿,答应帮寄片。友要先套寄片,然而接近约定寄出日仍未见来函。恐误友的事,自己雪天驾车环绕4个邮局,行程20多公里,终于购得明信片并在约定的日子里寄出。但如石沉大海。好在寄出时将带戳、地址的片图发出为证。但是否收到,至今不知。
曾有一日,一位友@我,要发片,文中也看到了自己熟悉的邮编。但10日了,至今未果。
18岁离开家,邮信、邮平信,是最平常的与亲友联系的方式。中间可能有两、仨封没有消息,但从来没有想到过邮路像如今如此的漫漫。这两年,我收到的,除银行账单外,其余的全是挂号,此外再无一封普通信函。
下个月,计划家人外出旅游一下,准备途中回寄些片。但想想又很担心,到时就得看运气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