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接下来所要写的方法,都是我在高考复习中的一些心得。当然,难免有一些可能不是太完美的地方。学习方法因人而异,关键还是要了解自己,知道自己适合什么样的方法才行。
一 时间安排
有很多人喜欢清早起得很早学习。我不是太喜欢这样的方法,我觉得这样会影响听课的效率。早上一般留出充裕的吃早饭和准备出门的时间就可以。吃早饭的时候可以听听英语。到了学校后尽量得让自己快一些投入到学习中。我认为早自习是很重要的。很多学校中都会安排每天的早自习内容。如果不安排,也不要用早自习来写作业。早自习最好用于需要记住的东西上。比如语文、英语的背诵,比如文科的课本复习等等。
每天的正课是非常重要的。不得不承认课上的45分钟如果认真的利用,比我们课下自己花上一个小时学习都管用。但是不可避免的是,很有可能我们会遇到某个对教学不怎么负责的老师或是教学水平较低的老师。在高考复习的冲刺中,有很多同学,特别是学习好一些的同学,总会对这样的情况感到焦虑。我的意见是,如果这个老师真的教得很不好(不能只是你个人的看法,最好是大多数人的看法),那你可以不听他的,但是一定要把时间用在学习上。不听他讲得可以,但是一定要在他的课上自己学他这一门课,不要在英语课上学数学,或是在政治课上学历史,这样不好。老师在讲着什么,你就学什么。这样不容易分心。不过最好还是听老师的,毕竟较高三的老师一般都是很有经验的。
课间10分钟最好休息,没必要再趴在桌子上学习。我不赞成那种抓住每一分钟学习的说法,那样会把我们搞得很累。课间最好能呼吸一下新鲜空气,或者和同学交流一些看法之类的,但是不要交流那些八卦阿、娱乐的东西,可以谈谈对时政的看法,这样也能对政治有些帮助。也可以和同学用提问的方式复习,像问几个字音、英语单词等等,这样非刻意的记忆,可能会记得更深。
中午午饭一定要吃好,保持一个好的心情。午休时如果自己平时没有午睡的习惯,就看看书、写写作业。刚进入高考复习的时候,我一般利用这段时间看杂志,像《读者》《青年文摘》什么的,就是利用午休的时间看。我觉得午休的时间最好不要让自己太紧张,尽量放松,下午上课才能有好的精神。在最后两三个月里,中午最好能午睡,哪怕以前没有这个习惯,最好也能休息半小时左右。不要太长。毕竟高考的那几天,中午一般也就是休息半个小时。
晚上有的学校有晚自习,但是像复读班可能就没有晚自习了。不管有没有晚自习,晚上一定要安排好时间。老师布置的作业一定要做完,当然,那种机械性的作业可以免了。不过一般到了这时候老师也不会再去布置什么机械性的作业。写完作业后,可以抽一个小时左右的时间来攻自己的弱项。很多人晚上容易困,但是也有很多人有这样一种感觉:我每天都在某个时间犯困,过了那个时间就精神了。我以前就是每天10点钟左右的时候就会特别的困。困的时候我就先放下学习,吃点水果什么的放松一下,熬过了那个点,精神了在继续学习。我不赞成晚上熬夜。复读的时候我晚上最晚也没有超过12点。最好能在12点之前睡觉。最后一个月,最好能在11点之前甚至10点半就睡,毕竟高考是在白天考。调生物钟的时候一定不要太急。最好半小时为单位调整。比如以前一直都是11点半睡,5月初调整为11点睡,5月下旬调整到10点半。这样到高考的时候生物钟也就逐渐地适应了。
二 各科复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