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没有过多的接触过80后这个群体。我身边朋友中大多比我大五到十岁或者大更多。因此也不会感觉到很多不一样的地方。比如:意识形态,生活环境,个人价值观,对生活婚姻的态度等等!
在我的印象中80后,大多是不懂事,没有吃过多少苦头,从小娇生惯养,爱幻想,同时不愿意面对现实中很多的磨难,遇到困难和不如意的事情就会很消极,经不起生活的种种打击,做事的方式也更自我,而不会太重视别人的感受。
在这两年中,也逐渐接触到了更多80后的朋友,在某些时候也会做深层次的交流。慢慢地也懂得这个群体他们的各种观,人生态度和种种的社会变革带给他们不管是思想和做事方式上的各种冲击。
在80后,成长和意识形态逐渐固化的这个时间段里,我们正面临着国家扩大高等教育规模,教育商业化,住房,医疗方式改革,就业,社会老龄化,婚姻,中西方文化相互影响对抗的冲突大潮中。
如果作为70后在目前这个阶段中,大多数意识形态都已经定型,家庭也更加趋于稳定,即便是对现状不十分满意,也会稳定自己的心态跟着生活的节奏走。面对社会种种的不公平也都能做到自我安慰,能够安下心来面对现实。同时70后群体也承载了更多的责任,在公共事物中承担的社会责任,在父母、妻子面前承担的家庭责任等等。
作为80后在社会变革的一系列冲突和浪潮中,在意识形态中他们有更多的摇摆性,既有对传统固有意识形态的传承又有被世界多元化思潮的左右,因此,很多时候他们显得焦躁不安、手足无措。很多时候无法准确定位人生的平衡点,他们很喜欢新生的事物,在尝试过之后会有一脸的茫然和心灵的空洞,在无意识恣意快乐后没有更多丰富的精神支撑,因此他们大都喜新厌旧,不断尝试新生事物又不断的空虚和落寞。
充沛的精力和火热的激情很多时候消耗在各种目标不明确的刺激中,因而过后又显得很颓废。明知道一种支撑不会长久让自己的心灵得到慰籍而又无法找寻让自己更为努力的方向。因为在这个群体中,他们背后的家庭实力、社会地位、经济水平、教育等等都有着很大的差别,明明是同一时代的人却有些天上地下的距离。一些人或许会努力去减小这种差别,但是有的人穷其一生都无法站在同等的平台上与世界对话。大多数人深感命运的不公,也深感努力的无用。太大的差别从一开始就明确了有的人是坐飞机的,有的人只能靠双脚走路。再怎么勤健的步伐也是赶不上飞机的速度。
在70后逐渐成为社会中坚力量的时候,80后扔处于类似瓶中苍蝇看得到光明却找不到出路的尴尬状态下。渴望平等友好,面对同一群体的人却又找不到一个可以效仿的对象,因此,对待同一个群体中的人却又显得冷漠和不屑。
在这个群体中,尽管都是80后,但又有两种不同的细分群体,如果按照时间段来分,85是个明显的界限。85前的人渐渐趋于成熟,也更能有勇气面对现实的种种,他们的各种爱好也更为专一,面对爱情婚姻的态度也更为谨慎。
………………随后待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