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和浩特吧 关注:999,191贴子:22,874,277
  • 14回复贴,共1
有人做过一个实验,一个人右手举着300克的砝码,这时在其左手上放305克的砝码,他并不会觉得有多少差别,直到左手砝码的重量加至306克时才会觉得有些重。如果右手举着600克,这时左手上的重量要达到612克才能感觉到重了。也就是说,原来的砝码越重,后来就必须加更大的量才能感觉到差别。
    这种现象被称为“贝勃定律”。
    “贝勃定律”在生活中到处可见。比如5毛钱一份的晚报突然涨了50块钱,那么你会觉得不可思议,无法接受。但是,如果原来500万的房产也涨了50块,甚至500块,你都会觉得价钱根本没有变化。
    有头脑的人会利用“贝勃定律”为自己减轻做事的阻力。小至商家的产品价格调整,他们会先小幅度上涨价格,在人们都接受了以后再加价更多;大至谈判的技巧,一般有经验的谈判专家都会在谈判临近结束时才提出一些棘手的条件,而对方被一开始的优厚条件所诱惑,也就不怎么在意后来才知道的那些缺点了。
    有些人总抱怨恋人对自己不如刚认识时那么好了,其实这也是“贝勃定律”在作怪。在还不熟悉的情况下,对方给你的一点点关怀你都会觉得情深似海,而当你们相恋许久之后,与原来相同的那些关爱你也会觉得平淡如水了。
    所以,变了的不是事实,而是你的感受。



1楼2005-07-14 17:09回复
    因为 ……所以…… 科学道理


    3楼2005-07-14 17:18
    回复
      2025-08-27 19:50:24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 61.240.173.*
      我觉得你举的例子不恰当,按照这个定律 ,越重的东西,越需要更大的差量,才能凸显其区别。所以你这个例子应该这么说,5毛钱的报纸 要长2毛钱 你就觉得贵了,500万的东西,长个几百块钱你根本不在


      4楼2005-07-14 17:57
      回复
        • 61.240.173.*
        你这么说就更通俗易懂 也能说服人了


        5楼2005-07-14 17:58
        回复
          爱科学,爱呼吧...


          6楼2005-07-14 19:51
          回复
            • 60.31.43.*
            能把这种事上升到理论的高度上,楼主真是强


            7楼2005-07-14 20:00
            回复
              • 220.186.221.*
              草原地下城见过这个定


              8楼2005-07-29 15:03
              回复
                • 222.39.0.*
                以后转贴请注


                9楼2005-07-29 15:10
                回复
                  2025-08-27 19:44:24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 222.39.0.*
                  4楼我来解答你的困惑。楼主转贴里的例子,用的是相同的绝对增量值(50块),对于基数较小的报纸(5毛)来说,增长率大,对于基数较大的房产(500)万来说,增长率小。你举的例子,绝对增量值不同,对于报纸(5毛)绝对增量值是2毛,但是增长率大,对于500万的东西,绝对增量值是几百块,但是增长率小。这两个例子都对。
                  所以这个所谓“贝勃定律”其实描述并不准确,实质不是差量的问题,是比率的问题。我举个例子大家就清楚了,比如一件1000块的羊绒衫,打3折,卖300块,绝对值我们省了700块,都觉得便宜的不得了,但是一枚价值100万的钻戒,打了95折,成了95万,绝对值我们省了五万,仍然觉得没便宜多少。所以这实际上比率问题,因为基数不同,相同得比率造成得差量自然给人感觉不同。


                  10楼2005-07-29 15:25
                  回复
                    • 222.39.0.*
                    最后一句打错了。应该是因为基数不同,所以相同的差量给人的感觉自然不同。但是如果是相同的差率,大家感觉就都一样了。比如1000块的羊绒衫和100万的钻戒,都打3折,买起买的起不说,起码对两者感觉一致:都没少降价。
                    其实这个问题属于心理学的范畴,还有很多类似的例子,但可惜被好多喜欢夸夸其谈的“管理学家”拿过来冠以“xx定律”来诈唬人,在真正的科学看来,能叫“定律”首先要描述严谨,所以这不是什么科学。


                    11楼2005-07-29 15:37
                    回复
                      受教育了


                      12楼2005-07-29 15:56
                      回复
                        • 61.240.173.*
                        专业


                        13楼2005-07-29 18:25
                        回复
                          有用~还有类似的例子:买同样重量的糖果,一个售货员总是拿多了而从秤上不断往出取,另一个却总是拿少而不停往上加,那两种感觉客户会觉得大不同


                          14楼2005-07-29 21:34
                          回复


                            15楼2010-05-30 03:25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