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吧 关注:463,951贴子:1,815,544
  • 11回复贴,共1

有什么能比水更丰富- 亨利·考伯及伊安·贝德纽约访谈录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0


1楼2007-07-28 21:25回复
    贝·考伯·弗里德及合伙人办公室


    2楼2007-07-28 21:26
    回复
      2025-11-22 04:09:09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访谈开始前大家一起用数码投影机,观看方振宁拍摄的上海中欧国际工商学院的照片。以下亨利·考伯 (Henry N. Cobb)简称 "C", 伊安·贝德 (Ian Bader)简称 "B", 方振宁简称"方",钟文凯简称"Z"。


      穿过去看见另一层空间

      方: 如果您不介意的话,我想现在开始录音我们的谈话。

      C: 好。这是一张很好的照片。另外,我唯一的遗憾是你的不少照片里没有人。我喜欢(照片里)有人。

      Z: 振宁拍这些照片时,大概已经是暑假了吧。学生们都不在。

      C: 原来是这样。比如说,这张照片里因为有人,就增色不少。

      方: 还有一张的角度比这张好,是通过回廊的花窗看食堂方向的草地。

      C: 这张也很棒!穿过去看见另一层空间。

      B: 是的。等二期工程完成了,这样的情景将会更多。


      3楼2007-07-28 21:27
      回复
        斯坦福大学 - 校园建筑的杰出范例

        C: 方先生回中国时会途经(美国)西岸吗?你会去三藩市吗?

        方: 这次大概不会。请问,为什么要去三藩市?

        C: 应该去看看斯坦福大学,因为斯坦福是这个国家里,以周边连廊连接建筑物的原理建成的校园的杰出范例。另一个极好的例子当然是杰弗逊(设计)的弗吉尼亚大学。

        Z: 弗吉尼亚校园也是以两边的主要建筑物,以及正中有穹窿顶的图书馆定义出一个很大的庭院空间。


        6楼2007-07-28 21:30
        回复
          图书馆 - 创造知识和传播知识的象征

          方: 上海的中欧国际工商学院把图书馆作为中庭的主要建筑,比较高,是不是有什么特别意义呢?

          C: 当然,当然。图书馆是象征著学问的中心,因此图书馆是知识的象征,创造知识和传播知识给其他人。这两个方面,在学校或者大学里,有两件事发生,通过研究去创造知识,和通过教学去传播知识。图书馆是这两种活动的象征。这些活动不一定都发生在图书馆里面,但是图书馆收藏的书籍、手稿以及各种电子档案是正在进行的教学和研究的一种记录。这就是为什么图书馆似乎仍然是校园里恰如其份的中心元素。

            另外,我们也需要一个强有力的中心元素与周边的连廊相呼应。换句话说,你既需要围合也需要突出点,这样才能感受到这个学校机构,通过营造校园空间获得的鲜明个性,而这一鲜明的个性,同时又以互补的方式,通过分布在这里的建筑物,以及位于中心位置的图书馆来获得。


          7楼2007-07-28 21:30
          回复
            中国园林的影响

            方: 那在设计的过程中有没有受中国园林的影响呢?好象在建筑中有苏州园林的影子。

            C: 是的,当然有。但是我想很显然中国建筑里有很强的围合空间,而不是占据空间的传统,或者是建筑物既围合空间也占据空间。紫禁城就是周边围合和中间有一些珍贵的元素的最显著例子。另外还有在围合的空间里,有些建筑物接近外围、有些建筑物接近中间、扮演不同角色的传统,等等。但我不能说这里除了材料的选择以外并没有什么要赋予历史意义的想法。而那也只是,确实是来自于要使用传统构筑方法的愿望,出于造价上的因素,但也出于文化上的因素。

            B: 我想仅仅是这里的色调,这种在色彩上很传统的色调,对于定义空间和使它本身成为庭园的背景来说就很有效。


            8楼2007-07-28 21:31
            回复
              西方先失去中国后失去

              C: 对。这里庭园的重要性很容易感觉得到。很显然,确实建筑物是庭园的背景,因此建筑物与庭园之间的均衡的想法非常重要,这也是中国现代城市建设里基本上已经丧失的。你知道,我们最急切想避免的就是那些浮华、花俏的材料,财富或者权力的炫耀。我们想做得非常基本、非常简单、非常平静、非常…

                但有一点我们非常欣慰的是这个校园证明了这种做法的合理性,就是这个方案在实施过程中在功能上已经跟最初的总体规划不完全一样了,但在构思上却完全地吻合。换句话说,这种做法允许有强烈个性的塑造,但也允许有很大的机动性让你去添加。我认为这不仅在中国是已经失去了,基本上在西方是先失去的。在中国失去的原因正如你所说的,中国的新建筑往往向西方学习了错误的榜样。换句话说,西方建筑的坏习惯被引进到中国的城市里,这就太糟糕了。

              B: 对,特别是他们有现在这样的机会。


              9楼2007-07-28 21:31
              回复
                 反对把图书馆称为信息中心

                C: (看方振宁拍摄的一张以图书馆为主体建筑的照片)
                  我真的很反对把这个建筑物称为信息中心,我一点都不明白。

                B: 基本原因是捐赠人非常热衷于计算机和信息技术,他相信资料应该用那种方式来组织,他非常反对图书馆的概念。

                C: 但是,信息吗?不仅仅是信息吧?也许是??

                Z: 现在他们的计算机中心也在这个房子里面。

                C: 我知道,"图书馆"这个词包括了… 我知道它字面上是指书籍,但是…

                B: 他(捐赠人)不想要书藉。

                C: 他想要超越书籍吗?

                B: 他想要超越书籍,但是这个词现在是用得太多了。

                C: 不管怎样,这是一个次要的观点。

                B: 但实际上,整个校园是联网的。

                Z: 通过连廊天花里的管线。

                C: 对。

                B: 所以信息到处都有,信息"中心"的概念实际上并不正确。

                C: 所以这不是真的信息中心,图书馆使用得多吗?

                B: 书都放得差不多了。有书但不算太多。

                C: 但学生们上图书馆吗?

                B: 是的,他们用得很多。实际上,他们需要增加(阅览)座位。

                C: 他们用来作交往空间还是学习空间呢?

                B: 学习空间,和互相交流。


                10楼2007-07-28 21:32
                回复
                  2025-11-22 04:03:09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建筑语汇无所不在

                  B: 但我想回到关于网络的话题 ,我想有意思的也许是这里建筑语汇的系统化展开,但又象数学一样相当的精确,可以到任何地方。

                  C: 是的。

                  B: 就象信息无所不在一样,这种建筑语汇也无所不在,成为一种背景。

                  C: 这样你就用不著一心想著不停地去发明新的想法了。

                  B: 在某种意义上,它(建筑语汇)是看不见的。


                  12楼2007-07-28 21:34
                  回复
                    空间里有一种关于物质的教诲

                    C: (指著方振宁从图书馆楼上往下俯视,拍摄的整个画面百分之八十都是水的照片〕
                      这是一张很美的照片,我想这张照片把这一点表达得很好。

                    方: 我还有最后一个问题,就是为什么建筑内和外的手法是统一的?你们有没有特别的考虑?

                    C: 的确是。

                    B: 我想这里的概念是室内外之间并没有很强的分别,应该被看成是统一的连续体的一部分。特别是在很多室内空间里我们有自然采光。我们不想让人觉得他们已经离开了周围的世界。

                    C: 我想确实是这样。在某种程度上,室内的材质也许可以更丰富一些,如果资金允许的话。

                    Z: 实际上只有演讲厅的室内是木的。

                    C: 那确实是唯一的使用了不同材质的室内空间。我觉得,内部的材料非常朴素,但也是合适的。

                    B: 这正是要传递的信息的一部分,因为这是一所工商管理学校,商业也许会被看成是财富的积累而不是观念的更新。因此空间里有一种关于物质的教诲的意思。


                    13楼2007-07-28 21:34
                    回复
                      你的照片揭示了这种丰富

                      C: 对。确实在材料上是朴实的,但在空间上是丰富的。看,那是一种平衡。如果我们要作出选择,毫无疑问你应该选择空间和光线的丰富,而不是材料的奢华。这就是需要传递的信息,不仅仅在中国而是在全世界。

                        当你有这么丰富的东西的时候(指著水池的照片),你还需要更多的什么呢?!有什么能比水更丰富呢?!我的意思是,有什么能比那更丰富呢?!我认为,你并不需要华丽的材料。所以,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喜欢你的照片,因为它们揭示了这种丰富。


                      14楼2007-07-28 21:34
                      回复
                        〔文中小标题为方振宁所加〕

                        [注] 亨利·考伯(Henry N. Cobb)和伊安·贝德(Ian Bader)是中欧国际工商学院校园规划和一期工程的主要设计者; 钟文凯现在贝·考伯·弗里德及合伙人建筑师事务所工作,并参与中欧国际工商学院校园规划和二期工程的设计


                        16楼2007-07-28 21:36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