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泪点
哭了!第一次在电影院里哭得稀里哗啦,《中国合伙人》实在大牛!
第一次哭是在成老师讲课时大吼“你们可不可以不要在上课的时候睡觉”,这一瞬间我的眼泪就不受控制地涌出来。我回到了我的大学时代,大多数人都会这样——抱着一摞书在教室睡觉假正经,开着一台电脑在宿舍刷游戏真潇洒。有人说,不挂科不逃课不通宵不放肆就不算真正来过大学,我们爽朗一笑置之。此刻,经历了择业与就业、选择与被选择,每天往返于家庭与单位的我是如此的庸庸碌碌,才发现那段肆意的时光再也回不去了,才发现现在的我是如此的糟糕。泪水,是在祭奠过去,也是在祭奠现在。
影片中,成老师从这里开始放下身段,讲课轻松幽默,很受学生欢迎。而我,泪点一经触发,泪水几乎就没断,特容易感动——
·在KFC里上课,一个小男孩跟着大声念出progressive
·唱海阔天空,“背弃了理想谁人都可以,哪会怕有一天只你共我”
·成东青给两位好友剪发,向过去告别
·失败并不可怕,害怕失败才真正可怕
·掉在水里不会死,待在水里才会死
·在失败中寻找顺利,在绝望中寻求希望
一句句都触动到心底柔软的地方,泪光闪烁。后面学生围攻成老师时我哭,三兄弟吵架哭,三兄弟和好我也哭。三兄弟合伙攻陷美国则分外激动,“如果额头终将刻上皱纹,你只能做到,不让皱纹刻在你的心上”却又再次戳中泪点。
关于影片
一直以来我都试图客观地评价晓明演过的每部作品,其实多少都带有些主观的个人感情。
俞敏洪在谈到这部电影时也提到过,以为可以客观地评价这个电影本身,却没想到刚开始十分钟就不自觉地将电影和现实进行对比,甚至第二次观看是无法摆脱这种主观对照立场。同样的,我每次都想着要好好看再好好评价,可总是不可避免地不由自主地开始YY,开始花痴,就是会出戏。这似乎是种不自觉的行为,带有强烈的个人喜好。
这次,我不想过多地讨论《中国合伙人》本身,喜好的人会有一千个喜好的理由,不喜欢的人也会有一千个不喜欢的理由,若我再“客观”地说它好则难免被说自家粉丝当然捧自家明星喽。
(也许下面这段话就是我的非客观观点)
好电影的标准是什么?好演员?好导演?还是好剧本?演技派演员并不在少数,若是没有一位驾驭得了的导演就如同一盘散沙,出不了好作品。但是,一个很烂很烂烂透了的故事也无法在一位大师级导演的手中开出花。所以,一部电影的成功不能只归功于在荧幕前展现的演员们,导演、编剧、甚至幕后的每个工作人员都是功不可没的功臣。
看电影时片子才刚上映,二刷电影时票房已过3亿,现在完成这篇文时它在向5亿进发。无论是口碑还是票房,《中国合伙人》都会是部好电影。有时,大众的喜欢也代表了电影的成功。
关于人物
成东青:草根的出身,草根的创业,成就了最后的土鳖~大款(偷笑ing)!Do you have a
dream?成东青经常被问这个问题,孟晓骏期盼得到一个和他一样的梦想,成东青却有次说道“我每天讲梦想都快讲吐了”。也许,成东青并没有什么大的梦想,要说有的话,校园里他梦想追女神,失败了;毕业时他梦想去美国,失败了;毕业后他梦想多赚钱以养家,还是失败了。所以,孟晓骏第一次让他在学生面前讲梦想时,他却讲了失败,“在失败中寻找顺利,在绝望中寻求希望”激励了很多人。事业风生水起时,他想的依然是能让学生学得更好,员工不被开除。他压根就没想过去改变世界,他也没被这个世界改变,永远地土鳖着。
孟晓骏:孟晓骏是高傲的,一如身体里的留美基因。一心以为自己的人生自己的未来在美国,可是实验室请退和busboy经历让孟晓骏放下高傲,自尊受到严重伤害。特别是二赴美国,他是带着事业的成功前去的,还是被瞧不起。曾经妄想改变世界却被这个世界无情伤害,纽约街头他看到了新浪的挂牌上市。一开始我很不了解,为何孟晓骏那么急切甚至执着地要“新梦想”上市,原来与他的经历有关——要得到他人的尊重,首先就要让自己变得更强大。只有深刻的经历才能有这么深刻的觉悟,三兄弟中也只有孟晓骏能做到这样。
王阳:大学里的王阳活得最潇洒,不似成东青和孟晓骏那样为美国梦奋斗,他愿意为了爱情放弃签证,最终却被爱情抛弃。剪落的长发如同青春一去不回,浪漫主义彻底转为现实主义。他陪伴成东青度过了艰难的创业初期,他又愿意充当成孟二人争吵对峙时的调和剂润滑剂,他更愿意过平凡就是幸福的生活,他是三兄弟中的老好人。很多人都希望身边能有这么一位朋友,好脾气有能力又能甘苦与共。我想说,与其去寻找,不如努力让自己成为王阳那样的人。
关于梦想
观影结束,我就去了图书馆。倒也不是刻意为之,只是大学毕业一年了,我早就习惯每个月都要去趟图书馆,待上一两个小时,有时看着三五成群的学生奋笔疾书地写着作业,隐隐有种羡慕。想来真是可笑,一个在校园里并不怎么进图书馆的人,却在离开校园后成为图书馆的常客,好讽刺!
这次在图书馆,我想了很多。也许,校园时期的青春就是用来挥霍的,校园后的青春则是用来奋斗的。在校园里,一边做着改变人生、大展拳脚的“白日梦”理想,一边继续打游戏、看小说浑浑噩噩,有时还要愤世嫉俗一番,有时却又大呼“我好幸福啊”!双脚踏出校门,同时也是踏进冰凉的河流,我认清了这个现实的世界,人也现实了。我只有不停地游,像成老师说的,待在水里你就死了。虽说世界并没有想象中的坏但也不可能比想象中更幼稚,要想被人看得起,就要比别人更优秀更有能耐更强大,当到达一定高度后就能实现学生时梦想的那样气定神闲指点江山了。这条路注定是曲折的,但只要坚持向上再向上,终有成功的那一天。
梦想是什么?梦想就是一种让你感到,坚持就是幸福的东西。如今回想曾经的肆意疯狂,我并不感到后悔羞愧。现在的我,怀揣着现实梦想与最初的荒谬理想,正走在通往幸福的曲折道路上。
翻滚吧,骚年!
哭了!第一次在电影院里哭得稀里哗啦,《中国合伙人》实在大牛!
第一次哭是在成老师讲课时大吼“你们可不可以不要在上课的时候睡觉”,这一瞬间我的眼泪就不受控制地涌出来。我回到了我的大学时代,大多数人都会这样——抱着一摞书在教室睡觉假正经,开着一台电脑在宿舍刷游戏真潇洒。有人说,不挂科不逃课不通宵不放肆就不算真正来过大学,我们爽朗一笑置之。此刻,经历了择业与就业、选择与被选择,每天往返于家庭与单位的我是如此的庸庸碌碌,才发现那段肆意的时光再也回不去了,才发现现在的我是如此的糟糕。泪水,是在祭奠过去,也是在祭奠现在。
影片中,成老师从这里开始放下身段,讲课轻松幽默,很受学生欢迎。而我,泪点一经触发,泪水几乎就没断,特容易感动——
·在KFC里上课,一个小男孩跟着大声念出progressive
·唱海阔天空,“背弃了理想谁人都可以,哪会怕有一天只你共我”
·成东青给两位好友剪发,向过去告别
·失败并不可怕,害怕失败才真正可怕
·掉在水里不会死,待在水里才会死
·在失败中寻找顺利,在绝望中寻求希望
一句句都触动到心底柔软的地方,泪光闪烁。后面学生围攻成老师时我哭,三兄弟吵架哭,三兄弟和好我也哭。三兄弟合伙攻陷美国则分外激动,“如果额头终将刻上皱纹,你只能做到,不让皱纹刻在你的心上”却又再次戳中泪点。
关于影片
一直以来我都试图客观地评价晓明演过的每部作品,其实多少都带有些主观的个人感情。
俞敏洪在谈到这部电影时也提到过,以为可以客观地评价这个电影本身,却没想到刚开始十分钟就不自觉地将电影和现实进行对比,甚至第二次观看是无法摆脱这种主观对照立场。同样的,我每次都想着要好好看再好好评价,可总是不可避免地不由自主地开始YY,开始花痴,就是会出戏。这似乎是种不自觉的行为,带有强烈的个人喜好。
这次,我不想过多地讨论《中国合伙人》本身,喜好的人会有一千个喜好的理由,不喜欢的人也会有一千个不喜欢的理由,若我再“客观”地说它好则难免被说自家粉丝当然捧自家明星喽。
(也许下面这段话就是我的非客观观点)
好电影的标准是什么?好演员?好导演?还是好剧本?演技派演员并不在少数,若是没有一位驾驭得了的导演就如同一盘散沙,出不了好作品。但是,一个很烂很烂烂透了的故事也无法在一位大师级导演的手中开出花。所以,一部电影的成功不能只归功于在荧幕前展现的演员们,导演、编剧、甚至幕后的每个工作人员都是功不可没的功臣。
看电影时片子才刚上映,二刷电影时票房已过3亿,现在完成这篇文时它在向5亿进发。无论是口碑还是票房,《中国合伙人》都会是部好电影。有时,大众的喜欢也代表了电影的成功。
关于人物
成东青:草根的出身,草根的创业,成就了最后的土鳖~大款(偷笑ing)!Do you have a
dream?成东青经常被问这个问题,孟晓骏期盼得到一个和他一样的梦想,成东青却有次说道“我每天讲梦想都快讲吐了”。也许,成东青并没有什么大的梦想,要说有的话,校园里他梦想追女神,失败了;毕业时他梦想去美国,失败了;毕业后他梦想多赚钱以养家,还是失败了。所以,孟晓骏第一次让他在学生面前讲梦想时,他却讲了失败,“在失败中寻找顺利,在绝望中寻求希望”激励了很多人。事业风生水起时,他想的依然是能让学生学得更好,员工不被开除。他压根就没想过去改变世界,他也没被这个世界改变,永远地土鳖着。
孟晓骏:孟晓骏是高傲的,一如身体里的留美基因。一心以为自己的人生自己的未来在美国,可是实验室请退和busboy经历让孟晓骏放下高傲,自尊受到严重伤害。特别是二赴美国,他是带着事业的成功前去的,还是被瞧不起。曾经妄想改变世界却被这个世界无情伤害,纽约街头他看到了新浪的挂牌上市。一开始我很不了解,为何孟晓骏那么急切甚至执着地要“新梦想”上市,原来与他的经历有关——要得到他人的尊重,首先就要让自己变得更强大。只有深刻的经历才能有这么深刻的觉悟,三兄弟中也只有孟晓骏能做到这样。
王阳:大学里的王阳活得最潇洒,不似成东青和孟晓骏那样为美国梦奋斗,他愿意为了爱情放弃签证,最终却被爱情抛弃。剪落的长发如同青春一去不回,浪漫主义彻底转为现实主义。他陪伴成东青度过了艰难的创业初期,他又愿意充当成孟二人争吵对峙时的调和剂润滑剂,他更愿意过平凡就是幸福的生活,他是三兄弟中的老好人。很多人都希望身边能有这么一位朋友,好脾气有能力又能甘苦与共。我想说,与其去寻找,不如努力让自己成为王阳那样的人。
关于梦想
观影结束,我就去了图书馆。倒也不是刻意为之,只是大学毕业一年了,我早就习惯每个月都要去趟图书馆,待上一两个小时,有时看着三五成群的学生奋笔疾书地写着作业,隐隐有种羡慕。想来真是可笑,一个在校园里并不怎么进图书馆的人,却在离开校园后成为图书馆的常客,好讽刺!
这次在图书馆,我想了很多。也许,校园时期的青春就是用来挥霍的,校园后的青春则是用来奋斗的。在校园里,一边做着改变人生、大展拳脚的“白日梦”理想,一边继续打游戏、看小说浑浑噩噩,有时还要愤世嫉俗一番,有时却又大呼“我好幸福啊”!双脚踏出校门,同时也是踏进冰凉的河流,我认清了这个现实的世界,人也现实了。我只有不停地游,像成老师说的,待在水里你就死了。虽说世界并没有想象中的坏但也不可能比想象中更幼稚,要想被人看得起,就要比别人更优秀更有能耐更强大,当到达一定高度后就能实现学生时梦想的那样气定神闲指点江山了。这条路注定是曲折的,但只要坚持向上再向上,终有成功的那一天。
梦想是什么?梦想就是一种让你感到,坚持就是幸福的东西。如今回想曾经的肆意疯狂,我并不感到后悔羞愧。现在的我,怀揣着现实梦想与最初的荒谬理想,正走在通往幸福的曲折道路上。
翻滚吧,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