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岗风过兄言不认识鸭脚粟,特有此贴。
请其他语支兄弟姐妹提供大家对鸭脚粟的称呼。
也请大家关注尼泊人中的夏尔巴人,因为他们的一些生产方式和我们较为相似,女性负重物时也用头肩背结合的方式。
以下资料全部来自百度:
鸭脚粟又名鸡爪谷、龙爪翟、掺子等,海南称广粟或拳头粟。系禾本科,不参属。喜温、耐瘠,长势强,抗病,耐旱,不耐浸,易受蚜虫危害。适应性广,沙壤土和壤土均宜种植,是海南古老作物。过去常以救荒作物加以栽培。主要分布在琼海、澄迈、定安、儋县等地,海口、琼山、文昌、琼中、通什、白沙和临高等市(县)部分乡(镇)农户中也有零星种植。春、夏播均宜,以春播产量高,亩产50多kg,高达100kg。120天左右方可成熟,株高80~12Ocm。分蘖力强,一株分蘖可达10多个。茎秆坚韧,扁圆形,叶披针形,淡绿色,抽穗不整齐,成熟不一致,穗梗呈鸡爪状。颖壳灰褐色,籽粒圆形,红褐色、梗质。粒重1.59kg左右。籽粒可酿酒,也可食用,还有一定药用价值。
图1和图2目测是尼泊尔夏尔巴人在收割鸭脚粟


脱粒后的鸭脚粟





抗贫瘠的鸭脚粟
请其他语支兄弟姐妹提供大家对鸭脚粟的称呼。
也请大家关注尼泊人中的夏尔巴人,因为他们的一些生产方式和我们较为相似,女性负重物时也用头肩背结合的方式。
以下资料全部来自百度:
鸭脚粟又名鸡爪谷、龙爪翟、掺子等,海南称广粟或拳头粟。系禾本科,不参属。喜温、耐瘠,长势强,抗病,耐旱,不耐浸,易受蚜虫危害。适应性广,沙壤土和壤土均宜种植,是海南古老作物。过去常以救荒作物加以栽培。主要分布在琼海、澄迈、定安、儋县等地,海口、琼山、文昌、琼中、通什、白沙和临高等市(县)部分乡(镇)农户中也有零星种植。春、夏播均宜,以春播产量高,亩产50多kg,高达100kg。120天左右方可成熟,株高80~12Ocm。分蘖力强,一株分蘖可达10多个。茎秆坚韧,扁圆形,叶披针形,淡绿色,抽穗不整齐,成熟不一致,穗梗呈鸡爪状。颖壳灰褐色,籽粒圆形,红褐色、梗质。粒重1.59kg左右。籽粒可酿酒,也可食用,还有一定药用价值。
图1和图2目测是尼泊尔夏尔巴人在收割鸭脚粟


脱粒后的鸭脚粟






抗贫瘠的鸭脚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