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岐吧 关注:23贴子:455

花间词常用词牌及成因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词的创作是两蜀文学的最大成就。西蜀和南唐是五代词坛的中心。两蜀后主均好词艺,蜀地聚集了一大批文人词客。后蜀人赵崇祚收辑晚唐五代18家词人共500首词编辑成《花间集》,因其作者大多是蜀人(或在蜀任官,或在蜀游处),词风近似,故史称“花间词派”,作者亦被称为“花间词人”。



1楼2007-07-26 13:01回复
    成因:
     《花间集》作品具有明显的共同点:第一,体裁上都以起源于民间的小调为抒写形式;第二,内容多描写男女相恋,悲欢离合,离愁别绪;第三,创作风格偏于阴柔之美,有文小、质轻、境隐、径狭等特征。
    由此易见,花间词讲究的不是语言华丽的铺叙,也不是长篇字句带来的气势,而是追求言简意赅但是字字沉香,意味无穷的感觉。宋朝的词牌延续了唐朝的教坊曲,并由一大批的词人开拓创新,才演到今天如此多样的地步。花间词人生活与活动的年代大致处在唐末宋初的五代十国时期,那时词这么一种文学样式仅仅起步不久,用现在话来说,还是一种“流行文化”,因为当时诗才是正统主流。对于长调的兴起,那是在宋仁宗时期活动的柳永的功劳。他自称“奉旨填词”,是北宋第一个专力于填词的词人,尤其工于长词慢调。《避暑录话》卷下称:“凡有井水饮处,皆能歌柳词。”柳永长调的影响可见一斑。正是因为柳永大量填写慢词并取得很大成功,“东坡、少游辈继起,慢词遂盛。”(宋翔凤《乐府余论》)。《柯亭词论》说:“周(邦彦)词渊源,全自柳出,其写情用赋笔,纯是屯田法。”更多的是,兰陵王一词“至末段,声尤激越,惟教坊老笛师能倚之以节歌者。”说明长调甚是难以歌唱,这也阻碍了它的传播。由此得出长调的盛行是在宋朝前中期,在此之前的词牌大多属于小令。所以花间词体裁上都以小调为抒写形式的原因大概就是为此吧。


    2楼2007-07-26 13:01
    回复
      2025-11-27 11:57:25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几个常用词牌:
      忆江南
      【忆江南、望江南、梦江南、江南好】 
       又名《望江南》、《梦江南》、《江南好》。《金奁集》入“南吕宫”。段安节《乐府杂录》:“《望江南》始自朱崖李太尉(德裕)镇浙日,为亡妓谢秋娘所撰。本名《谢秋娘》,后改此名。”廿七字,三平韵。中间七言二句宜对偶。第二句亦有添一衬字者。宋人多用双调。
      【定格】
      平中仄,中仄仄平平(韵)。中仄中平平仄仄,中平中仄仄平平(韵)。中仄仄平平(韵)。

      【例词】
      梦江南
      温庭筠(一)千万恨,恨极在天涯。山月不知心里事,水风空落眼前花,摇曳碧云斜。
       (二)梳洗罢,独倚望江楼。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肠断白苹洲!
      皇甫松(一)兰烬落,屏上暗红蕉。闲梦江南梅熟日,夜船吹笛雨萧萧,人语驿边桥。
       (二)楼上寝,残月下帘旌。梦见秣陵惆怅事,桃花柳絮满江城,双髻坐吹笙。


      3楼2007-07-26 13:02
      回复
        浣溪沙
        【浣溪沙、摊破浣溪沙、山花子】 
         唐教坊曲,《金奁集》入“黄钟宫”,《张子野词》入“中吕宫”。四十二字,上片三平韵,下片两平韵,过片二句多用对偶。别有《摊破浣溪沙》,又名《山花子》,上下片各增三字,韵全同。
        【格一】
        中仄中平中仄平(韵),中平中仄仄平平(韵),中平中仄仄平平(韵)。
        中仄中平平仄仄,中平中仄仄平平(韵)。中平中仄仄平平(韵)。
        【格二(摊破浣溪沙)】
        仄仄平平仄仄平(韵),平平平仄仄平平(韵)。平仄平平仄平仄,仄平平(韵)。
        中仄中平平仄仄,中平平仄仄平平(韵)。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韵)。
        【注】上片第三句末三字,可作“平仄仄”。

        【例词】
        浣溪沙
        韦 庄(一)清晓妆成寒食天,柳球斜袅间花钿,卷帘直出画堂前。 指点牡丹初绽朵,日高犹自凭朱栏,含嚬不语恨春残。
         (二)惆怅梦馀山月斜,孤灯照壁背红纱,小楼高阁谢娘家。 暗想玉容何所似?一枝春雪冻梅花,满身香雾簇朝霞。
         (三)夜夜相思更漏残,伤心明月凭阑干,想君思我锦衾寒。 咫尺画堂深似海,忆来唯把旧书看,几时携手入长安?
        孙光宪(一)蓼岸风多橘柚香,江边一望楚天长,片帆烟际闪孤光。 月送征鸿飞杳杳,思随流水去茫茫,兰红波碧忆潇湘。
         (二)半踏长裙宛约行,晚帘疏处见分明,此时堪恨昧平生! 早是销魂残烛影,更愁闻着品弦声,杳无消息若为情。
        张 泌(一)马上凝情忆旧游,照花淹竹小溪流,钿筝罗幕玉搔头。 早是出门长带月,可堪分袂又经秋?晚风斜日不胜愁。
         (二)枕障熏炉隔绣帏,二年终日两相思,杏花明月始应知。 天上人间何处去?旧欢新梦觉来时,黄昏微雨画帘垂。
        薛昭蕴(一)倾国倾城恨有馀,几多红泪泣姑苏,倚风凝睇雪肌肤。 吴主山河空落日,越王宫殿半平芜,藕花菱蔓满重湖。


        4楼2007-07-26 13:02
        回复
          南歌子
          【南歌子、南柯子、风蝶令】 
           又名《南柯子》、《风蝶令》。唐教坊曲,《金奁集》入“仙吕宫”,廿六字,三平韵。例以对句起。宋人多用同一格式重填一片,谓之“双调”。
          【定格】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韵)。中平中仄仄平平(韵),中仄中平中仄仄平平(韵)。

          【例词】
          南歌子
          温庭筠(一)手里金鹦鹉,胸前绣凤凰。偷眼暗形相。不如从嫁与,作鸳鸯。
           (二)倭堕低梳髻,连娟细扫眉。终日两相思。为君憔悴尽,百花时。
          张 泌(一)柳色遮楼暗,桐花落砌香。画堂开处晚风凉,高卷水晶帘额衬斜阳。


          6楼2007-07-26 13:03
          回复
            小重山
            【小重山、小重山令】 
             又名《小重山令》。《金奁集》入“双调”。唐人例用以写“宫怨”,故其调悲。五十八字,前后片各四平韵。
            【定格】
            中仄平平中仄平(韵)。中平平仄仄,仄平平(韵)。中平中仄仄平平(韵)。平中仄,中仄仄平平(韵)。
            中仄仄平平(韵)。中平平仄仄,仄平平(韵)。中平中仄仄平平(韵)。平中仄,中仄仄平平(韵)。

            【例词】
            韦 庄(一)一闭昭阳春又春。夜寒宫漏永,梦君恩。卧思陈事暗销魂。罗衣湿,红袂有啼痕。 歌吹隔重阍。绕亭芳草绿,倚长门。万般惆怅向谁论?凝情立,宫殿欲黄昏。
            薛昭蕴(一)春到长门春草青。玉阶华露滴,月胧明。东风吹断紫箫声。宫漏促,帘外晓啼莺。 愁极梦难成。红妆流宿泪,不胜情。手挼裙带绕阶行。思君切,罗幌暗尘生。


            7楼2007-07-26 13:03
            回复
              江城子
              【江城子、江神子】 
               一作《江神子》。《金奁集》入“双调”。三十五字,五平韵。结尾有增一字,变三言两句作七言一句的。宋人多依原曲重增一片。
              【定格】
              中平中仄仄平平(韵)。仄平平(韵),仄平平(韵)。中平中仄,中仄仄平平(韵)。中仄中平平仄仄,平仄仄,仄平平(韵)。
              【注】第一句可作“仄仄平平仄仄平”。第四句前四字亦可作“仄仄平平”。

              【例词】
              牛 峤(一)飞起郡城东。碧江空,半滩风。越王宫殿,苹叶藕花中。帘卷水楼鱼浪起,千片雪,雨蒙蒙。
              欧阳炯(一)晚日金陵岸草平,落霞明,水无情。六代繁华,暗逐逝波声。空有姑苏台上月,如西子镜照江城!
              和 凝(一)竹里风生月上门。理秦筝,对云屏。轻拨朱弦,恐乱马嘶声。含恨含娇独自语:
              今夜约,太迟生!
               (二)斗转星移玉漏频。已三更,对栖莺。历历花间,似有马蹄声。含笑整衣开绣户,斜敛手,下阶迎。


              8楼2007-07-26 13:03
              回复
                诉衷情
                【诉衷情】 
                 唐教坊曲。唐温庭筠取《离骚》“众不可户说兮,孰云察余之中情”之意,创制此调。双调四十四字,上下片各三平韵。
                琴按:龙榆生《格律》原书收平仄韵错叶格(格二),双调平韵格未收。平韵格流传较广,宜为定格。平仄韵错叶格,《金奁集》入“越调”。三十三字,六平韵为主,五仄韵两部错叶。
                【定格】
                中平中仄仄平平(韵),中仄仄平平(韵)。中平中仄平仄,中仄仄平平(韵)。
                平仄仄,仄平平(韵),仄平平(韵)。中平平仄,中仄平平,中仄平平(韵)。
                【平仄韵错叶格】
                平仄(韵1),平仄(韵1),平仄仄(韵1),仄平平(韵2)。平仄仄(韵1),平仄(韵1),仄平平(韵2)。仄仄仄平平(韵2),平平(韵2),平平平仄平(韵2),仄平平(韵2)。

                【例词】
                温庭筠(一)莺语,花舞,春昼午,雨霏微。金带枕,宫锦,凤凰帷。柳弱燕交飞,依依。辽阳音信稀,梦中归。
                顾 夐(一)永夜抛人何处去?绝来音。香阁掩,眉敛,月将沉,争忍不相寻?怨孤衾。换我心,为你心,始知相忆深。


                9楼2007-07-26 13:03
                回复
                  2025-11-27 11:51:25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醉花间
                  【醉花间】
                   唐教坊曲。《词谱》引《宋史•乐志》入“双调”。四十一字,前片三仄韵,一叠韵,后片三仄韵。
                  平平仄(韵),仄平〖仄〗(韵),平仄平平仄(韵)。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韵)。
                  平平平仄仄(韵),仄仄平平仄(韵)。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韵)。

                  【例词】
                  毛文锡(一)休相问,怕相问,相问还添恨。春水满塘生,鸂鶒还相趁。 昨晚雨霏霏,临明寒一阵。偏忆戍楼人,久绝边庭信!
                   (二)深相忆,莫相忆,相忆情无极。银汉是红墙,一带遥相隔。 金盘珠露滴,两岸榆花白。风摇玉佩清,今夕为何夕?


                  10楼2007-07-26 13:04
                  回复
                    忽然想起来我还有两个忆江南么填完呢.... - -


                    11楼2007-08-05 23:28
                    回复
                      哈,这次秋水社的作业,我一阕雨霖铃填了快一个礼拜了,还么有灵感!!


                      12楼2007-08-05 23:31
                      回复
                        我到现在还没想出来要用哪段历史呢.... - -
                        唉~~~~~
                        我还有个长调么填完....


                        13楼2007-08-05 23:33
                        回复
                          我有点后悔了~~~~~~


                          14楼2007-08-05 23:33
                          回复
                            后悔什么?~~~~
                            出社题??


                            15楼2007-08-05 23:34
                            回复
                              2025-11-27 11:45:25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嗯,太难写了


                              16楼2007-08-05 23:34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