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时明月吧 关注:2,882,012贴子:81,832,143

回复:每天一点国学知识(内容较杂,多为初级知识欢迎各位一起讨论)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2.儒家。儒家思想自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后就一直作为中国的主流思想而存在(当然这期间也有挑战,不过始终未能动摇其正统地位),可以说是中国的官方思想,影响至今。明清两代将宋朝时形成的程朱理学定为官学,形成流传至今的儒家主流。儒家思想对中国,东亚东南亚乃至世界思想都产生过深远影响。


来自手机贴吧35楼2013-05-28 23:05
回复
    其实作为墨家弟子,就要受常人吃不了的苦,这点很难得


    IP属地:江苏来自手机贴吧36楼2013-05-28 23:15
    回复
      2025-08-07 17:38:56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因为“节用”“尚贤”这些思想的可行度还是比较小的


      IP属地:江苏来自手机贴吧37楼2013-05-28 23:16
      收起回复
        顶~


        IP属地:吉林来自手机贴吧38楼2013-05-28 23:26
        回复
          另外 相对于“国学”我更主张汉学一说!


          IP属地:四川39楼2013-05-28 23:33
          收起回复
            先顶一个,然后补充一下。。。嘿嘿


            IP属地:天津来自Android客户端40楼2013-05-28 23:36
            收起回复
              作为现代人,不可以不了解传统,作为中国人,不可以不了解国学


              41楼2013-05-29 03:04
              回复
                楼主是在书里找的么?辛苦辛苦


                来自Android客户端42楼2013-05-29 07:16
                收起回复
                  2025-08-07 17:32:56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对了,关于墨学,古今争议最大的就是“尚同”。被很多人(包括很多学者)指责为专制统治。但是认为“尚同”是专制统治的都和韩非子一样犯了一个重大的错误,那就是没有把这个观点放在墨子提出的具体条件和前提下,置于墨子自身的“治道”理论框架之内,断章取义歪曲了墨子的思想。建议看一下这个帖子的946楼。http://tieba.baidu.com/p/2045668496?see_lz=1&pn=8 还可以用度娘搜索一下“南方在野”写的【墨学视野中的“法”“律”“约”“戒”】,墨家到底是不是专制,看完之后就明白了。


                  IP属地:北京44楼2013-05-29 08:33
                  收起回复
                    楼主加油,围观到底。
                        ——不是每种牛奶都叫特伦苏,不是每个男孩都像我这么纯 


                    来自Android客户端45楼2013-05-29 08:33
                    回复
                      收藏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46楼2013-05-29 08:36
                      回复
                        仁。"仁"是儒家学说的核心,即爱人,人与人之间相互亲爱。因为儒家的发展仁的思想也成为中国古代重要的道德标准,人格境界和哲学概念,形成了以仁为核心的伦理思想结构,包括孝,悌,忠,恕,礼,知,勇,恭,宽,信,敏,惠等内容。儒学也把仁的学说和政治结合形成"仁政"说,要求统治者施行仁政,可以说对中国古代政治发展史产生了重要作用。独尊儒家后历代统治者大都奉行以仁政治天下。仁的思想对中国人来说应该十分熟悉,他要求的爱人,仁政对当今社会的现实意义依旧十分重要。


                        来自手机贴吧47楼2013-05-29 12:30
                        回复
                          义。"义"是儒家五德(仁,义,礼,智,信)之一。大致含义指公正合理而应该做的。孔子的中心思想是仁,孟子的中心思想则注重义。董仲舒认为仁义礼智信是处理人际关系的基本法则,董仲舒在«春秋繁露»中提出三纲五常的概念,义即仁义礼智信五常之一。


                          来自手机贴吧48楼2013-05-29 12:36
                          回复
                            礼。儒家所提倡的社会秩序是贵贱,尊卑,长幼,亲疏有别,要求人们的行为符合自己的身份地位(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出墨家与儒家在社会等级和人与人关系之间的不同之处),不同的身份有不同的行为规范,这就是礼。


                            来自手机贴吧49楼2013-05-29 12:39
                            回复
                              2025-08-07 17:26:56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智。孔子认为人有智才能实现"仁",才能认识到仁的重要性(这种思想和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的"美德即知识"的观点有共通之处,都强调知识教育对人的重要性,大家可以比较一下),孔子认为统治者是仁人也必须是智者,而"小人"则无智。儒家认为智是实现其核心思想仁的重要前提之一。


                              来自手机贴吧50楼2013-05-29 12:45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