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上大学的时候,很憧憬未来的生活。但是总被现实无情的敲打,读书有用无用我不妄自评论。下面就说下我的自身经历。
我是土生土长的青岛人,如果当年我选择大学毕业后就业。那么最理想的是公务员,其次是事业编制的教师。我自问无门无路,这对我而已言也许就是种奢望,所以更多的可能就是成为一个普普通通的工作者,拿着2000元的月薪(这是我当年的愿景)。可是这与我个人的梦相去甚远。所以高三那一年我决定继续读书,那时想来很单纯,我只想有份4000块的工作就这么简单,我用三年去换别人轻易拿到的工资。
读研一的时候,家里没什么钱,在北京这种地方自然吃的、穿的、用的比别人低一等。每天忙碌在繁重的课业和导师的项目里,那时候很多同学都出去实习,我才知道原来的自己多么的可笑,同学们出去实习每天的收入大概在100左右。对于不富裕的我,那充满了诱惑,可是我总安慰自己,拮据了也不是一天两天了。再忍忍,我和寝室的哥们总认为研一很重要。
研二的时候我终于有了第一份收入,在三星做兼职咨询顾问,一天80块钱,说起来不怕大家笑话,当时的我也想要100块钱每天的工作,可惜简历投出去就石沉大海。我也怀疑过研一的决策是否正确。但我毕竟有了份工作 哪怕是兼职。我也有了让自己不再为吃顿烧烤还要做思想斗争的勇气。就这样,我持续的努力。我也被第一个领导专为实习生,拿到120的日薪和毕业可以留任的机会。
我是土生土长的青岛人,如果当年我选择大学毕业后就业。那么最理想的是公务员,其次是事业编制的教师。我自问无门无路,这对我而已言也许就是种奢望,所以更多的可能就是成为一个普普通通的工作者,拿着2000元的月薪(这是我当年的愿景)。可是这与我个人的梦相去甚远。所以高三那一年我决定继续读书,那时想来很单纯,我只想有份4000块的工作就这么简单,我用三年去换别人轻易拿到的工资。
读研一的时候,家里没什么钱,在北京这种地方自然吃的、穿的、用的比别人低一等。每天忙碌在繁重的课业和导师的项目里,那时候很多同学都出去实习,我才知道原来的自己多么的可笑,同学们出去实习每天的收入大概在100左右。对于不富裕的我,那充满了诱惑,可是我总安慰自己,拮据了也不是一天两天了。再忍忍,我和寝室的哥们总认为研一很重要。
研二的时候我终于有了第一份收入,在三星做兼职咨询顾问,一天80块钱,说起来不怕大家笑话,当时的我也想要100块钱每天的工作,可惜简历投出去就石沉大海。我也怀疑过研一的决策是否正确。但我毕竟有了份工作 哪怕是兼职。我也有了让自己不再为吃顿烧烤还要做思想斗争的勇气。就这样,我持续的努力。我也被第一个领导专为实习生,拿到120的日薪和毕业可以留任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