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道独尊吧 关注:453,589贴子:3,226,534

西游记,一个黑暗的阴谋????? 转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1楼2013-05-26 01:01回复
    最近看了一篇帖子,写的是《西游记》的未解之谜,看下来我才恍然大悟,为什么看电视剧会认为《西游记》有违逻辑, 前后矛盾的地方这么多.   比如大闹天宫的孙悟空怎么就斗不过妖怪? 妖怪捉了唐僧怎么就不吃? 为什么要取经? 取经有什么作用等等。还有唐僧母亲出嫁后没回过娘家, 也无书信来往!十八年中,与杀夫凶手夜夜同床共眠, 简直叫人无法想像!         吴承恩老先生会有那么弱智吗? 吴承恩小时候勤奋好学,一目十行,过目成诵。精于绘画,擅长书法,爱好填词度曲,对围棋也很精通。《淮安府志》载他“性敏而多慧,博极群书,为诗文下笔立成。”可见,《西游记》中有违逻辑的地方一定是吴老先生刻意留下的“玄机”。         那么,《西游记》究竟讲的是什么故事呢?  是在传“道”? 或是在宏“佛”? 我们看不到道家的清净无为, 同样, 也看不到佛家的善恶相报。       我们所能看到的只有斗法, 反抗, 奋力, 挣扎, 充满了向目标前进的张力,讲的是“造化”的故事, 讲的是“造化怎样弄人”的故事。


    2楼2013-05-26 01:01
    回复
      2025-08-13 16:17:58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唐僧为什么要取经
          到如来佛那儿, 当然取的是佛经。可唐僧为什么要去取? 有何目的, 有何动机, 这就值得研究一番了。唐僧去西天取经是在极不情愿的情况下做出的。
      唐太宗之所以要到西天求取大乘真经的真正目的,  1. 不是为了宏扬佛法佛教。 2. 不是为了普度天下众生。 3. 是为了消除自己以前所行的恶, 做的孽, 犯的罪, 扫清心中的鬼。
      菩萨两次出场的环境却是交代的清清楚楚, 前一次是天宫大变之际, 这一次是如来大愁之时, 她总在关键时候出场, 真可谓: 大慈大悲救苦救难灵感观世音菩萨。菩萨在前往长安的路上, 遇到沙僧八戒悟空, 可以看出菩萨惯用的三招:
           1.数落对方的罪孽, 2.入我门下可脱罪, 3.劝人行善。


      3楼2013-05-26 01:02
      回复
        唐僧的亲生父亲绝不是陈光蕊, 因为从西游记上记载的时间来看,他的母亲与陈光蕊结婚的时间仅为8至18天, 这么短的时间, 温娇是不可能确认怀了孕的。
          唐僧的亲生父亲就是那个水贼刘洪。只有这一种解释, 才能将全文中所有的谜团矛盾一一解开!
        因为唐僧的亲爹是刘洪, 我们的温娇小姐才会心甘情愿地陪着杀夫仇人睡上六千五百七十个夜晚, 才会过上十八年世外桃源般的真正属于自己的日子。在温娇小姐眼里, 刘洪才是真正的情郎, 一个为了自己才杀人的人而已。
          当年在洪江渡口, 刘洪、李彪两个水贼杀了陈光蕊,如果真的只是为了劫财劫色, 那么, 这两个水贼就会财物平分, 女人也要平分, 先**, 再商量: 这个女人究竟是杀掉, 还是藏起来压寨。可都不是, 钱都没要, 居然是: 刘洪穿了光蕊衣冠,带了官凭,同小姐往江州上任去了!
          我们再看这一幕的细节:“先将家僮杀死,次将光蕊打死”, 家僮是杀的, 一刀就解决了, 光蕊是被打死的, 打, 比杀要慢得多, 刘洪为什么要打? 肯定是边打边骂:“我叫你干...!”
        小姐见他打死了丈夫,也便将身赴水,刘洪一把抱住道:“你若从我,万事皆休;若不从时,一刀两断!”这句话真是耐人寻味啊, 你若跟我过日子的, 我也不计较你跟陈光蕊的事了, 反正你已经有了我的孩子, 你若不跟我过日子, 我就跟你一刀两断!


        5楼2013-05-26 01:02
        回复
          刘洪若真的是劫色, 就不用说这番话了, 先捶她两捶, 看她老不老实! 而作者用的“一刀两断”这个词实在是妙啊。各位看官, 你们都以为是要杀小姐么? 不是滴, 是在用“分手”吓唬小姐! 百分之百的指“分手”! 因为小姐本来就是准备去跳河自杀的呀, 你还再用杀她吓唬的了么?! 所以, 小姐不是怕死, 而是怕分手!  刘洪把她的肚子搞大了, 为什么又不要她了呢? 现在怎么又在船上呢? 只有一种解释: 刘洪的家庭反对他娶温娇小姐。
          刘洪与温娇应属自由恋爱, 因为家庭反对, 才不能结婚,不能去抢绣球, 如果是他自己不爱小姐, 他现在也不会化装偷跑到这船上来打死光蕊, 现在, 已经把光蕊打死了, 你若不从我, 我就再回去, 看你怎么办! 小姐怕的就是这。
          刘洪的家庭势力一定不小, 如果比丞相低, 也不敢那样做, 两家大概是势均力敌, 而且是对头, 这从后面可以看的出来, 刘洪在官场上应付自如, 绝不是一梢公水贼做得了的, 丞相在知道真相后, 一纸公文就能解决的问题, 却要跑到皇帝那儿讨来六万御林军去剿, 就说明刘洪的家庭势力不是那么好对付的!  刘洪是爱小姐的, 因为小姐已经结了婚, 刘洪的爹妈才放松了监控, 刘洪才得以脱身, 尾随而来, 买通开船的李彪, 化装成梢公, 打死光蕊, 与小姐私奔, 改名换姓, 连显赫的家世都放弃了, 情愿与小姐躲在江州过小日子。如果是在京城, 那她们就是不可能的故事。
          刘洪必然是深谙官场之道, 行事分寸恰倒好处, 才得以十八年来不升不降不调不露。 小姐十八年来必然是经常写信回去: 爸妈, 我很好, 很幸福, 勿来, 勿念, 光蕊工作很忙, 有时间我们就回来看您。 小姐要是不打掩护, 能瞒十八年吗?!


          6楼2013-05-26 01:02
          回复
            若按表面文字, 刘洪只见了小姐一眼, 就被迷住了, 顿时淫心大发, 杀人劫色, 何等的猖狂! 怎么当了市长反而又收敛了呢? 按这个色魔的本性, 再加上江州土皇帝的权利, 应该更加有条件滥发淫威才对!  可是他跟小姐过的一直很好, 从小姐要僧鞋, 找寺院这一段可以看出, 他都是顺着小姐的。直到丞相发兵来捉, 从梦中惊醒, 也没有发现他有一妾。可见刘洪根本就不是什么色魔。 如果小姐怀的那个孩子(唐僧), 不是刘洪的, 刘洪会对小姐这么好? 而且十八年来人都半老了, 还这么好, 那就只能说明: 小姐与刘洪才是真正的原配夫妻。而且从感情上讲, 比任何一对夫妻都要好的多。
            江流僧复仇报本
              唐僧是刘洪与温娇所生, 那么, 刘洪又怎么会要杀掉自己的亲生儿子呢? 不会, 绝对不会! 刘洪打杀陈光蕊与家僮是何等的利索, 难道要杀一个婴儿还不简单吗? 我们来看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7楼2013-05-26 01:03
            回复
              幸喜次早刘洪忽有紧急公事远出。小姐暗思:此子若待贼人回来,性命休矣!不如及早抛弃江中,听其生死。
                看到没有? 是小姐做的这个弃婴决定。凭良心说, 把自己的孩子抛弃江中,听其生死, 还有没有这个婴儿活的命?! 如果她是真的指望“有人救得,收养此子”,她干吗不放到街上人多的地方去?  她怕刘洪谋害此子, 性命休矣, 难道她丢弃江中, 听其生死, 不一样也是性命休矣!甚至死的还快些! 要是真的是刘洪要谋害此子, 那她可以求得了这个情, 反正我已经顺了你, 你就饶这孩子一命吧, 总要比丢江里好得多
              可她是背着刘洪去的, 为什么要背着刘洪呢? 因为刘洪若知道了, 绝对不会允许她这样做!  此子留下是个祸根! 将来必然要来找她和刘洪报仇。所以, 温娇小姐做出了一个很艰难的抉择: 背着刘洪, 弃婴江中!
              当然, 出于母性的本能, 小姐还是希望他有活命的一丝希望。 唐僧被丢到江里, 也算是命大, 被金山寺一个叫做法明的和尚拣到了,慌忙救起, 见了怀中血书,方知来历。取个乳名,叫做江流,托人抚养。血书紧紧收藏。光阴似箭,日月如梭,不觉江流年长一十八岁。长老就叫他削发修行,取法名为玄奘,摩顶受戒,坚心修道。
                这个老和尚的行为实在是叫人费解。


              8楼2013-05-26 01:03
              回复
                1. 既然见了血书,方知来历。他就应该拿血书去京城告状, 或是去找丞相报信, 然而, 这个和尚什么也没做, 并没有去声张正义, 竟将血书紧紧收藏。难道他怕惹事吗?   2. 如果说这个和尚是因为怕惹事, 才不去报案, 不去声张正义, (这个也能理解), 但是后来怎么又拿出血书唆使怂恿玄奘去复仇? 很显然, 这个和尚根本就不怕惹事! 老和尚前后的矛盾行为, 暴露出一个问题: 他之所以这样做的目的, 就是为了得到一个像唐僧这样经历曲折的小和尚!
                你看: 当江流一十八岁的时候, 这个老和尚竟然自作主张的给他削发为僧, 并取法名为玄奘,而玄奘自己也很感动地说:“此身若非师父捞救抚养,安有今日?容弟子去寻见母亲,然后头顶香盆,重建殿宇,报答师父之深恩也!”
                老和尚乘机再进一步教他如何见母, 如何复仇, 他在见到母亲后的第一句话是这样说的:“我也不是自幼出家,我也不是中年出家,我说起来,冤有天来大,仇有海样深!我父被人谋死,我母亲被贼人占了。我师父法明长老教我在江州衙内寻取母亲。”  一口气说出来的啊! 不需要试探, 不需要考证, 说的清清楚楚。


                9楼2013-05-26 01:03
                回复
                  2025-08-13 16:11:58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坚持十年挽尊党,拯救无数心碎贴。轻轻留下此发言,从此LZ尊严回。经验留下我就归,顿时深藏功与名。


                  来自Android客户端10楼2013-05-26 01:03
                  回复
                    温娇小姐倒吸一口凉气, 这复仇的终还是来了。
                      小姐自见儿子之后的表现是: 心内一忧一喜, 喜, 当然是儿子还活着, 忧呢? 当然是她和刘洪的缘分就要走到尽头了。 小姐问:“有何凭据?”玄奘道:“血书为证!”
                      小姐在看了这个血书之后, 转变是非常大的, 来了个180度的大转弯, 叫玄奘去京城外公家报信来捉拿贼人。
                      因为她知道末日已经来临。瞒不住了。
                    为什么会有如此大的转变? 血书!小姐当年写的血书一定不是真正的实情, 而现在玄奘拿出的血书却是分明写着真实的情况! 否则, 小姐的转变不至于如此之大! 最后是结果是: 玄奘去京城外公家报信, 捉了刘洪, 拿到江边, 活生生的剜取了刘洪的心肝!
                      这个故事, 如果你仅仅只把他当中一段凄美的爱情故事来理解, 就还是没有看出问题来, 这个故事真正想说的是: 唐僧亲手杀掉了自己的亲身父亲, 逼死了自己的亲身母亲!


                    11楼2013-05-26 01:03
                    回复
                      刘洪被捉的时候, 丞相请小姐出来相见。小姐羞见父亲,就要自缢。玄奘急急将母解救道:“儿与外公,统兵至此,与父报仇。今日贼已擒捉,母亲何故反要寻死?”
                        玄奘啊, 他当然不能理解。
                        后来, 龙王送陈光蕊还魂复活,一家人应该算是团圆了, 可温娇小姐还是自尽了! 为什么会是这种结局?
                        因为温娇小姐对父亲说过这样一句话:“吾闻妇人从一而终。”   人之将死, 其言也善, 我相信温娇小姐说的是真的。
                      何况光蕊还魂复活后也说过:“更不想你生下这儿子。”


                      12楼2013-05-26 01:04
                      回复
                        《西游记》全书100回, 《陈光蕊赴任逢灾 江流僧复仇报本》这一回却是以“附录”的形式出现的, 作者为什么要这样编排? 当然是有用意的, 我们得仔细看。
                          温娇小姐在生孩子的时候, 南极星君对她说:“汝夫已得龙王相救,日后夫妻相会,子母团圆,雪冤报仇有日也。” 听到这番话, 小姐的反应很不正常,“句句记得”,“无计可施。”忽然刘洪回来,一见此子,便要淹杀,小姐道:“今日天色已晚,容待明日抛去江中。”
                          这有两种可能:
                        1. 刘洪要杀掉陈光蕊的孩子, 小姐是在求情。
                          2. 刘洪与小姐都要杀掉自己的亲生儿子, 两人正在商量怎么杀。 如果是1, 刘洪要杀一个婴儿, 只要一秒钟, 怎么可能拖了一个月还不动手? 从一生下来就要杀掉, 到一个月还没有杀, 就说明小姐求情很有效, 刘洪已经饶了孩子一命。  但结果却是小姐把婴儿丢江里了, 而且还是背着刘洪去干的。
                        因此, 这第1种可能就说不通。
                        应该是第2种可能, 两人正在商量怎么杀掉自己的亲生儿子。因为这个孩子是个灾星, 他们走到今天这一步, 完全是由这个孩子所赐, 这个孩子从怀上起, 他们就厄运不断! 可以说他们对这个孩子是恶恨之极! 而且, 仙人明确的告诉: 这个孩子将来还要再次危害他们! 所以这个孩子从一生下来, 他们就不想要了!  凡弃婴, 留下的信件会是真的么? 各位见到过弃婴信件么? 见到过多起弃婴信件么? 信中抛弃的原因, 五花八门, 说实话, 我最多只相信弃婴出生的时间是真的。 


                        13楼2013-05-26 01:04
                        回复
                          “奉观音菩萨法旨,特送此子与你。”观音菩萨对这一切早就是知道的! 是观音菩萨策划安排的整个事件。 刘洪在打死陈光蕊的时候, 你大慈大悲, 救苦救难的观音在哪儿?! 你为什么不发发善心加以制止?! 你不但不发慈悲救他一命, 反而看着刘洪活活打死陈光蕊, 好让唐僧寻仇, 再来杀掉自己的亲生父亲刘洪, 杀了生父刘洪, 就能逼死自己的母亲温娇!  这样, 才能够得到一个他们所需要的“恶人”唐僧。这样, 唐僧才会万念俱恢, 看破红尘, 终身忏悔, 一心向佛。这样, 才可以最终完成他们的传经东进计划。
                          (二) 物证:
                          菩萨的帐 菩萨记的帐, 就是那一本所谓的唐僧经历九九八十一难的簿子, 在《西游记》九十九回, 记的清清楚楚:  出胎几杀第二难,满月抛江第三难,寻亲报冤第四难,......
                            一出世, 几乎被父母做掉了, 这算是一难。
                            和父母仅仅只生活了一个月, 到了满月的时候, 被母亲抛入江中等死, 这也算是一难。
                            可是, 当他寻到了母亲, 又“替父报仇”了, 应该是大快人心啊, 怎么菩萨也还给他记着一难?!
                            我们再细看这一段的原文, 唐僧除了走了几步路, 向外公报了个信之外, 从头到尾, 自始至终没有发现他遇到任何难!
                           帐里面记的可都是大难啊! 请问: 他的难在哪儿?!  这一难的名称, 就叫作: 寻亲报冤! 寻到亲人之后而以冤相报! 杀死父亲, 逼死母亲, 这才叫真正的难啊! 否则, 你怎么解释这一难?!  


                          15楼2013-05-26 01:05
                          回复
                            唐僧取经, 一路上千山万水, 读罢西游, 何止八十一难, 为什么有的难记下了, 有的难就不记? 因为菩萨评定为“难”的标准和你所想象的不同, 你只要仔细看就会发觉:
                            凡是菩萨安排的, 或是菩萨参与了的, 或是与他们佛组织有关系的, 才能叫“难”! 从最后一难可以看出: 不够数, 就再给你安排一难! 即便是成了佛, 也得如此! 只有组织上安排给你的考验, 才能叫“难”! 如果不是组织上安排给你的考验, 那就只是你个人的“霉”而已! 无论你个人倒霉一千次一万次, 都是成不了正果的, 只有经得起组织上反复的考验才能成正果!
                            因此, 我们可以肯定的说: 既然唐僧出胎几杀,满月抛江,寻亲报冤这几难, 都是被菩萨记了帐的, 那就是菩萨安排好了的, 这是对他的考验!
                            唐僧同志, 在佛组织的安排下, 被他们刻意制造成了一个“恶”人, 稀里糊涂的杀掉了亲爹, 逼死了亲妈, 满分通过了组织的考验, 终于与有罪的家属彻底地划清了界限, 坚定不移地站在了佛组织这一边, 继续接受后面的考验。


                            16楼2013-05-26 01:05
                            回复
                              2025-08-13 16:05:58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西游记》第八回, 观音菩萨领如来佛金旨往大唐寻取经人, 为了把如来佛认为别人都做不成的事做成, 观音菩萨在长安做了三件事:
                              1. 状元陈光蕊赴任逢灾, 留下一子,
                                2. 皇帝唐太宗死而复生, 要办水陆法会,
                                3. 和尚陈玄奘当选法会主持, 菩萨当众显象点化。
                                这三件事都与取经有着最直接的关系, 任缺一件, 则取经不能成立!


                              17楼2013-05-26 01:05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