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吧 关注:208,436贴子:1,433,018

唐代士兵个人军功怎么算的?割头还是割耳朵?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听说秦朝士兵战前都喝酒,杀完敌人就割掉下敌人的首级拴在腰上,然后接着战斗。应该没这个可能性吧?不怕割头的时候被偷袭吗?后来汉朝好像是杀完人后割耳朵,这个容易些。士兵个人的军功又怎么算,一个一个都有司勋郎登记在册?那不得啰嗦死?


1楼2013-05-25 23:01回复
    自己顶一个先,这个问题困惑很久了,一直没找到答案。


    2楼2013-05-25 23:04
    回复
      2025-05-11 15:13:04
      广告
      我记得古代打仗时士兵都是以小队为单位的,杀死敌人后,一个人负责割首级或耳朵一类,其他两人保护。(本人现在在大草原,无法查详细资料,等回去再查下看)


      星座王
      点亮12星座印记,去领取
      活动截止:2100-01-01
      去徽章馆》
      IP属地:上海来自手机贴吧6楼2013-05-26 07:41
      收起回复
        据冷兵器吧吧众的说法:唐军兵员素质参差不齐,高度依赖个人勇武,因此50人的一个战队采用楔形阵,由勇猛的队头和兼旗猪突敌阵,后面的兵一排排上去增援,副队头在最后督阵。让队头和兼旗无后顾之忧,将敌阵撕裂,这种战法可击散一般的散阵,但对密集阵型吃力,所以唐军在怛罗斯输了。
        这说法有一定道理,但断言怛罗斯之战就是这么失败的恐怕武断了一些,因为怛罗斯之战战斗过程细节记载太少。


        IP属地:湖南7楼2013-05-26 18:43
        收起回复
          希望能找到更多资料。


          IP属地:湖南8楼2013-05-27 13:04
          回复
            戚继光在《纪效新书》里是不主张士兵在战斗中取人头记功的。因为他认为第一这样会引起争执,造成混乱;第二提人头费力。


            IP属地:湖南9楼2013-05-27 13:07
            收起回复
              戚继光军中,斩获一个首级奖励三十两银子,这在当时是很丰厚的。为了防止士兵争功,戚继光规定打倒敌人后,不许站住“顾恋首级”,只管继续杀去,只许一个短刀手留在后面割首级,打完仗银子人人有份。三十两银子具体是这样分的:冲在最前面的士兵分二十两,砍首级的兵二两,每个鸟铳手二两,其他的兵分一两,伙头兵五钱。


              IP属地:湖南10楼2013-05-27 13:14
              收起回复
                明朝的时候还是砍头记功,唐朝应该也是吧


                11楼2013-05-27 16:04
                收起回复
                  2025-05-11 15:07:04
                  广告
                  我感觉唐代可能已经不是按人头数记功了,血淋淋的太野蛮,而且打仗的时候影响效率,已经把敌人放翻了,还要萝莉啰唆的去割头,割头就得把颈骨割断,这还磨刀子。这事儿要放在宋朝,让朝廷来的士大夫检查收割上来的耳朵或者首级,还不得吓尿了。
                  本层纯属个人猜想哈。


                  12楼2013-05-27 18:07
                  收起回复
                    个人还真可能就是按照六典的说法,一仗打下来,按照胜负,杀敌多少,双方数量对比,再结合个人履历,资历,蒙荫,表现,全员升级。哪个小兵真能夺个大将旌旗,砍个元首脑袋,那就真是祖坟冒青烟,肯定大生特生了。


                    13楼2013-05-27 18:11
                    收起回复
                      讨论一下,如果你指挥官,如何利用唐军装备、战术破敌方密集横队(冷兵器吧众所说的阿军山寨密集阵),不考虑其他因素,双方兵力差不多。
                      敌方第一行是持矛持刀步兵,带大盾;第二行是标枪手;第三行是弓箭手。
                      直接冲击的确比较吃亏,我觉得应该用伏远弩、木车弩射之,破坏其阵型,制造几个突破口,然后发起冲击可能会好些,但伏远弩的火力一定要及时,间隔时间短,这个不容易做到。可以用火箭吗?
                      也可以同时抛射一些石块,热粪水罐,尽可能多的混乱敌方的队列,再发起冲击。


                      IP属地:湖南14楼2013-05-27 18:18
                      收起回复
                        这个我门外汉。不过还是说道说道,请方家指正。
                        复原弩车弩感觉攻坚防守用的大家伙,在遭遇战里估计不一定能及时用,这时候应该单兵臂张弩用的多。按照距离,长弓,角弓,稍弓,臂张弩依次轮射。唐军的弓矢号称当时世界第一强完全没有问题。对方用密集阵型对待唐军前锋,绝对是一大失误。盾兵只能高举盾牌防御,持枪戈兵肯定没盾牌他们一般站盾兵后边攻击敌人步兵和骑兵,但是这样保不住自己,但是他们如果钻进盾兵阵营寻求保护,那阵型就乱了。等到双方接仗后重步兵在前,唐代步人甲为宋代步兵甲先驱,铆钉柳叶重甲,或持牛皮盾,或者陌刀长枪,牛叉嘿嘿的。缠住对方密集方阵,假设他们没有被弓箭杀散,这会估计也有缺口了,然后跳荡陷锋队上去,扩大这个缺口。及时人数不敌,也尽量防守住。双方胶着的时候,骑兵侧翼包抄,会给人援兵的错觉,打击他们的士气,想步兵方阵应该是很忌讳骑兵侧翼遭遇骑兵,这等于是乌龟没壳,全是肉啊。骑兵的参战讲究出其不意,务必要给敌人造成疑兵或者援兵的效果。如果这种效果实现,那就果断冲锋,如果没有达成战术意图,那就把弓箭全放出去,杀他娘的,步兵侧翼面对骑射弓兵那就是白给啊。等到对方士气大乱,再行冲锋,撕裂他们的阵型,绞杀之。如果对方队形不乱,那就考虑要不要打下去,如果不打的话就相互掩护,收兵回营。如果拼命的话,我们的陌刀步兵不是盖的,明光山文甲不是看的,锁子甲我们也有。同样人数,很难想像步兵方阵和唐军对垒。基本结果就是一场歼灭战,步兵方阵一旦失去士气,在骑兵跟前就明显少了两条腿啊。。
                        另,中国唐代士兵人手一张弓,20支箭,骑兵除了角弓,还配有臂张弩。打一仗就算每人放出去三支箭,一支射中,对面的步兵方阵也够呛。更何况对面都是步兵方阵,刚开始交锋前我们有充足的放箭时间,对方还是密集阵型,我只能表示无语。满张弓紧放箭,不愁射不准。


                        16楼2013-05-27 18:55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