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轮胎维修保养要点
a) 轮胎过度磨损会减小车辆行驶的稳定性。如前轮胎面花纹深度磨损后不足1.6mm,或后轮胎面花纹深度不足2.0mm,应及时更换轮胎。同时,注意检查轮胎的气压是否充足,不可在气压严重不足的情况下使用,以免出现“碾胎”现象,使轮胎过早报废。另外,还应经常用水冲刷轮胎胎面污物。每天行车后,要检查胎面花纹沟槽内是否夹杂石子、碎玻璃、铁钉等异物。若有异物,应认真清除,以免扎破轮胎。一旦发现轮胎泄漏,应及时修补轮胎。
b) 摩托车轮胎是天然橡胶制品,在车辆停放和存放时,应尽量避开有臭氧的场所(如发动机充电器等设备附近),避免火炉、蒸汽阀、阳光直射等一切热源辐射,不在或少在水分多、湿度大的场所长期停留,其轮胎面不要沾有任何油迹,以免使轮胎橡胶产生化学变化而变形,影响轮胎的正常使用。
c) 实践证明,轮胎气压正常与否对轮胎的使用寿命有着重要的影响。摩托车轮胎的前轮气压为200kPa,后轮的气压为250kPa左右。若轮胎气压过高,不但会加剧车辆的颠簸,影响乘骑的舒适性,还会因剧烈的颠簸破坏其他机件。若气压过低,会使轮胎变形和车胎发热,引起橡胶老化、帘线脱层、断裂等不正常损坏。另外,过低的气压,还会使车辆的滚动阻力增大,影响行车速度,燃油消耗相应增加。因此,给摩托车轮胎充气时,一定要严格按照车辆使用说明书的有关要求进行。
d) 由于轮胎的承载能力有一定的范围,若摩托车超负荷运行,必然增加轮胎的变形量,使触地面积增大,磨损加快。若频繁制动,特别是紧急制动,对轮胎的磨损是非常严重的。据试验测定,摩托车在砂石路面上一次紧急制动,可使轮胎磨损1mm左右,相当于正常行驶3000km的磨损量,另外,摩托车紧急制动时还容易造成侧滑,引发交通事故。
e) 在检查保养车胎时,若发现轮胎某一段的磨损大于剩余部分,可能是轮辋变形造成的,需及时检测轮辋的跳动量。其轮辋外缘侧面的轴向跳动量应小于3mm,而径向跳动量不大于2mm。否则,轮辋跳动量超大,会使轮胎变形,造成不规则磨损。对于组合式轮辋,可通过调整辐条加以纠正。压铸式轮辋是一次性压铸而成,无法调整,只有更换。另外,车辆两轴应保持平行,车轴与轴承的配合要紧密,不允许偏松,避免车轮左右摆动及轮胎异常磨损。
f) 一般大、中型摩托车(指有内胎车辆)设有平衡块。若轮胎被拆卸过或因爆裂被修补过,当车轮高速运行时,会造成高速行驶异常摆动。为了避免该情况,可卸下车轮并安装在检查支架上,按顺序进行平衡调整:1) 转动车轮,让车轮自然停下来,用粉笔在轮辋的最低点(最重处)作上标记,并重复操作一次,确认其最低位置。2)在轮辋圆周上的最高处(即标记的对面),装上适当质量的平衡块。当确认车轮的平衡性合格后,再牢固地装妥平衡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