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着说着,就又引远了----武侠小说中,高手到了一定境界,飞花摘叶,皆能伤人,无招胜有招!---- 杨过与“剑魔”独孤求败的四重境界 金庸塑造侠客形象,有时浓墨重彩,有时仅仅顺势勾勒,但这些手法上的技巧只是人物塑造、寓意表达的需要,丝毫不影响人物的传神程度。比如《射雕英雄传》中五绝之首,当时被公认的天下第一高手、全真教主“中神通”王重阳,《碧血剑》中亦正亦邪、亦狂亦侠、武功高绝的“金蛇郎君”夏雪宜,《神雕侠侣》、《笑傲江湖》两部书中都提到过的打遍天下无敌手、一生求败而不得的“剑魔”独孤求败——到了杨过无意中发现“剑冢”之时,读者才恍然悟出独孤求败爱剑成魔、孤独寂寞的武学与人生四重境界。
“剑冢”无甚稀奇,只有几柄剑、几条遗刻而已,并无剑谱秘笈——难怪杨过见此情景也不由得微感失望。一般认为,如想获得武学的诀要,要么得到神功秘笈,要么听武学高手论武说法,要么从名师,要么从高手过招中领悟。金庸却另辟蹊径,在武学的叙述描写中别开生面——从兵刃上去参透高深的武学修为、人生境界。其实,这“剑冢”之中所埋藏的何止是四柄剑?它在用一种别样的方式记录着一位绝世高手一生习武的历史。
第一柄剑:“凌厉刚猛,无坚不摧,弱冠前以之余河朔群雄争锋。”这柄剑是主人二十岁之前所用之物,代表了一种剑艺的层次与境界:凌厉刚猛,无坚不摧。
第二柄剑:“紫薇软剑,三十岁之前所用误伤义士不详,乃弃之深谷。” 这柄剑是主人三十岁之前所用之物,代表了一种剑艺的新层次与新境界:去“凌厉刚猛”而取“柔”与“巧”。
第三柄剑:“重剑无锋,大巧不工。四十岁之前持之横行天下。” 这柄剑是主人四十岁之前所用之物,开始了一种全新的剑艺境界:重剑无锋、大巧不工——这是对柔软、灵巧的一种反驳与升华的境界。
第四柄剑:“四十岁后,不滞于物,草木竹石均可为剑。自此精修,渐进于无剑胜有剑之境。” 这柄剑是主人四十岁之后所用之物,可见独孤大侠此时已经达到了一种最高层次的绝顶境界:返璞归真、不滞于物、无剑胜有剑。
独孤求败不愧为“剑魔”——相比之下,《笑傲江湖》中被风清扬、令狐冲奉为圭臬并使得令狐冲得以快意江湖的“独孤九剑”,不过是“凌厉刚猛,无坚不摧 ”(有进无退)与柔软机巧、灵动异常(活学活用、有招无招)的结合,顶多是独孤求败二十岁至三十岁之间所创的剑法,远未达“重剑无锋,大巧不工”的境界,更无“不滞于物,草木竹石均可为剑”、“无剑胜有剑之境”的踪影。独孤求败一生的经历、感想、叹息都埋在剑冢之中,他为剑而生,剑就是他的灵魂,也是他生命的寄托。只有一个爱剑胜于爱自己生命的人,才能够为剑道而去“求败”,才能将剑珍藏于俯仰空阔的山巅,而自己的遗体却不知所终。杨过发现“剑冢”之时,独孤求败早已仙逝,但他仍然参透了四柄剑以及剑上遗刻所表达的先辈的这四重境界——或许冥冥之中已经安排了这位独孤大侠的后世知己、剑道传人。这四重境界中,杨过已然经历了前两重,在独孤求败故友神雕的帮助下,他开始了对后两重境界的体验
“剑冢”无甚稀奇,只有几柄剑、几条遗刻而已,并无剑谱秘笈——难怪杨过见此情景也不由得微感失望。一般认为,如想获得武学的诀要,要么得到神功秘笈,要么听武学高手论武说法,要么从名师,要么从高手过招中领悟。金庸却另辟蹊径,在武学的叙述描写中别开生面——从兵刃上去参透高深的武学修为、人生境界。其实,这“剑冢”之中所埋藏的何止是四柄剑?它在用一种别样的方式记录着一位绝世高手一生习武的历史。
第一柄剑:“凌厉刚猛,无坚不摧,弱冠前以之余河朔群雄争锋。”这柄剑是主人二十岁之前所用之物,代表了一种剑艺的层次与境界:凌厉刚猛,无坚不摧。
第二柄剑:“紫薇软剑,三十岁之前所用误伤义士不详,乃弃之深谷。” 这柄剑是主人三十岁之前所用之物,代表了一种剑艺的新层次与新境界:去“凌厉刚猛”而取“柔”与“巧”。
第三柄剑:“重剑无锋,大巧不工。四十岁之前持之横行天下。” 这柄剑是主人四十岁之前所用之物,开始了一种全新的剑艺境界:重剑无锋、大巧不工——这是对柔软、灵巧的一种反驳与升华的境界。
第四柄剑:“四十岁后,不滞于物,草木竹石均可为剑。自此精修,渐进于无剑胜有剑之境。” 这柄剑是主人四十岁之后所用之物,可见独孤大侠此时已经达到了一种最高层次的绝顶境界:返璞归真、不滞于物、无剑胜有剑。
独孤求败不愧为“剑魔”——相比之下,《笑傲江湖》中被风清扬、令狐冲奉为圭臬并使得令狐冲得以快意江湖的“独孤九剑”,不过是“凌厉刚猛,无坚不摧 ”(有进无退)与柔软机巧、灵动异常(活学活用、有招无招)的结合,顶多是独孤求败二十岁至三十岁之间所创的剑法,远未达“重剑无锋,大巧不工”的境界,更无“不滞于物,草木竹石均可为剑”、“无剑胜有剑之境”的踪影。独孤求败一生的经历、感想、叹息都埋在剑冢之中,他为剑而生,剑就是他的灵魂,也是他生命的寄托。只有一个爱剑胜于爱自己生命的人,才能够为剑道而去“求败”,才能将剑珍藏于俯仰空阔的山巅,而自己的遗体却不知所终。杨过发现“剑冢”之时,独孤求败早已仙逝,但他仍然参透了四柄剑以及剑上遗刻所表达的先辈的这四重境界——或许冥冥之中已经安排了这位独孤大侠的后世知己、剑道传人。这四重境界中,杨过已然经历了前两重,在独孤求败故友神雕的帮助下,他开始了对后两重境界的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