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与生活吧 关注:3,031贴子:31,984
  • 7回复贴,共1

【12132】【商学院 郝子霖 24120116】 【丁建略心理学与生活】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一楼给亲爱的度娘~


1楼2013-05-19 19:10回复

    心理学听课笔记
    这节课老师主要讲了恋爱关系是怎么确定的。并为我们举出了几个现实生活中的真实例子。
    从老师的讲解中,我们发现恋爱关系的确定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多元化。
    其中不得不提出的便是恋爱关系中关于性接触这一方面。
    关系判定:为性接触谋求合理性
    把关系判定为恋爱关系其实是为“合情”的性接触谋求合理性。
    这种“谋求”会以两种方式进行。第一,双方达成一致的恋爱关系判定以后,于是接吻就具有了合理性,然后发生接吻行为。第二,先发生了接吻,然后把关系判定为恋爱关系,弥补了接吻的合理性。
    关系判定为恋爱关系以后发生的性接触,这属于“有了合理性然后合理的发生性接触”:先发生了性接触然后再将关系判定为恋爱关系,这属于“为合情性接触谋求合理性”,
    冲动性接触:合情但不合理。
    进程一:围绕 交往快乐
    性接触 关系判定 这三个过程的不同顺序可以产生出不同时代或者情形中的8例不同恋爱确定方式。
    例如:
    顺序为 关系判定—性接触—交往快乐的属于古代婚姻
    关系判定—交往快乐—性接触 某些影视作品中介绍对象
    性接触—关系判定—交往快乐 丁强
    性接触—交往快乐—关系判定—咨询案例中的
    例如:黎香 研究生一年级 6月 通过上网聊天结识了一男性,而此时他已有男友,但还是背着男友和该男性发生了性接触。最后确定了恋爱关系。
    老师还讲了三界点区分出七种男女关系
    交往快乐+性接触 情人关系 暧昧关系 姐弟情,兄妹情
    交往快乐+关系判定 柏拉图式爱情 精神恋爱 两地关系
    性接触+关系判定 鸡肋式情爱关系(正常的)
    最后老师提出了对爱情世界的关怀,并针对不停变化的时代,提出了关于爱情的三个问题。
    1、当快乐不断地泛化,爱情将会怎样
    生活中娱乐增加,我们的快乐越来越泛化,许多时候不需要爱情了,我们该怎么办。
    其实恋爱就是一种缘分 时机 刚好你不快乐,他也不快乐 所以没有恋爱的不是你不好,是时机不对。
    2、当性标定不断地提高,爱情将会怎样
    3、当认知判定不断多样化,爱情将会怎样
    当代中国社会的情爱现状
    一夫一妻制
    离婚率高攀
    婚姻质量低
    性的标签作用降低
    婚外性行为高发
    婚外情高发
    中国离婚率十强榜 二线城市较高
    压垮婚姻的最后一根稻草:婚外恋
    传统社会的情爱系统
    社会制约系统:道德制约,舆论压力,家庭压力,惩罚(尤其是对女人出轨),木马,猪笼
    社会支持系统:道德颂扬,骂醒,马大姐,求神算卦
    社会评判系统:权威评理,家族会议
    社会接纳系统:纳妾制度
    相处之道vs相爱之道
    传统关系 现代社会
    主轴关系 父子关系 夫妻关系
    家庭背景 作坊制 企业制
    家庭地位 夫唱妇随 男女平等
    家庭功能 以事为中心 以情为中心
    男女策略 相处之道 相爱之道
    中国没有相爱的文化传统 西方相爱文化的逐渐渗透
    情爱教育的必要性
    缺乏情爱教育的一代人的悲剧
    教我们学习、工作,没教怎么相爱;
    相爱是需要学习的;
    比如说,当男人失落的时候,怎么办?
    洞穴动物vs和别人说
    比如说,情爱中德个人意愿冲突;
    一杯水,放下再过去,摸头,左右晃 (大招)
    比如说,买礼物,如结婚戒子
    爱的三个阶段 两性相吸
    个性相惜 生命相惜
    爱的三个境界
    你爱我,我也爱你;你不爱我,我也不爱你。
    我爱你,你也爱我‘你不爱我,我依然爱你。
    我爱你,因为我爱你;你爱不爱我,那是你的事。
    灵性生活:我做主。
    本能脑 爬行类
    情绪脑 古哺乳类
    智力脑 新哺乳类。
    大脑的进化产物
    我爱你的各种翻译
    我爱你:强化封闭的情爱关系
    我爱你:我喜欢你,我认可你
    我爱你:我会对你付出,一直的
    我爱你:渗透了对对方整个生命的理解。因为懂得,所以爱你。
    很喜欢老师说的
    “经验如果不可以没有用
    那么读书还有什么用
    经验就是用来超越的”


    3楼2013-05-19 19:15
    回复
      2025-09-01 16:47:33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这节课,老师主要为我们讲了关于七七哥的故事,想到现在因为这个七七哥更加忙碌,时间都以半小时计算了的丁老师,再一次感叹时间过得好快好快。。。好啦,进入正题。
      这节课通过看关于吉大七七哥的报道,了解了这位蜗居网吧许多年的师哥。因为家里和自身找工作不顺利就采取避世态度的七七哥,在学苑网吧77号座一呆就好多年啊。听着他这几年的生活,不知怎么的觉得他也特别牛,一种另一个方面的牛,我觉得他要是放在工作中一定也是个特别厉害的牛人!能在网吧坚持这么久,一天坚持这么久,纯玩游戏的让自己活了这么多年。也真的很厉害!
      在视频还有老师文字的表述中,我又学到了很多关于心理学的知识和小技巧。尤其是在给人做心理疏导的时候!
      在丁老师和七七哥的心理咨询过程中,一开始七七哥并没有很乐意交谈,有明显的防御姿态。而此时应采取心理学姿态,即与对方统一战线,避免防御。让对方感觉你和他是站在一边的。
      丁老师种种有技巧又平和的话语中不知不觉地便运用了一棍子撂倒技术,快速地建立起专业权威。让对方感觉到你的专业,才能更快速的降低心理防御。写到这里,真心觉得当初背军理时有背过现代作战模式中有心理战这个,当初还觉得这怎么整,难道就俩人对视看谁内功更强大吗?嘿嘿,现在看着老师的各种战略战术,真心觉得这比有形的战争更有意思,更高难度啊。
      接着说老师的战略战术,接下来便是采用诬陷战术——让对方开口最好的办法。而慢慢开口了,心理工作也就前进了一大步。在适时的时候也要学会沉默,沉默的力量是很大的。反思自己日常生活中,总是忘掉或者说不会用沉默这项技术,总是沉不住气,总是一个劲的说呀说的,长此以往,其实好多时候效果并不好。沉默可以让对方猜测你的想法,让对方意识到你不是一直会说,会让对方失去安全感,沉默还有好多好多作用,运用好的话会起到意想不到的作用。
      嗯 啊 哦 咦 这是一种常用的反馈,向对方表明你接纳了,告诉对方你听懂了。或者还可以重复对方说的。让他觉着你在理解他。
      奇迹询问。一种很神奇很管用的询问方式(后来我在生活中有尝试着用,真的很管用哦)。当直接询问对方会逃避或者不想回答时,采用奇迹询问,即如果奇迹发生了……你会产生哪两个麻烦。这种询问方式有着强烈的暗示,暗示对方麻烦他的问题已经解决。然后通过麻烦再一步一步细化,把麻烦变小,越来越小化。让他感到这些麻烦其实根本都不算麻烦,很容易就可以下手去解决。人是有解决所有问题的能力的,但是人没有能力一下子解决所有问题,要一点一点解决。所以我们平时遇到烦心的事,觉着好多事自己解决不了时,不妨也可以自己对自己进行奇迹询问,从而把麻烦小化,找到一点一点来解决的方法,一切是不是就更简单了呢?
      我们做对的时间越来越多,错的时间就会越来越少。人不是改正缺点,而是发挥优点,缺点就会自动消失。七七哥的优点其实很多,如果充分发挥其实真的会很好。我们总是愁怎么改正缺点,这么一换位思考,我们只需要发挥优点了,是不是一下子又轻松了很多呢?心理学真的很神奇,让我们许多事情都变简单、轻松了,整个人的心情也变得轻松愉悦了,这大概就是心理学的魅力所在吧!
      老师让我们往贴吧里传,说以后给自己孩子看当初自己也这么认真的写过笔记,学过心理学。就想起了那位用画笔记录自己宝贝女儿点点滴滴的可爱的父亲,我们每一位写笔记的同学是不是也在为了自己未来的小木朵呐?嘻嘻(*^__^*)


      4楼2013-05-19 19:17
      回复
        想象一下这样的画面吧……这便是视觉化技术。不自觉的我就像到了在《蝴蝶效应》电影中看到的关于催眠主人公时对主人公说的话,也是采用了这种视觉化技术。说起催眠,真心是觉得很神奇,也明白这个东西不能轻易外传,否则被用到不好的地方就不好啦。但是真的特别好奇,很想亲眼见识一次,不知道丁老师会不会在学校来这么一次展示呢,如果能有的话真的太棒了!只看照片真心不过瘾啊~~~~~
        人生就像弹簧,有多低就能有多高。这是丁老师对七七哥劝导时说的话。现在看到还是觉得很鼓舞人,在我们低沉的时候真的很难自拔,但是一次又一次的实践发现,最后挣扎出来的时候那反弹的劲头真的比平时任何时候都大,后来从那低谷中获得的才是每每反思起来最重要的。
        有一句话这么说:如果你觉得这次的困难特别大,你特别想放弃,那么坚持吧,这次的收获一定特别大。就像兔子拔萝卜,越感觉困难的越是大萝卜。大学以来,也总是会有特别想放弃,想偷懒的时候,但是自己告自己那放弃吧,就又觉得舍不得,怕自己后悔。最后咬咬牙坚持下来,就特别感谢当初自己没有放弃。
        今天看杂志关于刘同个人经历的介绍,他喜欢把自己比作是一只贱狗,当初的点点滴滴才使他能写出那么有感悟的话。“我一直写,写到今天。没有那么低贱的过去,就没有今天的我。我希望一直这样,像蜷缩在角落里等待着被发现的贱狗,不抱怨,不自怜,碰个杯,就把人生各种滋味一饮而尽。”
        还有一种有技巧的询问,那就是“变得特别好,你敢于接受吗?”这个提问的前提是你已经很好。你有什么收获,你有收获吗?越来越发现,生活中处处都是学问。同样一个问题,同样一个意思,换一种问法,换一种表达,结果就会大不一样。
        针对网瘾老师特别的做了细致的介绍,先是为我们介绍了两个神奇的“前颚页”和“多巴胺”。“前颚页”负责理性的,“多巴胺”则更多的产生感性的快乐。然后还让同学们为我们进行了关于网瘾的具体用前颚页和多巴胺作用来解释的具体过程。
        一开始的时候前颚页比较厉害,起主要作用,你在认真的学习,然后多巴胺越来越壮大,你感到越来越想要快乐了,这是多巴胺告诉你玩会游戏吧,前颚页告诉你你应该学习。因为还是前颚页起主导,你还是继续学习了,但是却特别的不快乐。前颚页越来越小,多巴胺越来越大,慢慢地,多巴胺占了主导告诉你玩游戏快乐一下吧,你就玩游戏了。然后还有家长,网游公司等等在不断的拉扯着你的多巴胺和前颚页的地位关系不断变化。最后当多巴胺占了主导,你就彻底的迷恋进网游,再也不想学习,也就是所谓的有了网瘾。就网瘾在中国来说真的是影响了许多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在现场的那位为自己网瘾儿子忧心的母亲更是让我们意识到了网瘾的危害之大。
        关于网游,我曾经也沉迷过一段时间。当时的感觉就是每天生活中最核心,最惦记着的便是游戏了。网游公司设计的游戏模式,活动定时进行,彻底的把你一天都拴在了网游上,你想不错过任何活动,你就得一直在玩。等级制度还有各种杀伤力安排,让你不断的升了一级想升更多级,如此恶性循环,你就牢牢被游戏栓死了。真真变成了不是你玩游戏而是游戏玩你。期待丁老师对于网瘾更多的科学戒除方法。相信一定会使很多学生和家长受益。


        5楼2013-05-19 19:18
        回复
          心理咨询的魅力
          ——看《心灵捕手》有感
          老师让我们观看了心灵捕手,看完之后心中对于心理咨询又增添几分好感和兴趣。
          影片主要讲述了麻省理工学院的数学教授蓝波在席上公布了一道困难的数学题,却被年轻的清洁工威尔解了出来。可是威尔却是个问题少年,成天和好朋友查克等人四处闲逛,打架滋事。当蓝波找到这个天才的时候,他正因为打架袭警被法庭宣判送进看守所。蓝波向法官求情保释,才使他免于牢狱之灾。
            蓝波为了让威尔找到自己的人生目标,不浪费他的数学天赋,请了很多心理学专家为威尔做辅导,但是威尔十分抗拒,专家们都束手无策。无计可施之下,蓝波求助于他大学的好友,心理学教授尚恩,希望能够帮助威尔打开心房。
            经过蓝波和尚恩的不懈努力,威尔渐渐敞开心胸,而好友查克的一席话,更是让他豁然开朗。
          片中主人公威尔第一次出现在地铁上时:慵懒地半躺着,眼神呆滞而又空洞……那个时候的威尔,刚刚才停下愤怒的拳头,可是却没有报仇过后的满足感;刚刚才解答出教授给的数学难题,可是也没有丝毫的成就感。可以看到,不管是作为不良少年还是数学天才,威尔的生活都是无意义的。努力探索生活的意义和目的,是人类的一个独有特征,也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志,这种探索会增加在已经达到的和应该达到的东西之间的张力,即在“我们是什么样子”和“我们应该是什么样子”之间保留着缺口,而设法填补这个缺口正是我们健康人永远追求着的目标,这个目标给生活带来意义。健康的人总是不断地追寻和发现新的生活目标和生活意义,而我们今天所面临的“生存挫折”,认为由无意义感和空虚感捏合而成的生存空虚,正是现时代人们看不清或看不到生命意义的原因所在。
          对价值的体验可以通中随着彼此的了解,社工在分享总结中也注意自己的专业性和公正性。当尊重和接纳被溶于心中,当优势视角成为一种习惯,当助人自助成为一种信念,我们蓦然发现,人与人之间的心灵距离原来是可以如此之近,不用一光年的距离,只需一个尊重的眼神、一个接纳的微笑和一种为你成长而行动的责任。
          自我披露是指咨询师有选择地向来访者披露自己的亲身经验、处事方法和态度等。通过这样的自我披露,一方面可以拉近与来访者的心理距离,发展融洽的专业关系;一方面会让来访者有“并不是只有我才会遇到这种问题”的感觉,从而减轻其心理压力;另一方面,咨询师的自我披露还给来访者树立了一个坦诚榜样,感染来访者愿意表露自己的内心世界。尚恩真诚地表达了自己对妻子浓浓的爱和无限的思念,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引导威尔如何全身心投入生活,还坦然地讲述了童年受到父亲虐待的遭遇。这一切,不仅拉近了和威尔的距离,让威尔知道并不是自己一个人在面对,他的坦诚还树立了一个榜样,鼓励威尔敞开心扉,鼓励他用行动去尝试去体验。除此之外,尚恩在咨询中还运用了大量的同感、澄清、反复逼问等技巧。而这些技巧并非孤立出现,也并非咨询师刻意为之,而是早就内化到了咨询师的人格中。通过在良好关系当中的互动,通过咨询师的人格影响,通过咨询技巧的纯熟运用,最终,我们看到了心理咨询所展现的巨大“魔力”。
          今后争取多看一些关于心理方面的电影,老师您有什么好的电影推荐吗?


          6楼2013-05-25 18:30
          回复
            恩恩 作业挺认真 细致的
            今后争取多看一些关于心理方面的电影,老师您有什么好的电影推荐吗?
            这个 电影吗 不要拘泥于心理啦


            7楼2013-05-25 23:54
            回复
              我其实是误打误撞进来的,只想说一句,你们这作业略牛逼啊!


              IP属地:江苏8楼2013-06-15 23:48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