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始之前先稍微说明一下,这个帖子主要是将古武道里所涉及到的武器按形制分类,同一流派可能使用到多种武器,算是从另一个角度欣赏每种武器的特点。
大太刀/野太刀:这种兵器在古时候日本人大多只有一米五几的身高时算是大型武器了,所涉及到的流派也少之又少,加上这种兵器在镰仓时代相对流行,在战国时代以后被普通长度的太刀和打刀逐渐替代了其位置,所以我所知道的只有阴流一系所传大太刀术,包括新阴流、柳生新阴流等等,圆心流、药丸自现流(野太刀自现流)和林琦神梦想流,当然还有小次郎君用的大太刀,这个从小太刀流派毕业的同学算是个奇葩了。
首先阴流一脉的大太刀术特点就是用革卷包裹一部分刃区,也就是一手握柄一手握刃的持刀方法,但大太刀术很少在平时稽古时出现,大多是在奉纳演武时才出现。
圆心流和阴流有所不同,是双手握柄的持法,在古传技法中都可以见到,比如组太刀的性灵剑,居合的无想剑、虎尾等等。
药丸自现流(野太刀自现流),就是大家经常看到的蜻蜓八相无差别疯狂大叫袈裟斩,不过现在他们很少用野太刀进行稽古了。有些时候的演武会用超大根木棒来代表大太刀。
林琦神梦想流大家应该很熟悉了,完全是大太刀的拔刀术,这个没什么可说的了,至于小次郎的严流现在也没有传承的信息,也是个争议较多的人物,就不多说了,唯一有提及的就是他那把物干竿和绝技燕返、虎切。
太刀/打刀:之所以放在一起说,是因为大体的形制相当,虽然太刀佩戴是刃向下的,但是佩戴起来其实是系在腰间而不是像打刀插在腰带里的,所以非常容易就可以转成刃向上。那么这一形制是古武道的主流武器,从战国初期到江户末期你能说出来的流派几乎都是以这一类为主战武器。从较早的神道流、阴流、一刀流以及其各个分支流派,到江户时代有名的北辰一刀流、镜心明智流、神道无念流、天然理心流等等。
唯一需要说一下的是早期的剑术流派在构、身法以及技法上和江户时代的剑术有所差异,比较直观的来说就是早期的剑术构大多是半身或者大半身的身型,也就是两脚呈90度分开甚至八字脚大半身,重心更下沉,技法上涉及了不少入身斩喉或是切上撩阴的内容,主要是因为早期战时多有护甲,而脖子和裆部大腿内侧等部位是护甲相对覆盖不到的部位,而后期的剑术构更加趋于立身小半身,技法上也更加直接,这也是因为江湖时期大家都是便服出行没有所谓的战争需求了。什么,你说看新阴流也是小半身??那是为了方便新手才在后来制定的系统练习上做了手脚,就和所谓的龙之口一样,也是为了方便新手体会松灵的太刀用法才要求的,像神影流、タイ舍流、甚至是柳生新阴流一脉相传的合气道剑术都没有所谓的龙之口握法。
小太刀/肋差:把这两个放在一起说和上一个理由一样,就不多解释了。小太刀术多是综合武术流派里的一部分内容,旨在主武器损坏时应用备用武器。小太刀术涉及流派也很多,比如香取神道流、新阴流、一刀流等等。相信最著名的还是以小太刀剑术闻名的中条流以及由中条流发展来的富田流。小太刀术在使用上的特点就是多伴随着柔术的使用,也就是说多是引流入身技法,以灵活的身法步法缩小距离上的劣势。
短刀:使用短刀的流派涉及很广,从综合武术流派,到柔术流派,再到忍术流派都有包括短刀的使用技法。短刀的技法多是伴随着柔术的使用,也有一些半棒术的技法完全可以借鉴到短刀的使用上。比如九鬼神流的铠组讨、半棒术,竹内流的小具足、还有户隐流忍法也有很多短刀的使用技法。
直枪/十字枪/剃刀/六尺棒:把这几个放在一起主要是因为都是长兵器,所以就放在一起说了。
先说直枪,包括了素枪和管枪等等,一般在综合武术里都会有包括,比如早期的香取神道流、新阴流、竹内流、九鬼神流、大岛流等等都有直枪的技法使用,还有专门的枪术流派,比如贯流、伊东流等等,这些都是使用直枪的流派。
再说十字枪,包括了镰枪和键枪,这里面主要是很有名的宝藏院流及分支流派,还有佐分利流、大内流和新天流等等,大岛流和新阴疋田流也有部分十字枪的技法。枪术的技法大多稳扎稳打,以控制距离为首要前提,所以也有些流派会以后跳步来拉开和对手的距离,防止对手近身。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总有一种说法是枪兵克骑兵,但不要觉得一对足轻端着枪直接冲骑兵队就行了,保证被撞的很惨。正确的阻敌骑兵的方法是将枪斜插入地下并用土埋住枪末端,再用一只脚踩住被埋入的部分,然后双手扶枪,这样骑兵的冲击力会相对容易的被分散并能保证有足够的支撑力来刺伤骑兵。
再来说剃刀,剃刀术也算很普遍了,香取神道流、新当流、竹内流、驹川改心流以及心形刀流等流派都有剃刀术。剃刀在奈良和平安时代多为和尚使用,在源平大战之后开始在战场普及,后来枪和太刀的普及使剃刀慢慢退出战场,而江湖时代要求武家的女人一定要学习剃刀术也使现在剃刀术的女性学员数量普遍高于其它,想找妹子的同学可以考虑,由于很多女性学习,剃刀的技法上也相对枪术要灵活轻巧,很多转身和小跳步的技法体现。
最后说六尺棒,六尺棒术很多情况下是为了枪或者剃刀等长兵器出现枪头被斩断的情况,所以很多棒术技法能看到枪术或者剃刀术的影子,棒术大多是某一流派的其中一个内容之一,比如香取神道流、九鬼神流、竹内流等等,也有很多在枪术或剃刀术发展出来的棒术流派,比如竹生岛流。六尺棒的使用结合了枪术和剃刀术的特点,有大开大合的扫、挑、砸、刺等技法,也有相对灵活的旋、拨、转等技法。
好了,就写到这里,主要是总结了一下比较主流的武器和相关流派,因为比较繁复,所以可能比较乱。
其实中心思想就是六个字,混经验~混脸熟~
大太刀/野太刀:这种兵器在古时候日本人大多只有一米五几的身高时算是大型武器了,所涉及到的流派也少之又少,加上这种兵器在镰仓时代相对流行,在战国时代以后被普通长度的太刀和打刀逐渐替代了其位置,所以我所知道的只有阴流一系所传大太刀术,包括新阴流、柳生新阴流等等,圆心流、药丸自现流(野太刀自现流)和林琦神梦想流,当然还有小次郎君用的大太刀,这个从小太刀流派毕业的同学算是个奇葩了。
首先阴流一脉的大太刀术特点就是用革卷包裹一部分刃区,也就是一手握柄一手握刃的持刀方法,但大太刀术很少在平时稽古时出现,大多是在奉纳演武时才出现。
圆心流和阴流有所不同,是双手握柄的持法,在古传技法中都可以见到,比如组太刀的性灵剑,居合的无想剑、虎尾等等。
药丸自现流(野太刀自现流),就是大家经常看到的蜻蜓八相无差别疯狂大叫袈裟斩,不过现在他们很少用野太刀进行稽古了。有些时候的演武会用超大根木棒来代表大太刀。
林琦神梦想流大家应该很熟悉了,完全是大太刀的拔刀术,这个没什么可说的了,至于小次郎的严流现在也没有传承的信息,也是个争议较多的人物,就不多说了,唯一有提及的就是他那把物干竿和绝技燕返、虎切。
太刀/打刀:之所以放在一起说,是因为大体的形制相当,虽然太刀佩戴是刃向下的,但是佩戴起来其实是系在腰间而不是像打刀插在腰带里的,所以非常容易就可以转成刃向上。那么这一形制是古武道的主流武器,从战国初期到江户末期你能说出来的流派几乎都是以这一类为主战武器。从较早的神道流、阴流、一刀流以及其各个分支流派,到江户时代有名的北辰一刀流、镜心明智流、神道无念流、天然理心流等等。
唯一需要说一下的是早期的剑术流派在构、身法以及技法上和江户时代的剑术有所差异,比较直观的来说就是早期的剑术构大多是半身或者大半身的身型,也就是两脚呈90度分开甚至八字脚大半身,重心更下沉,技法上涉及了不少入身斩喉或是切上撩阴的内容,主要是因为早期战时多有护甲,而脖子和裆部大腿内侧等部位是护甲相对覆盖不到的部位,而后期的剑术构更加趋于立身小半身,技法上也更加直接,这也是因为江湖时期大家都是便服出行没有所谓的战争需求了。什么,你说看新阴流也是小半身??那是为了方便新手才在后来制定的系统练习上做了手脚,就和所谓的龙之口一样,也是为了方便新手体会松灵的太刀用法才要求的,像神影流、タイ舍流、甚至是柳生新阴流一脉相传的合气道剑术都没有所谓的龙之口握法。
小太刀/肋差:把这两个放在一起说和上一个理由一样,就不多解释了。小太刀术多是综合武术流派里的一部分内容,旨在主武器损坏时应用备用武器。小太刀术涉及流派也很多,比如香取神道流、新阴流、一刀流等等。相信最著名的还是以小太刀剑术闻名的中条流以及由中条流发展来的富田流。小太刀术在使用上的特点就是多伴随着柔术的使用,也就是说多是引流入身技法,以灵活的身法步法缩小距离上的劣势。
短刀:使用短刀的流派涉及很广,从综合武术流派,到柔术流派,再到忍术流派都有包括短刀的使用技法。短刀的技法多是伴随着柔术的使用,也有一些半棒术的技法完全可以借鉴到短刀的使用上。比如九鬼神流的铠组讨、半棒术,竹内流的小具足、还有户隐流忍法也有很多短刀的使用技法。
直枪/十字枪/剃刀/六尺棒:把这几个放在一起主要是因为都是长兵器,所以就放在一起说了。
先说直枪,包括了素枪和管枪等等,一般在综合武术里都会有包括,比如早期的香取神道流、新阴流、竹内流、九鬼神流、大岛流等等都有直枪的技法使用,还有专门的枪术流派,比如贯流、伊东流等等,这些都是使用直枪的流派。
再说十字枪,包括了镰枪和键枪,这里面主要是很有名的宝藏院流及分支流派,还有佐分利流、大内流和新天流等等,大岛流和新阴疋田流也有部分十字枪的技法。枪术的技法大多稳扎稳打,以控制距离为首要前提,所以也有些流派会以后跳步来拉开和对手的距离,防止对手近身。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总有一种说法是枪兵克骑兵,但不要觉得一对足轻端着枪直接冲骑兵队就行了,保证被撞的很惨。正确的阻敌骑兵的方法是将枪斜插入地下并用土埋住枪末端,再用一只脚踩住被埋入的部分,然后双手扶枪,这样骑兵的冲击力会相对容易的被分散并能保证有足够的支撑力来刺伤骑兵。
再来说剃刀,剃刀术也算很普遍了,香取神道流、新当流、竹内流、驹川改心流以及心形刀流等流派都有剃刀术。剃刀在奈良和平安时代多为和尚使用,在源平大战之后开始在战场普及,后来枪和太刀的普及使剃刀慢慢退出战场,而江湖时代要求武家的女人一定要学习剃刀术也使现在剃刀术的女性学员数量普遍高于其它,想找妹子的同学可以考虑,由于很多女性学习,剃刀的技法上也相对枪术要灵活轻巧,很多转身和小跳步的技法体现。
最后说六尺棒,六尺棒术很多情况下是为了枪或者剃刀等长兵器出现枪头被斩断的情况,所以很多棒术技法能看到枪术或者剃刀术的影子,棒术大多是某一流派的其中一个内容之一,比如香取神道流、九鬼神流、竹内流等等,也有很多在枪术或剃刀术发展出来的棒术流派,比如竹生岛流。六尺棒的使用结合了枪术和剃刀术的特点,有大开大合的扫、挑、砸、刺等技法,也有相对灵活的旋、拨、转等技法。
好了,就写到这里,主要是总结了一下比较主流的武器和相关流派,因为比较繁复,所以可能比较乱。
其实中心思想就是六个字,混经验~混脸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