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城吧 关注:363,180贴子:9,135,487
  • 11回复贴,共1

山东小女子眼中的皖北 第一节 淮河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我想可能是人越来越年龄大,就越发喜欢怀念。我现在经常想起第一次来老公家的情形。那一年,南方下了百年不遇的大雪,已经大到称之为雪灾了。老公的 老家在传说中美丽富饶的秦淮河畔。古人曰:走千走万,不如淮河两岸。大抵就是形容这条蜿蜒的淮河的富裕。从老公的家出门南行数百步就到淮河边了。淮河的水流不是湍急的,大多时候都很平静。水面上时不时有三三两两的船只经过。有一种船长长的,大概是十几只船首尾相接,每只船上都悬挂一面旗帜,满载着货物威武而安静的从河里行驶过。这种被当地人叫做拖分船,听老公讲他小时候这种船很多而现在很少见了。所以每次有这种船驶过时总有村里的孩子在岸边欢乎雀跃,口里吹出响亮尖厉的口哨。一河
之隔,在交通不便的过去是谓为天险的。因此一河隔千里的说法在这里妇孺皆知。为了缓解交通的不便,在淮河上有一种露天渡船,这种渡船可以放的下三四辆农用拖拉机。淮河的对岸有集镇,每当河这边的居民要去河对岸赶集买卖,花一块钱做渡船就可以了。一般大家都是早上去过河傍晚再坐回来,久而久之好像有不成文的规定,早上坐船过去的时候大家并不付船资,而是等下午再坐船回来时一并结账的。船家从来不会说什么记得付钱的话。“有没有人坐船不付钱就走掉了呢”,我问船家。“没有啊,我也不记得”船家的回答是无所谓的。后来,有人给我讲了一个故事。从前淮河边的一个人坐渡船到淮河对岸去买了一个小猪仔,要过河回家时才发现没有钱坐渡船了,于是央求船家先把他和猪仔渡过去,船资等他回家了再送来。那位船家不答应,于是 他就抱着猪仔在淮河边无望的等待,直到有好心的船客替他服了船资他才得以过河。哪知道天气炎热,猪仔抱回家就死掉了。猪仔死掉的第二天船家摆渡过河到河心时突遇大风,船翻人亡。人们于是说原来在河中住着掌管河水的神仙原来是真的存在,这位神仙分的清善恶的,船家要积德行善才能保平安。传说就是传说,从来没人去考证它的真假 。但是船家积德行善的淳朴却千百年来传承下来。淮河水静静地见证着这一切。说到淮河就不得不说到靠河生存的渔民,他们生活在河上,靠打鱼为生以船为家。在淮河两岸居民的眼中渔民的生活是神秘的,他们把渔民叫做“锚子”。当然,在生活上他们还是有往来的,比如渔民打鱼少的时候就不值得去集市出售,而是直接拿一个大盆盛着各样的鱼到岸边的村落里去兜售;再比如岸上村民自种的蔬菜瓜果也会直接到闸边去卖给渔民。现在他们的来往就更多了,因为越来越多的渔民把 小孩送到岸上的学校去读书接受教育,所以结拜朋友互通婚姻的也是不以为奇的。淮河边的树叶绿了又黄,黄了又绿,河里的渔民,岸边的村民就这样生活着繁衍着……


IP属地:安徽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13-05-15 19:32回复
    来到安徽几年了,终于有心情把皖北写一下,给肥城的娘家人了解。所有文字均为本人亲手码的,非转载哦


    IP属地:安徽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13-05-15 20:23
    回复
      2025-11-08 06:41:50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支持!


      IP属地:山东来自iPhone客户端3楼2013-05-15 20:24
      回复


        IP属地:山东4楼2013-05-15 20:26
        回复
          谢谢大家赏脸。我会不定期继续上传。让大家了解我的第二故乡。


          IP属地:安徽来自Android客户端6楼2013-05-15 20:31
          回复
            淮河图片


            IP属地:安徽来自Android客户端7楼2013-05-15 20:41
            回复
              对安徽人没什么好印象,尤其是皖北人。以前在浙江杭州等公交车,站牌前每天都有一群安徽老太太给你伸手要钱,不给就骂人,你拿他没办法的。浙江那边就流行这么句话,山东的响马,四川的贼,小偷小摸在安徽,貌似我们山东也中枪?


              来自手机贴吧8楼2013-05-16 14:54
              收起回复


                9楼2013-05-16 16:30
                回复
                  2025-11-08 06:35:50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我姐也嫁到合肥去了。我姐夫是淮北六安的


                  来自Android客户端10楼2013-05-16 16:42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