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页
资讯
视频
图片
知道
文库
贴吧
地图
采购
进入贴吧
全吧搜索
吧内搜索
搜贴
搜人
进吧
搜标签
日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
个签到,
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
一键签到
可签
7
级以上的吧
50
个
一键签到
本月漏签
0
次!
0
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
如何使用?
点击日历上漏签日期,即可进行
补签
。
连续签到:
天 累计签到:
天
0
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使用连续签到卡
08月20日
漏签
0
天
太始天元册吧
关注:
259
贴子:
9,613
看贴
图片
吧主推荐
游戏
1
2
下一页
尾页
44
回复贴,共
2
页
,跳到
页
确定
<返回太始天元册吧
>0< 加载中...
不想作大医王的医生不是好医生(佛经故事,关于1个医生的故事)
只看楼主
收藏
回复
贝长号
道生一二
10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
查看此楼
《佛说柰女只域因缘经》
[经集部]-0553 14.P0896 佛说奈女只域因缘经 (1卷)〖后汉 安世高译〗 (1005)
[经集部]-0554 14.P0902 佛说柰女耆婆经 (1卷)〖后汉 安世高译〗 (925)
送TA礼物
本楼含有高级字体
1楼
2013-05-08 13:22
回复
贝长号
道生一二
10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
查看此楼
《佛说柰女只域因缘经》记述了柰女及其子只域的前世因缘,以及只域学医、行医的故事。
只域(Jivaka),通常译作“耆婆”,又作耆婆伽、时缚迦、只婆、耆域等,意为固活、能活、活命等。
耆婆与佛陀同时代,他是摩竭陀国频婆娑罗的庶子,阿阇世王的庶兄。他十岁时,将太子之位让给弟弟阿阇世以后,寻访到名医宾迦罗并随之学医,七年学成出师,从此开始了行医生涯。耆婆皈依佛教后,跟随目犍连尊者修道,并长期为佛陀和僧团义务治病。
耆婆不但精通医道,还善于劝阻恶行。《佛说柰女只域因缘经》中最后一则医案,就记载了他在佛陀的指导下,凭借医术调服恶王的故事。阿阇世王篡位时,曾想谋害生母,被大臣月光和耆婆劝阻;后来阿阇世王现世遭受恶报,耆婆趁机规劝阿阇世王皈依佛教。
因为耆婆生生世世行医救世的功德,他去世后,感生忉利天,成为释提桓因左右的十大天子之一。
2楼
2013-05-08 13:23
回复
收起回复
2025-08-20 13:49:31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贝长号
道生一二
10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
查看此楼
安世高曾先后译出《佛说柰女只域因缘经》和《佛说柰女耆婆经》,两经内容大致相同,而《佛说柰女耆婆经》稍略,可以视为《佛说柰女只域因缘经》的节略本。
此外安世高还译出《佛说温室洗浴众僧经》,亦载耆婆事迹。
南传有《耆婆迦经》,论素食事。
以上三经,皆以耆婆为主角,而耆婆之事迹,并见于《世纪经》、《寂志果经》、《佛说观无量寿佛经》、《四分律》等经典。
诸经之中,以《佛说柰女只域因缘经》最为周详。
药王孙思邈将耆婆医论阐述为“天下物类,皆是灵药,万物之中,无一物而非药者,斯乃大医也”,在他编撰的《千金方》中,曾多次提及耆婆,并录有十一首“耆婆医方”。
另据《宋史·艺文志》载,有《耆婆脉经》三卷,《耆婆六十四问》一卷,《耆婆五藏论》一卷,这些书,现在都找不到了,从名称上看,应该是后人附会之作。
耆婆是印度医王,他不但精通医术,而且笃信佛教。研究耆婆,对研究印度医学,特别是佛教医学,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也有助于比较印度医学和中医的异同,或者说有助于比较佛医学和中医学的异同。
.............
3楼
2013-05-08 13:27
回复
收起回复
贝长号
道生一二
10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
查看此楼
原经文故事比较长,,,但是挺有意思,也挺神话,,,,
,,还有就是,这个"只"字读qi,,是一个繁体字,,,,,百度都会自动还原成,现在看到的"只"字
4楼
2013-05-08 13:38
回复(1)
收起回复
贝长号
道生一二
10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
查看此楼
大正藏 No. 0553 佛说奈女只域因缘经
后汉 安世高译
1卷佛说奈女只域因缘经
后汉安息国三藏安世高译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罗阅只国。与大比丘千二百五十人俱。菩萨摩诃萨。天龙八部。大众集会说法。
时世人民。施者无量。有一贫人。唯有一烂坏手巾。意欲布施。惧此物恶。犹豫未决。
尔时座中有一比丘尼。名曰奈女。即从座起。整服作礼长跪叉手。白佛言。世尊。我自念。先世生波罗奈国。为贫女人。
时世有佛。名曰
迦叶
。时与大众。围绕说法。坐闻经欢喜。意欲布施。顾无所有。自惟贫贱。心用悲感。诣他园圃。求乞果蓏。当以施佛。
时得一奈。大而香好。擎一盂水并捺一枚。奉迦叶佛及诸众僧。佛知至意。咒愿受之。分布水奈。一切周普。缘此福祚。寿尽生天。
得为天后。下生世间。不由胞胎。九十一劫。生奈华中。端正鲜洁。常识宿命
。
今值世尊。开示道眼。尔时奈女。以偈颂曰。
三尊慈润普 慧度无男女
水果施弘报 缘得离众苦
在世生华中 上则为天后
自归圣众佑 福田最深厚
比丘尼奈女。礼已还坐。
本楼含有高级字体
5楼
2013-05-08 19:34
回复(1)
收起回复
贝长号
道生一二
10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
查看此楼
佛在世时。
维耶梨
国。国王苑中。自然生一奈树。枝叶繁茂。实又加大。既有光色。香美非凡。
王宝爱此奈。自非中宫尊贵美人。不得啖此奈果。
国中有梵志居士。财富无数。一国无双。又聪明博达。才智超群。王重爱之。用为大臣。
王请梵志饭食。食毕以一奈宝与之。
梵志见奈香美非凡。乃问王曰。此奈树下。宁有小栽可得乞不。
王曰。大多小栽。吾恐妨其大树。辄除去之。卿若欲得。今当相与。
即以一奈栽与梵志。
梵志得归种之。朝夕溉灌。日日长大。枝条茂好。三年生实。光彩大小。如王家奈。
梵志大喜。自念我家资财无数。不减于王。唯无此奈。以为不如。今已得之。为无减王。即取食之。而大苦涩。了不可食。
梵志更大愁恼。乃退思惟当是土无肥润故耳。
乃捉取百牛之乳。以饮一牛。复取此一牛乳。煎之为醍醐。以灌奈根。日日灌之。
到至明年。实乃甘美。如王家奈。而奈树边。忽复生一瘤节。大如手拳。日日增长。
梵志心念。忽有此瘤节。恐妨其实。适欲斫去。恐复伤树。连日思惟。迟徊未决。
而节中忽生一枝。正指上向。洪直调好高出树巅。去地七丈。其杪乃分作诸枝。周围旁出。形如偃盖。花叶茂好。胜于本树。
梵志怪之。不知枝上当何所有。乃作栈阁。登而视之。
见枝上偃盖之中。乃有池水。既清且香。又有众华。彩色鲜明。披视华下。有一女儿。在池水中
。
梵志抱取。归养长之。名曰奈女。
至年十五。颜色端正。天下无双。宣闻远国。
有七国王。同时俱来。诣梵志所。求娉奈女。以为夫人。
梵志大恐怖。不知当以与谁。乃于园中。架一高楼。以奈女著上。
出谓诸王曰。此女非我所生。自出于奈树之上。亦不知是天龙鬼神女耶。鬼魅之物。
今七王求之。我设与一王。六王当怒。
不敢爱惜也。女今在园中楼上。诸王便自平议。有应得者。便自取去。非我所制也。
本楼含有高级字体
6楼
2013-05-08 19:39
回复(1)
收起回复
贝长号
道生一二
10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
查看此楼
于是七王口共争之。纷纭未决。
至其夜。
瓶沙王
。从伏渎中入。登楼就之共宿。
明晨当去。奈女白曰。大王幸枉威尊。接逮于我。今复相舍而去。若其有子。则是王种。当何所付。
王曰。若是男儿。当以还我。若是女儿。便以与汝。
王则脱手金镮之印。以付奈女。以是为信。
便出语群臣言。我已得奈女与一宿
。亦无奇异。故如凡人。故不取耳。
瓶沙军中皆称万岁。曰我王已得奈女。
六王闻之便各还去。
瓶沙王去后。遂便有娠。
时奈女敕守门人言。若有求见我者。当语言我病。
后日月满生一男儿。颜貌端正。
儿生则手持针药囊
。
梵志曰。此国王之子。而执医器。必医王也。
时奈女即以白衣裹儿。敕婢持弃著巷中。
婢即受敕。抱往弃之。
时王子无畏。清旦乘车。往欲见大王。遣人除屏道路。
时王子遥见道中有白物。即住车问傍人言。此白物是何等。
答言。此是小儿。
问言。死活。
答言。故活。
王子敕人抱取。即觅乳母养之以活。
梵志将此小儿。还付奈女。名曰只域
至年八岁聪明高才学问书疏。越殊伦匹。与邻比小儿游戏心常轻诸小儿。以不如己。
诸小儿共骂之曰。无父之子。淫(bai,du,hexie,)女所生。何敢轻我。
只域愕然。默而不答。
本楼含有高级字体
7楼
2013-05-08 19:45
回复(2)
收起回复
贝长号
道生一二
10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
查看此楼
便归问母曰。我视子曹。皆不如我。而反骂我言。无父之子。我父今者为在何许。
母曰。汝父者正瓶沙王是也。
只域曰。瓶沙王乃在罗阅只国。去此五百里。何缘生我。
若如母言。何以证之。
母则出印镮示之曰。此则汝父镮也。
只域省之。见有瓶沙王印文。便奉持此镮。往到罗阅只。径入宫门。
门无诃者。即到王前。为王作礼。
长跪白王言。我是王子。奈女所生。今年八岁。始知是大王种类。故持镮印信。远来归家
。
王见印文。觉忆昔之誓。知是其子。怆然矜之。以为太子。
涉历二年。后阿阇世王生。
只域因白王曰。我初生时。手把针药囊。是应当为医也。王虽以我为太子。非我所乐。
王今自有嫡子生矣。应袭尊嗣。我愿得行学医术。
王则听之。王曰。汝不为太子者。不得空食王禄。应学医道。
王即命敕国中诸上手医。尽术教之。
而只域但行嬉戏。未曾受学。
诸师责谓之曰。医术鄙陋。诚非太子至尊所宜当学。然大王之命。不可违废。受敕已来。积有日月。而太子初不受半言之方。若王问我。我何以对。
只域曰。我生而有医证在手。
故白大王。捐弃荣号求学医术。岂复懈怠烦师督促。直以诸师之道 无足学者 故耳。
便取本草药方针脉诸经。具难问师。
师穷无以答。皆下为只域作礼。长跪叉手曰。今日益知太子神圣实非我等所及也。向所问诸事。皆是我师历世疑义。所不能通。愿太子具悉说之。开解我曹生年之结。
只域便为解说其义。
诸医欢喜皆更起。头面作礼承受其法。
本楼含有高级字体
8楼
2013-05-08 20:06
回复(3)
收起回复
2025-08-20 13:43:31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贝长号
道生一二
10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
查看此楼
婆迦陀城中。有大长者。其妇十二年中常患头痛。众医治之而不能差。
时只域闻之即往其家语守门人言。白汝长者。有医在门外。
时守门人即入白门外有医。
长者妇问言。医形貌何似。
答言。是年少。彼自念言。老宿诸医治亦不差。况复年少。
即敕守门人。语言我今不须医。
守门人即出语言。我已为汝白长者。长者妇言。今不须医。
只域复言。汝可白汝长者妇。但听我治。若差者随意与我物。
时守门人复白之。医作如是言。但听我治。若差随意与我物。
长者妇闻已。自念言。若如是无所损。敕守门人唤入。
时只域入诣长者妇所。问言。何所患苦。
答言。患如是如是。
复问。病从何起。
答言。从如是如是起。
复问。病来久近。
答言。病如许时。
彼问已语言。我能治汝。彼即取好药。以酥煎之。灌长者妇鼻。病者口中酥唾俱出。时病人即器承之。酥便收取。唾别弃之。
时只域见已。心怀愁恼。如是少酥不净。犹尚悭惜。况能报我。
病者见已。问只域言。汝愁恼耶。
答言实尔。
问言。何故愁恼。
答言。我自念言。此少酥不净。犹尚悭惜。况能报我。以是故愁耳。
长者妇答言。为家不易。弃之何益。可用燃灯。是故收取。汝但治病。何忧如是。
彼即治之。
后病得差。时长者妇。与四十万两金。并奴婢车马。
时只域得此物已。还王舍城。诣无畏王子门。语守门人言。汝往白王言。只域在外。
守门人即入白王。
王敕守门人唤入
只域入已前头面礼已。在一面住。以前因缘。具白无畏王子言。以今所得物。尽用上王。
王子言。且止不须。便为供养已。汝自用之。
此是只域最初治病。
本楼含有高级字体
11楼
2013-05-08 20:35
回复(1)
收起回复
贝长号
道生一二
10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
查看此楼
尔时拘睒弥国。有长者子。轮上嬉戏。肠结腹内。食饮不消。亦不得出。彼国无能治者。
彼闻摩竭国有大医善能治病。即遣使白王。拘睒弥长者子病。只域能治。愿王遣来。
时瓶沙王。唤只域问言。拘睒弥长者子病。汝能治不。
答言能。
若能汝可往治之。
时只域乘车。诣拘睒弥。
只域始至。长者子已死。伎乐送出。
只域闻声即问言。此是何等伎乐鼓声。
傍人答言。是汝所为来长者子已死。是彼伎乐音声。
只域善能分别一切音声。即言语使回还。此非死人。语已即便回还。
时只域即下车。取利刀破腹。披肠结处。示其父母诸亲语言。此是轮上嬉戏。使肠结如是。食饮不消。非是死也。
即为解腹。还复本处。缝皮肉合。以好药涂之。
疮即愈毛还生。与无疮处不异。
时长者子。即报只域四十万两金。妇亦与四十万两金。长者父母亦尔。各与四十万两金。
只域念言。夫为师者须报其恩。今持一百六十万两金。与德叉尸罗国大师宾迦罗。
念已持金诣师所。头面礼师足。奉上此金。唯愿大师。哀愍纳受。
师曰。便为供养已。我不须此宝。
只域殷勤至到。宾迦罗乃受此金。
只域奉辞礼足而去。
本楼含有高级字体
12楼
2013-05-08 20:40
回复(3)
收起回复
贝长号
道生一二
10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
查看此楼
尔时国中有迦罗越家女年十五临当嫁日。忽头痛而死。
只域闻之往至其家。问女父曰。此女常有何病。乃致夭亡。
父曰。女小有头痛。日月增甚。今朝发作。尤甚于常。以致绝命。
只域便进以药王照视头中。见有刺虫。大小相生乃数百枚。钻食其脑。脑尽故死。便以金刀披破其头。悉出诸虫。封著罂中。以三种神膏涂疮。
一种者补虫所食骨间之疮。
一种生脑。
一种治外刀疮。
告女父曰。好令安静。慎莫使惊。十日当愈平复如故。到其日我当复来。
只域适去。
女母便更啼哭曰。我子为再死也。岂有披破头脑当复活者。
父何忍使人取子那尔。
父止之曰。只域生而把针药。弃尊荣位。行作医师。但为一切命。此乃天之医王。岂当妄耶。
嘱语汝言。慎莫使惊。而汝今反啼哭。以惊动之。将令此儿不复得生。
母闻父言。止不复哭。
共养护之。寂静七日。
七日晨明女便吐气而寤。如从卧觉。曰我今者了不复头痛。身体皆安。谁护我者。使得如是。
父曰。汝前已死。医王只域故来护汝。破头出虫以得更生。便开罂出虫示之。女见 太便惊怖。深自庆幸。只域神乃如是。我促得报其恩。
父曰。只域与我期言。今日当来。
于是须臾只域便来。
女欢喜出门迎。头面作礼。长跪叉手曰。愿为只域作婢。终身供养以报更生之恩。
只域曰。我为医师。周行治病。居无常处。何用婢为。
汝必欲报恩者。与我五百两金。我亦不用此金。所以求者。凡人学道法当谢师。师虽无以教我。我尝为弟子。今得汝金。当以与之。
女便奉五百两金。以上只域。
只域受以与师。因白王。暂归省母。到维耶梨国。
本楼含有高级字体
13楼
2013-05-08 20:50
回复(2)
收起回复
贝长号
道生一二
10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
查看此楼
又南有大国。去罗阅只八千里。瓶沙王及诸小国。皆臣属之。其王病疾积年不差。恒苦嗔恚。睚眦杀人。
人举目视之亦杀。
低头不仰亦杀。
使人行迟亦杀。
疾走亦杀。
左右侍者。不知当何措手足。医师合药。辄疑恐有毒亦杀之。
前后所杀。傍臣宫女。及医师之辈。不可胜数。
病日增甚。毒热攻心。烦懑短气。如火烧身。
闻有只域。即为下书。敕瓶沙王。征召只域。
只域闻此王多杀医师。大以恐怖。
瓶沙又怜其年小恐为所杀。适欲不遣。畏见诛伐。
父子相守。昼夜愁忧。不知何计。
本楼含有高级字体
15楼
2013-05-08 21:02
回复(1)
收起回复
贝长号
道生一二
10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
查看此楼
尔时瓶沙王乃将只域。俱往佛所头面礼足。而白佛言。世尊。彼王恶性恐杀医师。为可往不。
佛告只域。汝宿命时与我约誓。俱当救护天下。我治内病。汝治外病。
今我得佛。故如本愿会生我前。
此王病笃。远来迎汝。如何不往。
急往救护之。趍作方便。令病必愈。王不杀汝。
只域便承佛威神。往到王所。诊省脉理。及以药王照之。
见王五藏及百脉之中。血气扰扰悉是蛇蟒之毒。周匝身体。
只域白王。王病可治。治之保愈。然宜入见太后咨议合药。若不见太后。药终不成。
王闻此语不解其故。意甚欲怒。然患身病。宿闻只域之名。故远迎之。冀必有益。且是小儿。知无他奸。忍而听之。
即遣青衣黄门。将入见太后。
只域白太后。王病可治。今当合药。宜密启其方。不可宣露。宜屏左右。
太后即逐青衣黄门去。
只域因白太后。省王病。见身中血气悉是蛇蟒之毒。似非人类。王为定是谁子。太后以实语我。我能治之。若不语我。王病则不可愈。
太后曰。我昔于金柱殿中昼卧。忽有物来厌我上者。我时恍惚。若梦若觉。状如魇梦。遂与通情。忽然而寤。见有大蟒。长三丈余。从我上去。则觉有躯王实是蟒子也。
我羞耻此。未曾出口。童子今乃觉之。何若神妙。
若病可治。愿以王命委嘱童子。今者治之。当用何药。
只域曰。唯有醍醐耳。
太后曰。咄童子慎莫道醍醐。而王大恶闻醍醐之气。又恶闻醍醐之名。前后坐口道醍醐而死者。数千百人。汝今道此。必当杀汝。以此饮王。终不得下。愿更用他药。
只域曰。醍醐治毒。毒病恶闻醍醐是也。王病若微及是他毒。为有余药可以愈之。
蟒毒既重。又已遍身体。自非醍醐终不能消。
今当煎炼化令成水无气无味。王意不觉。自当饮之。药下必愈。无可忧也。
便出见王曰。向入见太后。已启药方。今当合之。十五日当成。今我有五愿。王若听我。病可即愈。若不听我。病不可愈。
王问。五愿尽何等事。
本楼含有高级字体
16楼
2013-05-08 21:08
回复(5)
收起回复
贝长号
道生一二
10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
查看此楼
尔时只域适行三千里。只域年小力膂尚微。不堪疾迅头眩疲极。便止息卧。
到日过中。王噫气出闻醍醐臭。便更大怒曰。小儿敢以醍醐中我。怪儿所以求我白象。正欲叛去。
王有勇士之臣名曰乌。神足步行能及此象。
即呼乌曰。汝急往逐取儿来。生将以还我欲目前捶杀之。
汝性常不廉。贪于食故名为乌。
此医师辈多喜行毒。若儿为汝设食。慎莫食也。
乌受敕便行。及之于山中曰。汝何故以醍醐中王。而云是药。王故令我追呼汝还。汝急随我还。陈谢自首庶可望活。若故欲走。今必杀汝终不得脱。
只域。自念我虽作方便 求此白象。复不得脱。今当复作方便。何可随去。
乃谓乌言。我朝来未食。还必当死。宁可假我须臾。得于山间啖果饮水。饱而就死乎。
乌见只域小儿。畏死惧怖 言辞辛苦 怜而听之曰。促食当去。不得久留。
只域乃取一梨。吃食其半。以毒药著爪甲中。以分余半。便置于地。
又取一杯水。先饮其半。又行爪下毒于余水中。复置于地。
乃叹曰。水及梨皆是天药。既清香且美。其饮食此者。令人身安。百病皆愈。气力兼倍。恨其不在国都之下。百姓当共得之。而在深山之中。人不知也。
便进入山索求他果。
乌性既贪。不能忍于饮食。又闻只域叹为神药。亦见只域已饮食之。谓必无毒。便取余梨食之。尽饮余水。
便下痢。痢如注水。躄地而卧。起辄眩倒。不能复动。
只域曰。王服我药。病必当愈。然今药力未行。余毒未尽。
我今往者。必当杀我。
汝无所知。起欲得我以解身负。故使汝病。病自无苦。慎莫动摇。三日当差。
若起逐我。必死不疑。
便上象而去。
本楼含有高级字体
18楼
2013-05-08 21:45
回复(1)
收起回复
2025-08-20 13:37:31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贝长号
道生一二
10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
查看此楼
只域则过墟聚。语长伍曰。此是国王使。今忽得病。汝等急往。舁取归家。好养护之。厚其床席。给与糜粥慎莫令死。
死者王灭汝国。
语毕便去。
遂归本国。
长伍承敕。迎取养护。三日毒歇下绝。
乌便归见王叩头自陈曰。我实愚痴。违负王教。信只域言。饮食其余水果。为其所中。下痢三日。始今旦差。自知当死。
比乌还三日之中。王病已差。
王自追念。悔遣乌往行。
见乌来还。
且悲且喜曰。赖汝不即将儿来当我恚时。必当捶杀。我得其恩。命得生活。而反杀之。逆戾不细即悔前后所抂杀者。悉更厚葬。复其家门赐与钱财。思见只域。欲报其恩
。
即遣使者。奉迎只域。只域虽知王病已差。犹怀余怖不复欲往。
本楼含有高级字体
19楼
2013-05-08 21:49
回复(1)
收起回复
百度小说人气榜
登录百度账号
扫二维码下载贴吧客户端
下载贴吧APP
看高清直播、视频!
贴吧热议榜
1
吧友猜中了!黑神话新作真是钟馗
1907504
2
放弃DLC开新坑,游科这步棋错了吗
1420048
3
护毒子?武大鼓吹废除毒贩死刑
1285011
4
抗吧神探实锤ELK故意亮小丑
1016990
5
钟馗笑话吧成立,黑馗稳了
782325
6
《热血江湖:归来》公测定档
608328
7
8月19日乐子内容限定
563385
8
吧友装机遇奸商,花了两万当冤种
506594
9
我发科隆展公布游戏,你来打分
493017
10
TES零封AL四连胜被终结
430500
贴吧页面意见反馈
违规贴吧举报反馈通道
贴吧违规信息处理公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