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杂谈
■文/天辞
01
在这个被称为“奇妙”的世界中,我认为一切都是具有能量的。而且还都不能小觑。当中既包括了生物,也包括了非生物。当然,“文学”这个曾被我誉为“神奇之物”的学科,亦不例外。
文学的确是个令我敬畏的东西,我不得不为其巨大的力量所倾倒。
02
文学,从广义上来讲,是指以语言为手段塑造形象反映社会生活,表达作者思想感情的一种艺术。它起源于人类的生活劳动。
03
而为何说文学这个甚至可以称为“虚构”的东西还会具有如此巨大的能量呢。
对于我来说,文字,是一种信仰。是值得并且需要我们去仰视的。其具有惊人的温度和高度,且富有色彩的。一篇好的文字不是枯燥乏味,甚至颓废的。而应是积极向上,激励人奋发图强的。
04
这世上还有为数不少的颇有思想深度的文字亦在时刻撼动着彼此的心灵。
此类文字都是发人深省的。能够给人以启迪,促使人类进步的。
Keep Walking.
当然,读懂这些,读者还要具备足够的悟性。
05
这大概正是语言丰富内涵的表现形式之一。
06
语言文字的力量甚是内敛,决不张扬。缓慢向外释放着它所具有的那不可估量的能量。在人们的阅读过程中逐渐散发,扩散。
直至充满周围所有的空气。
07
其力量是缓慢“释放”的,而非“迸发”。不知可否称其为文学的一种气质或性格。
若文字过于张扬,相信我也就不会对文字有这般钟爱。当然,华丽的辞藻,对全文的修饰作用,亦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08
文字总能够很轻易地改变读者的阅读情绪:喜、怒、哀、乐……
09
有时,文字也会给读者的那双“洞若观火”的双眼轻轻蒙上一层薄纱。导致其无法对剧情做出正确、合理的判断。
作者果然成功地麻痹了一双双眼睛。
10
这在悲剧中有着更加淋漓尽致的体现。
11
读过章回小说的“最终回”前暴风雨后看似平静的描写,读者会以为一切就这样淡淡的结尾了;可是结果偏偏事与愿违,到了最后几千字,一切又都变化了。紧接着将会有更加恐怖的暴风雨来袭。
文字又着实将读者“欺骗”了一番。
12
是陷阱吗?也算是吧。
嗤之以鼻?没必要吧。
13
比如,我在阅读文字的时候,时常会被那精彩的文字所吸引住,忘却时间,完全投入其中。这便是文字的魅力所在。
14
当然,在写文字的时候亦是同样。比如,现在手下这篇文章我是从周日就开始写的,不知不觉日历业已翻到了今日。周二。
15
时间之速到底就是如此令人敬畏么。
事已至此,我们还有什么好说的么。
■文/天辞
01
在这个被称为“奇妙”的世界中,我认为一切都是具有能量的。而且还都不能小觑。当中既包括了生物,也包括了非生物。当然,“文学”这个曾被我誉为“神奇之物”的学科,亦不例外。
文学的确是个令我敬畏的东西,我不得不为其巨大的力量所倾倒。
02
文学,从广义上来讲,是指以语言为手段塑造形象反映社会生活,表达作者思想感情的一种艺术。它起源于人类的生活劳动。
03
而为何说文学这个甚至可以称为“虚构”的东西还会具有如此巨大的能量呢。
对于我来说,文字,是一种信仰。是值得并且需要我们去仰视的。其具有惊人的温度和高度,且富有色彩的。一篇好的文字不是枯燥乏味,甚至颓废的。而应是积极向上,激励人奋发图强的。
04
这世上还有为数不少的颇有思想深度的文字亦在时刻撼动着彼此的心灵。
此类文字都是发人深省的。能够给人以启迪,促使人类进步的。
Keep Walking.
当然,读懂这些,读者还要具备足够的悟性。
05
这大概正是语言丰富内涵的表现形式之一。
06
语言文字的力量甚是内敛,决不张扬。缓慢向外释放着它所具有的那不可估量的能量。在人们的阅读过程中逐渐散发,扩散。
直至充满周围所有的空气。
07
其力量是缓慢“释放”的,而非“迸发”。不知可否称其为文学的一种气质或性格。
若文字过于张扬,相信我也就不会对文字有这般钟爱。当然,华丽的辞藻,对全文的修饰作用,亦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08
文字总能够很轻易地改变读者的阅读情绪:喜、怒、哀、乐……
09
有时,文字也会给读者的那双“洞若观火”的双眼轻轻蒙上一层薄纱。导致其无法对剧情做出正确、合理的判断。
作者果然成功地麻痹了一双双眼睛。
10
这在悲剧中有着更加淋漓尽致的体现。
11
读过章回小说的“最终回”前暴风雨后看似平静的描写,读者会以为一切就这样淡淡的结尾了;可是结果偏偏事与愿违,到了最后几千字,一切又都变化了。紧接着将会有更加恐怖的暴风雨来袭。
文字又着实将读者“欺骗”了一番。
12
是陷阱吗?也算是吧。
嗤之以鼻?没必要吧。
13
比如,我在阅读文字的时候,时常会被那精彩的文字所吸引住,忘却时间,完全投入其中。这便是文字的魅力所在。
14
当然,在写文字的时候亦是同样。比如,现在手下这篇文章我是从周日就开始写的,不知不觉日历业已翻到了今日。周二。
15
时间之速到底就是如此令人敬畏么。
事已至此,我们还有什么好说的么。
軤菈ヤ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