伐清吧 关注:8,886贴子:503,133
  • 8回复贴,共1

推荐奋斗在新明朝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本来想写个推荐的,看到奋斗吧里有人写好了,就搬来了
一楼度娘什么意思


IP属地:上海1楼2013-04-26 14:45回复
    No.7 三百六十四章 就差死而后已了…-三百六十五章 在德不在险
    经典回顾:
    -- “其二,盱眙知县报李佑遇刺疏…言笑之间,忽遇金钗刺喉,险之又险,经查乃泗州遗民也,亦为泗州知州王某偏房…”
    -- 通政使拿起第三本,继续读道:“其三,盱眙知县报李佑失踪疏…泗州民众围聚不去,具状控告李佑。李佑闻抚台收状,赴行辕请罪,并与抚台理论,不知为何被免冠扔出辕门外。其时,门外多聚有泗州百姓,李佑与左右护卫深陷其中,惨遭围攻,臣率衙役壮丁往救不及,赶至时已是下落不明,疑为泗州民众劫持…”
    -- 当即从班列中闪出一人,乃是兵部卢尚书,他须发张动,怒气冲冲的对太后道:“大功不叙,功臣不赏,民心不定,是非不明,拖延至今终酿成大变!若非朝廷迟疑不定,何至于误引泗州民众以为李佑乃有罪之人!天下事若皆如此,足令百官寒心,试问谁还可用!谁还可用!我看那杨负放任李佑被暴民围攻,其心可诛!”
    --最后许次辅又搬出一句大杀器:“我读书尝闻,山河之固,在德不在险…”
    殿中群臣心里齐齐一句,我靠!不愧是次辅大人,一出口便将二人争抢功劳的问题拔高到“意识形态”的最高度,虽然虚伪的令人想吐,但谁也没法公开否定
    “…祖陵危难之际,臣未想及身家性命,一心力保祖陵不失,决堤灌城有此遭遇咎由自取。
    泗州民众故园尽毁,满目洪波,一时愤激乃人之常情。朝廷自当勉力抚慰,择地安置,多加恩惠,缓缓消之,万万不可火上添油。
    至于臣所受委屈,泗州民众情有可原,望朝廷勿以此为念,要以灾后民心大局为重。劫持臣之民众,已受朝廷感化认错,并将族中女赔与臣为妾室,既与臣和解为亲戚,便望朝廷不再追究。”
    评论: 哈哈哈...依然是我认为最搞笑的泗州洪水篇...这里主要讲述了李佑与杨巡抚争祖陵功绩的事情.李佑用了耍悲情牌的方式骗得了舆论的同情(功劳本来也是他的,不过那年头,做下的功劳被黑掉太正常了)...另外李佑的几个靠山也有不俗的表现,特别是许次辅的“我读书尝闻,山河之固,在德不在险…”,实在是让人说不出话来.


    IP属地:上海5楼2013-04-26 14:50
    回复
      2025-08-17 05:44:54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No.5 四百七十二章 文武双全 -- 四百七十三章 不现实的生意经
      回顾:
      -- 李佑心中暗怒,面上不动声色,隔着一丈远对徐世子道:“本官与世子也算有过一面之缘,世子就这样置身事外吗?”他看得出来,徐世子在这群人中身份最高。
      徐世子面无异色的开口道:“此乃中城兵马司荀老弟,他不胜酒力,李大人多多担待
      --原来旁边有棵大树,李佑按着荀指挥的脑袋,死命向大树上狠狠砸去,当即荀绯血流满面,面目全非。
      李佑知道,被荀绯肆无忌惮的动手动脚羞辱了这一会儿,耍嘴皮子是没用的,秀才遇到兵,有理说不清,自己稍有忍让只怕要纨绔们当笑柄。今天不来点狠的,就保不住这个面子,这方面他依旧是个二十岁年轻人。
      -- 又是一下狠砸,荀绯已经昏过去了。李大人将荀指挥丢到地上,手持尖刀,对着众勋贵子蒂和蠢蠢欲动的家奴们厉声喝道:“本官有御赐金书铁券,杀人不偿命,谁敢上前!官员互殴是什么罪名,你们不知道么
      -- “李大人还是识时务的好,京城不是扬州府。”徐世子第三次开口道,已经隐隐含着威胁之意了。
      李佑注意力都放在周围,耳中听到这句,顺嘴答道:“京城也不是南京。”
      -- 徐世子连连被李佑言辞上扫了面子,心中很不爽,也道:“吾乃魏国公世子,也烦请诸位送我归宅。”
      那队长看看李佑,又看看徐世子,有些为难。
      李佑轻轻地笑了几声,又道:“烦请诸位送本官去兵部卢尚书宅邸。”
      -- 李佑没有着急上轿,有了官军保护,胆气壮了,根深蒂固的声望刷子本性又浮现出来。
      他迎着秋月凉风,缓缓的走向远处人群。在不远不近的地方,朝着人群拱了拱手,神色带着几分激动,几许谢意,言辞极其恳切的说道:
      “本官乃检校右佥都御使李佑也!今有武安伯次子当街不法,本官以力惩之,险遭勋贵报复围殴,险之又险!亏得诸位义士远处声气相援,叫恶人忌惮而不敢妄动,在此本官多谢了。怎奈素不相识,不能一一记之!”
      -- 什么当街不法?百姓自然会主动编出无数种不法扣在苟绯头上!反正平时勋戚和其家人在京师也没少横行霸道过,这些段子都耳熟能详了。
      文官果然是是世界上最无耻的人类之一!最擅长睁眼说瞎话,结果让别人和自己都相信不疑!
      -- 李老爷微微意外,关姨娘思想有进步啊,终于跟随上了李家前进的步伐。
      从前她最瞧不起的就是把权势当生意,时时露出鄙视之情,最喜欢拿正当收入比较自己的灰色收入。今天却主动生了巧取豪夺的念头,这是被现实所觉悟了吗?
      评论: 标题党! 绝对的标题党! 如果问哪个章节令我记忆最深刻,"文武双全"毫无疑问位列前三(至於第一是谁,稍等你就知道了).. 不用打开具体文章,仅仅是看著目录上的"文武双全",我心底里就会泛起一丝微笑. 李佑机敏狡诈,而且狗腿子甚多,甚少亲自动手,这热血的一章让我回忆起李佑还是混衙役典史的时候,抄起板凳砸了那个装作良家的妓女,力战长街杀出仙人跳重围的峥嵘岁月.(对了,那一章好像叫"这个世道真黑",反正大概是那章的前后)


      IP属地:上海7楼2013-04-26 14:53
      回复
        二百八十二章 景和八年的那一天…
        经典回顾:
        (出击!) --张首辅感觉气氛酝酿的差不多了,咳嗽一声,就要开口时,李中书抢先上前一步,对太后高声奏道:“臣另有一事!天子年长,后宫无主,奏请今年大婚!”
        不料却被李大人在这个时刻将话题抛了出来,很快多数人又意识到,李佑这是拿此事压制首辅提议补大学士缺位的议题啊,天下还有什么议题能比天子大婚更重要?
        谁敢说补大学士缺位更重要,李大人就可以冠冕堂皇斥责他只顾争权夺利,蔑视天子,轻忽国本,枉为朝臣,罪不容赦!
        当然不仅仅如此,早得到暗示的许尚书突然站出来,附和道:“臣同奏请圣主大婚!”
        这下几乎所有人都明白了,李佑这一招,叫良禽择木而息!既然太后抛弃了许尚书这一党,那他们就彻底倒向天子,将自己与天子捆绑,通过促使天子亲政,博一个从龙之功!
        再回想李中书刚才明知必败,也要逼着太后表态是不是故意的?现在看来不是逼太后表态,而是逼太后亲自与许大人一方划清界限并公布于众罢?
        再换话句话说,谁敢再支持太后与首辅,谁就是反对许大人一方,谁就有可能被认为是反对已经到了岁数的天子大婚。
        后果大概不会太严重,只是会被长公主和天子记住念叨而已。
        此人心机当真深不可测……,最早想通李佑心思的张首辅感到有点眩晕,再次骂道,无耻之徒!
        (首辅)--
        这时候那个响亮的不合时宜的声音再次冒出来:“臣以为不妥天子大婚,既乃国事也是家事,如今宫中事有归德千岁掌理,岂可避其而议?列为勋戚与国同休,岂可不与闻?不如今日暂缓,改日由内阁部院会同归德千岁、国戚勋贵一同商讨,而后奏报圣母才是妥当以免仓皇,也可广传喜讯,普天同庆”
        众人顺声音望去,这不是李佑又是谁?真是令人**的建议啊,急急忙忙奏请天子大婚的是他,此时提出要缓议的也是他…正说反说都是他有理。
        但也不得不承认,如今武英殿里,只有李中书有资格说一句“该缓议”。
        下官失礼,如今奏事已毕,请老大人继续。补大学士缺位关系朝政大计,亦为至关要紧之事,尚须老大人主持
        李大人每每发言都出乎意料,每每使人感到飘忽不定。只有为数不多的人虽然事先预料不到,倒是可以紧跟得上李大人的神奇思路…
        老首辅感到自己又一次丧失了主动权,同时也感到人心悄然起了变化。
        在不久之前,对方那边不过是被慈圣皇太后抛弃的可怜人,权力斗争中,可怜是没有用的。但现在不知不觉摇身一变,笼罩上了天子光环,成了公开拥立天子的一方…
        (首辅反击战) -- 在紧张到令人窒息的气氛中,张首辅操着嘶哑嗓门不急不忙道:“臣荐举吏书许道宏进位建极殿大学士!”吏书许道宏一般人敬称许天官也……
        他在班列中寻找了几眼,不过老眼昏花看不清某分票中书立在人群中什么位置。只好继续对圣母太后奏道:“分票中书之设,本为内阁无首,辅臣相争。今若有次辅在阁,此职事便冗余无用,又易生政出多门之纷扰,便如与老夫同时接旨之失误。故而大可罢去此位,奏请圣裁!
        太后依然没有犹豫:“准!罢设分票中书。李估数次目无纲纪,诽谤大臣,免去职位差遣,黜落出京!”可谓yu加之罪,何患无辞。
        “臣乞休致仕。”老首辅缓缓叩首道,语气不再激烈,很平静。
        殿里只有李估没什么感慨。指望他这样的人对第一次见面的老头子心生什么感触,那也太玄幻了。
        1-难怪老家伙莫名其妙的推举许天官当次辅,原来不单单是为了麻痹对手,更是为了在这时候堵住悠悠众。!通过这一步叫许大人无话可说!


        IP属地:上海11楼2013-04-26 15:05
        回复
          原帖地址:http://tieba.baidu.com/p/2232145758


          IP属地:上海17楼2013-04-26 15:10
          回复
            不错


            来自手机贴吧18楼2015-08-31 20:47
            回复
              不错


              来自手机贴吧19楼2015-08-31 20:47
              回复
                好像不错


                IP属地:陕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20楼2015-09-02 22:55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