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写这么多,如果有其他你们想问,或者觉得是谣言的信息,可以回复给我,我再作答。
波箱:
1.12款之前的GR6质量不行,散热特别不好(赛道三圈就锁)
A.GR6此台波箱是我目前开过的双离合中数一数二快的了,除了使用久了以后会有一定的顿挫感以外,其他的各方面的设置都非常不错,耐用性也是数一数二的。关于第一批GTR上市后的波箱问题,主要分为两个方面。 1.由于GR6属于新投产的波箱,所以爱信方面在组装上有一定的纰漏和生疏,导致第一批次有一定量的残次品,但是问题发现后日产都免费为车主做了保修。变速箱本身在硬件上并未有太大下次,如果只是单纯的使用launch
control 功能的话,根据某美国改装厂测试,是在连续使用100次+以上会出现爆齿。如果是以一种正常驾驶车辆的方式驾驶GTR
并不做任何改装的话,想要开爆GR6是极少可能出现的。
B.日产第一批GTR并未设定launch control 功能,VDC-off 后根据对水野和敏的采访(在youtube,年代久远)其实是特别针对在差路况下脱陷用的,所以当时讹传的GTR
launch control 3次就不能保修的情况其实是:R35的用户手册规定,在任何情况下又车主在VDCOFF状态下驾驶所造成的故障都不能涵盖在保修范围内(直到现在也是)由于第一代程序未设置LC,某些别有用心的人,故意曲解意思,认为使用此功能就等同于lc 等同于日产不予以保修。水野和敏同时也声称,其实4500rpm的起步 不会比平踩要快,因为轮胎的空转。但是为了满足客户的需求,日产在10款上设置了launch control这一功能,并且不断优化,达到了现在的水平。另外,12款对变速箱材质本身,并未做任何提升,只是优化了波齿的设计等细节达到更高的换挡平顺性。
C.GTR的原厂设计已经考虑到波箱散热的问题。除了所谓的底盘的散热开口设计以外,原厂GTR对GR6的散热设计是使用水箱中的冷却水,用泵通过连接在底盘的管道,打到车体后部,在GR6前部通过一个热交换装置由冷却水来给波箱油降温。此方案一开始并不完善,因为由于冷却水流量的不足,会造成赛道驾驶时间长后油温过高。11款又增加了一条管道设计,提高了冷却水的流量,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问题,如果外部温度低于20摄氏度的话,波箱在40分钟内不会过热。通过安装波箱油冷这一改装件,可以完全缓解波箱过热问题,实测是地表温度50摄氏度,在拉斯维加斯的艳阳高照的4月份,跑到人喷鼻血,波箱依然坚挺。
2.GTR维护保养费用极高
鉴于国内的奸商泛滥程度以及高关税,GTR的实际养护费用被不断地加价是情有可原的。举一个最简单的例子,以维护GTR来说,作为特定给GTR使用的合成油,变速箱油的价格是令人咋舌的,以美国价格为例,价格浮动在大约800-850刀左右。国内奸商普遍要求车主在12000km做大保养情况下更换波箱油,实际上根据每车的配套的维护手册上所要求的是远远要高于这个历程的(车辆正常驾驶情况,赛道例外)。同时波箱的学习,这个环节,其实完全不应该收取费用的。所以保养费用高,1是由于不必要的铺张浪费2是由于国内价格由各改装店定价,奸商通过私自抬高价格来牟取暴利。建议车主仔细阅读随车说明书这也是了解自己车辆最好的方式(ps:非广告嫌疑,北京的FIST看起来还靠谱)
3. GTR车重所以跑得快不可理解
水野和敏实际上是本着机械抓地力最大化的设计思路开发的GTR,因为历代GTR都对空间和舒适性有一定程度的要求。所以本着能做4个人,平时能开出去买菜,售价合理,等一系列复杂因素的主导下,采用昂贵材料减重,和增加下压力套件不符合GTR的需求。在底盘的主要使用材料上,GTR采用的是高强度的铁。这样做减低成本兼顾了较高的强度,同时在必要的方面增加了机械抓地力。所以重量处于1740kg其实是帮助了GTR而不是给GTR造成了负担。
波箱:
1.12款之前的GR6质量不行,散热特别不好(赛道三圈就锁)
A.GR6此台波箱是我目前开过的双离合中数一数二快的了,除了使用久了以后会有一定的顿挫感以外,其他的各方面的设置都非常不错,耐用性也是数一数二的。关于第一批GTR上市后的波箱问题,主要分为两个方面。 1.由于GR6属于新投产的波箱,所以爱信方面在组装上有一定的纰漏和生疏,导致第一批次有一定量的残次品,但是问题发现后日产都免费为车主做了保修。变速箱本身在硬件上并未有太大下次,如果只是单纯的使用launch
control 功能的话,根据某美国改装厂测试,是在连续使用100次+以上会出现爆齿。如果是以一种正常驾驶车辆的方式驾驶GTR
并不做任何改装的话,想要开爆GR6是极少可能出现的。
B.日产第一批GTR并未设定launch control 功能,VDC-off 后根据对水野和敏的采访(在youtube,年代久远)其实是特别针对在差路况下脱陷用的,所以当时讹传的GTR
launch control 3次就不能保修的情况其实是:R35的用户手册规定,在任何情况下又车主在VDCOFF状态下驾驶所造成的故障都不能涵盖在保修范围内(直到现在也是)由于第一代程序未设置LC,某些别有用心的人,故意曲解意思,认为使用此功能就等同于lc 等同于日产不予以保修。水野和敏同时也声称,其实4500rpm的起步 不会比平踩要快,因为轮胎的空转。但是为了满足客户的需求,日产在10款上设置了launch control这一功能,并且不断优化,达到了现在的水平。另外,12款对变速箱材质本身,并未做任何提升,只是优化了波齿的设计等细节达到更高的换挡平顺性。
C.GTR的原厂设计已经考虑到波箱散热的问题。除了所谓的底盘的散热开口设计以外,原厂GTR对GR6的散热设计是使用水箱中的冷却水,用泵通过连接在底盘的管道,打到车体后部,在GR6前部通过一个热交换装置由冷却水来给波箱油降温。此方案一开始并不完善,因为由于冷却水流量的不足,会造成赛道驾驶时间长后油温过高。11款又增加了一条管道设计,提高了冷却水的流量,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问题,如果外部温度低于20摄氏度的话,波箱在40分钟内不会过热。通过安装波箱油冷这一改装件,可以完全缓解波箱过热问题,实测是地表温度50摄氏度,在拉斯维加斯的艳阳高照的4月份,跑到人喷鼻血,波箱依然坚挺。
2.GTR维护保养费用极高
鉴于国内的奸商泛滥程度以及高关税,GTR的实际养护费用被不断地加价是情有可原的。举一个最简单的例子,以维护GTR来说,作为特定给GTR使用的合成油,变速箱油的价格是令人咋舌的,以美国价格为例,价格浮动在大约800-850刀左右。国内奸商普遍要求车主在12000km做大保养情况下更换波箱油,实际上根据每车的配套的维护手册上所要求的是远远要高于这个历程的(车辆正常驾驶情况,赛道例外)。同时波箱的学习,这个环节,其实完全不应该收取费用的。所以保养费用高,1是由于不必要的铺张浪费2是由于国内价格由各改装店定价,奸商通过私自抬高价格来牟取暴利。建议车主仔细阅读随车说明书这也是了解自己车辆最好的方式(ps:非广告嫌疑,北京的FIST看起来还靠谱)
3. GTR车重所以跑得快不可理解
水野和敏实际上是本着机械抓地力最大化的设计思路开发的GTR,因为历代GTR都对空间和舒适性有一定程度的要求。所以本着能做4个人,平时能开出去买菜,售价合理,等一系列复杂因素的主导下,采用昂贵材料减重,和增加下压力套件不符合GTR的需求。在底盘的主要使用材料上,GTR采用的是高强度的铁。这样做减低成本兼顾了较高的强度,同时在必要的方面增加了机械抓地力。所以重量处于1740kg其实是帮助了GTR而不是给GTR造成了负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