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赠我繁华三千世,应邀佳人在君侧。]
“这个簪子是谁的?”他握着手中的簪子,问道。脑子里没有任何关于这个簪子的,就像凭空出现,毫无预兆的就到了他的手里。对了,他是什么时候拿到这簪子的。没有头痛,没有什么支离破碎的片段,脑袋里还是一片空白。他始终是想不起,自己到底是什么时候得到了这只簪子。
“内侍......”他抬起头,才发现大殿上空无一人,除自己之外。只留着一盏灯,摇曳的烛火不时闪动,不安分的跳动着。他是谁?静静看着手心里的簪子,普通的再也不能普通的桃木簪子,连花纹都不是很精美,笨拙的雕刻出一道一道花纹,真是有够粗制滥造。
他不免看着簪子笑出了声,莫不是哪个黄毛小子送人姑娘家的信物吧?“别负了我。”笑着笑着,他突然想起这一句话来。他,不负谁,又负了谁?
身居高位时,他只觉得自己的满腔壮志得到了证明。他终于能向他人证明他的抱负,最终实现了。是有快意的,待杀到长安城里,鲜血流了遍地,正是那天,他用一抹红渲染了整个长安城。那些所谓的王公贵族早不知逃到哪里去。如今虽是三月桃花开时,确是看不到花下赏花的轻薄儿。
“我定不负你。”轻划过簪子,细细的沿着花纹描一番。他不知对谁说,像是在诉说一个誓言,有人立在他身旁,轻抚过三千青丝,玉手落在额下,“别负了我。”她这样说,一字一字的说出来,清晰地落尽耳里,但是眼却被人捂上,
“别闹了......。”他说着,却忽然止了声。对了,她是谁?
他是落榜的才子,穷酸的秀才。在他的命里,似乎从来都没有过人出现。那在以前,他只身一人踏上京城,结果却落榜。悻悻的回了家,不了以后又回来了,杀了长安城中不少人,夺了他人的天下,要自立为王,安坐在龙椅之上。可是真的坐在了这里,却是高寒不知几人知。
他的苦,似乎从来没有同人说过。不是他不肯说,而是没有人会听他诉说。他的性情在别人眼里似乎是喜怒无常的,旁人都怕他,在他面前唯唯诺诺恭迎掐媚,他只看着,就那么看着。似乎觉得自己一下子就变得好高,看着别人都需要俯视,而别人无不是仰视。他要的尊敬,不知道现在算不算得到了。
香炉里的青烟缓缓上升着,勾勒出淡淡的几笔,不知道描绘出了谁的眉眼。因他只能看出勾勒出的青丝,一丝一丝,纤细的像是柔软的芦草。他开始想,回想自己度过的年华,不知道算不算是镜花水月,一找寻就会带起层层波。不知道是太累了还是因为香炉里的香气,他有些昏昏欲睡。却是摇了几下头。除去了脑中的不适和睡意。毫不在意的从袖口撕下一大块锦绣,把那簪子放进里面,伸出一只手解开头上用来束发的红色发带,他仔细系好。终于是想睡了,眼睛酸涩得睁不开。他躺下,把东西放在身旁。他想,他会梦见吧,这簪子的主人。
他闭了眼,卧在床榻上,嘴角勾起淡淡的笑。他还不明白,流年有几世,情意有几遭。
[梦中年少不知情,梨花清酒凉温侧]
年少时,娘亲总爱让他跟在她身边,给他做好吃的糕点,喝颜色青翠的温茶。他每天都要吃上很多,只要娘亲在都会满足他,他像是馋嘴的猫,吃了糕点后再抿几口茶。罢了,娘亲会拿出手帕轻轻擦去他嘴边的糕点屑。他记得那时阳光正好,他和娘亲坐在树下,落在桌子上的只有穿过树叶缝隙洒下的星点阳光。落在杯子里,镀着一层金色。亮晶晶的颜色在落在他的眼里,一恍惚,他觉得自己像是在做梦。
娘亲会唱些小曲,都是他早已听惯了的曲调,但是又不会觉得腻。他似乎已经喜欢上了那种小调,伴随了他幼年时光的曲调。但他记不清,他不会唱。就算是哼几声也是去不跟调,娘亲就说他笨笨的。
而到最后,他最后一次喝道母亲泡的茶还有她做的糕点。“到京城,考取好功名。”他点头,翻身上马,独自向京城去。
他知道母亲为什么一定要他考取功名。母亲想让他出人头地,而不应该这样平淡的过完这一生。家里世代贩盐,这并不是什么好差事。所以母亲才会把期望寄托在他身上。希望他能考取功名,不仅能使自己出人头地,也能让家里跟着沾光。对于他的才能,他是自信的,但不同与自负。因为他明白,自负便会蒙了眼,有可能连胜利都会错过。
他急着赶路,走过一地时却也累了,躺在了青石上和衣睡去。醒来时,他才觉得有些浑浑噩噩,他未中榜,连回来的盘缠都拿不出,卖了自己来时娘亲为自己准备的马匹。他坐在那里,不知道该如何回去,不知道回去后该如何同娘亲说。难道自己的才能仅限如此?他笑了一声,不知道在笑谁。
“公子,你醒了?”有人推开门进来,端着热气腾腾的饭食。他应声看去,才发现是一个农家女子,眉眼也倒精致,不过那一头黑发倒是像是在墨里染过似的。她告诉他,她叫啊墨。他从她口中没知道自己是怎么来到这里,但是得知了她是怎么捡到自己的。
他才知道自己是在农家小院里,虽穿粗布麻衣但也是比以前快活。院子里有一颗桃树,不知道有多久,看起来有些年份了。那正是三月份,他坐在树下,有人在她身旁为她沏茶,为她唱曲。不同与母亲,因为那或许是她一生的伴侣。她唱的曲也和母亲的不同,听着也新颖。少女的嗓音像出谷的黄莺般清脆。微风一起,摇落了满枝的花,一点点洒下来,像是算了翅膀的蝴蝶,散着芬香,落在她的衣服上。偶然也吹起她的发,他伸手抓住再替她拢好。
他不知道自己是不是喜欢她,他不懂情爱,啊墨也不过二八年华。他最终也是要走的,拿出随身佩带着的匕首,他找到了一块桃木,笨拙的雕刻出一个簪子。他曾经同木匠学过这手艺活,不过自己性子懒,父亲也不大喜欢他做这些事,到最后也就半竹篮子的功夫。 临走时他把簪子交给她,像是定情信物般。他不知道该怎么许诺,只道,
“待我功成名就后,我就来娶你。”
她泪眼婆娑的看着她,说道,
“别负了我。”
“我定不负你。”
[梦醒才觉时光老,袖破依在簪不在]
他终于是醒过来,急忙拿出身边的物件,拆开后才发现里面什么也没有。他看着残破的袖子,不知道这到底是不是又是一个梦。他发疯了一样的寻找着那支簪子,几近癫狂,最后也是没有找到。他会想以前,回到家后的时光。娘亲已经死了,他回去只见到了满地黄土中的一个坟头。再也没有好吃的糕点和颜色青翠的茶。他只叹人生命由天,但他偏偏不信命,他终于是反了,反了那个对于他的才能否定的那个朝廷,他的青帝梦最后还是实现了。
不知道是不是被功名遮住了眼,他忘记了还有谁在农家小院等着他,等着给他在树下沏一杯茶,唱一首曲。他也忘了他的誓言,最终也是负了她。他说过自己不会负她,到最后也像玩笑一般忘了个干净。不知道是该怪自己一心想完成自己的抱负,还是该叹命运多变。
“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他许下的诺,最后就像是玩笑般丢下了。他有些酸涩,他不知道一个女子的年华能有多久,她能等多久。在这兵荒马乱的年代里他甚至不能够独善其身。她空等着一个誓言等着他回来,等着他不负她,等着他回来娶她。
他独自一个人策马来到了那个地方,不知荒芜了多久,已经没有了人。只有那颗桃树依然活着,散落着满枝的繁华,散发着他熟悉的香气。
他在树下坐下,闭了眼,继续做着他那未完的梦。或许,现在还只是在梦里。
[青帝一梦终成空,只将流年送墓中]
最后,这个王朝没有他想象的那么坚毅,只犹如昙花一般,美过了也谢了。兵败之时,他不止一次的想,自己的梦啊,终于是要醒了。
他不知道,农家小院里桃花树下,有着年少时的男女。花里有着不知谁得思念,盛开了一年又一年。
梦中与侬相逢,情意甚浓。却是年少不知,春风摇落桃花多少重。
梦醒人影单只,寂寥甚冷。只道青帝梦空,铁马踏碎繁华几世红。
--完
“这个簪子是谁的?”他握着手中的簪子,问道。脑子里没有任何关于这个簪子的,就像凭空出现,毫无预兆的就到了他的手里。对了,他是什么时候拿到这簪子的。没有头痛,没有什么支离破碎的片段,脑袋里还是一片空白。他始终是想不起,自己到底是什么时候得到了这只簪子。
“内侍......”他抬起头,才发现大殿上空无一人,除自己之外。只留着一盏灯,摇曳的烛火不时闪动,不安分的跳动着。他是谁?静静看着手心里的簪子,普通的再也不能普通的桃木簪子,连花纹都不是很精美,笨拙的雕刻出一道一道花纹,真是有够粗制滥造。
他不免看着簪子笑出了声,莫不是哪个黄毛小子送人姑娘家的信物吧?“别负了我。”笑着笑着,他突然想起这一句话来。他,不负谁,又负了谁?
身居高位时,他只觉得自己的满腔壮志得到了证明。他终于能向他人证明他的抱负,最终实现了。是有快意的,待杀到长安城里,鲜血流了遍地,正是那天,他用一抹红渲染了整个长安城。那些所谓的王公贵族早不知逃到哪里去。如今虽是三月桃花开时,确是看不到花下赏花的轻薄儿。
“我定不负你。”轻划过簪子,细细的沿着花纹描一番。他不知对谁说,像是在诉说一个誓言,有人立在他身旁,轻抚过三千青丝,玉手落在额下,“别负了我。”她这样说,一字一字的说出来,清晰地落尽耳里,但是眼却被人捂上,
“别闹了......。”他说着,却忽然止了声。对了,她是谁?
他是落榜的才子,穷酸的秀才。在他的命里,似乎从来都没有过人出现。那在以前,他只身一人踏上京城,结果却落榜。悻悻的回了家,不了以后又回来了,杀了长安城中不少人,夺了他人的天下,要自立为王,安坐在龙椅之上。可是真的坐在了这里,却是高寒不知几人知。
他的苦,似乎从来没有同人说过。不是他不肯说,而是没有人会听他诉说。他的性情在别人眼里似乎是喜怒无常的,旁人都怕他,在他面前唯唯诺诺恭迎掐媚,他只看着,就那么看着。似乎觉得自己一下子就变得好高,看着别人都需要俯视,而别人无不是仰视。他要的尊敬,不知道现在算不算得到了。
香炉里的青烟缓缓上升着,勾勒出淡淡的几笔,不知道描绘出了谁的眉眼。因他只能看出勾勒出的青丝,一丝一丝,纤细的像是柔软的芦草。他开始想,回想自己度过的年华,不知道算不算是镜花水月,一找寻就会带起层层波。不知道是太累了还是因为香炉里的香气,他有些昏昏欲睡。却是摇了几下头。除去了脑中的不适和睡意。毫不在意的从袖口撕下一大块锦绣,把那簪子放进里面,伸出一只手解开头上用来束发的红色发带,他仔细系好。终于是想睡了,眼睛酸涩得睁不开。他躺下,把东西放在身旁。他想,他会梦见吧,这簪子的主人。
他闭了眼,卧在床榻上,嘴角勾起淡淡的笑。他还不明白,流年有几世,情意有几遭。
[梦中年少不知情,梨花清酒凉温侧]
年少时,娘亲总爱让他跟在她身边,给他做好吃的糕点,喝颜色青翠的温茶。他每天都要吃上很多,只要娘亲在都会满足他,他像是馋嘴的猫,吃了糕点后再抿几口茶。罢了,娘亲会拿出手帕轻轻擦去他嘴边的糕点屑。他记得那时阳光正好,他和娘亲坐在树下,落在桌子上的只有穿过树叶缝隙洒下的星点阳光。落在杯子里,镀着一层金色。亮晶晶的颜色在落在他的眼里,一恍惚,他觉得自己像是在做梦。
娘亲会唱些小曲,都是他早已听惯了的曲调,但是又不会觉得腻。他似乎已经喜欢上了那种小调,伴随了他幼年时光的曲调。但他记不清,他不会唱。就算是哼几声也是去不跟调,娘亲就说他笨笨的。
而到最后,他最后一次喝道母亲泡的茶还有她做的糕点。“到京城,考取好功名。”他点头,翻身上马,独自向京城去。
他知道母亲为什么一定要他考取功名。母亲想让他出人头地,而不应该这样平淡的过完这一生。家里世代贩盐,这并不是什么好差事。所以母亲才会把期望寄托在他身上。希望他能考取功名,不仅能使自己出人头地,也能让家里跟着沾光。对于他的才能,他是自信的,但不同与自负。因为他明白,自负便会蒙了眼,有可能连胜利都会错过。
他急着赶路,走过一地时却也累了,躺在了青石上和衣睡去。醒来时,他才觉得有些浑浑噩噩,他未中榜,连回来的盘缠都拿不出,卖了自己来时娘亲为自己准备的马匹。他坐在那里,不知道该如何回去,不知道回去后该如何同娘亲说。难道自己的才能仅限如此?他笑了一声,不知道在笑谁。
“公子,你醒了?”有人推开门进来,端着热气腾腾的饭食。他应声看去,才发现是一个农家女子,眉眼也倒精致,不过那一头黑发倒是像是在墨里染过似的。她告诉他,她叫啊墨。他从她口中没知道自己是怎么来到这里,但是得知了她是怎么捡到自己的。
他才知道自己是在农家小院里,虽穿粗布麻衣但也是比以前快活。院子里有一颗桃树,不知道有多久,看起来有些年份了。那正是三月份,他坐在树下,有人在她身旁为她沏茶,为她唱曲。不同与母亲,因为那或许是她一生的伴侣。她唱的曲也和母亲的不同,听着也新颖。少女的嗓音像出谷的黄莺般清脆。微风一起,摇落了满枝的花,一点点洒下来,像是算了翅膀的蝴蝶,散着芬香,落在她的衣服上。偶然也吹起她的发,他伸手抓住再替她拢好。
他不知道自己是不是喜欢她,他不懂情爱,啊墨也不过二八年华。他最终也是要走的,拿出随身佩带着的匕首,他找到了一块桃木,笨拙的雕刻出一个簪子。他曾经同木匠学过这手艺活,不过自己性子懒,父亲也不大喜欢他做这些事,到最后也就半竹篮子的功夫。 临走时他把簪子交给她,像是定情信物般。他不知道该怎么许诺,只道,
“待我功成名就后,我就来娶你。”
她泪眼婆娑的看着她,说道,
“别负了我。”
“我定不负你。”
[梦醒才觉时光老,袖破依在簪不在]
他终于是醒过来,急忙拿出身边的物件,拆开后才发现里面什么也没有。他看着残破的袖子,不知道这到底是不是又是一个梦。他发疯了一样的寻找着那支簪子,几近癫狂,最后也是没有找到。他会想以前,回到家后的时光。娘亲已经死了,他回去只见到了满地黄土中的一个坟头。再也没有好吃的糕点和颜色青翠的茶。他只叹人生命由天,但他偏偏不信命,他终于是反了,反了那个对于他的才能否定的那个朝廷,他的青帝梦最后还是实现了。
不知道是不是被功名遮住了眼,他忘记了还有谁在农家小院等着他,等着给他在树下沏一杯茶,唱一首曲。他也忘了他的誓言,最终也是负了她。他说过自己不会负她,到最后也像玩笑一般忘了个干净。不知道是该怪自己一心想完成自己的抱负,还是该叹命运多变。
“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他许下的诺,最后就像是玩笑般丢下了。他有些酸涩,他不知道一个女子的年华能有多久,她能等多久。在这兵荒马乱的年代里他甚至不能够独善其身。她空等着一个誓言等着他回来,等着他不负她,等着他回来娶她。
他独自一个人策马来到了那个地方,不知荒芜了多久,已经没有了人。只有那颗桃树依然活着,散落着满枝的繁华,散发着他熟悉的香气。
他在树下坐下,闭了眼,继续做着他那未完的梦。或许,现在还只是在梦里。
[青帝一梦终成空,只将流年送墓中]
最后,这个王朝没有他想象的那么坚毅,只犹如昙花一般,美过了也谢了。兵败之时,他不止一次的想,自己的梦啊,终于是要醒了。
他不知道,农家小院里桃花树下,有着年少时的男女。花里有着不知谁得思念,盛开了一年又一年。
梦中与侬相逢,情意甚浓。却是年少不知,春风摇落桃花多少重。
梦醒人影单只,寂寥甚冷。只道青帝梦空,铁马踏碎繁华几世红。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