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卫视吧 关注:1,128,243贴子:44,313,412
  • 3回复贴,共1

【转】众说《我是歌手》收官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总决赛之前,有同行称歌王一定是杨宗纬,有人则表示已经把黄绮珊问鼎歌王的稿子写好了。


1楼2013-04-16 19:00回复
    全文http://epaper.oeeee.com/C/html/2013-04/16/content_1840675.htm
    《我是歌手》总决赛,羽泉获得本季“歌王”。发布会上,歌手们一字排开坐在总导演洪涛的两侧。一位同行质疑:“看到你们前面的名字牌是事先摆好的,羽泉和第二名的林志炫刚好分别在洪涛的左边和右边,这是巧合还是事先知道赛果?”洪涛不紧不慢地否认,倒是台下的宣传人员怒了。一名宣传气愤地拍这位同行的后背,“怎么可以这么问呢?!名字牌一开始是我随手摆的,后来有调换过!”这位同行也愤愤不平,“提问是媒体的天职,你管我怎么问?你也有否认的权利啊!”
    暂且抛开作为宣传该不该去勒令媒体不准以某种形式发问这件事不谈,我理解这位宣传人员的气愤。多个月的比赛是一场艰苦的持久仗,辛苦付出终于走向最后胜利,却横遭一瓢质疑的冷水,也许任谁都气不打一处来。然而作为媒体,就读者和观众最关心的问题提问无可厚非。就算不这么问,也可以换一种方式问,那就是:“为什么是羽泉?”
    说实在的,这个结果太意外了。决赛之前,同行开玩笑说要列个赔率让大家押宝,猜猜到底谁才是歌王。有同行自告奋勇当庄家,言之凿凿称歌王一定是杨宗纬,理由是作为新生代歌手,他的商业价值最大,有同行则表示已经把黄绮珊问鼎歌王的稿子写好了,“不可能是别人吧!这样我就白写了!”猜林志炫、彭佳慧的也有,但就是没人猜到是羽泉。不过意外归意外,结果出来后,其实我和不少同行的共识是黑幕不存在。来参赛的个个都是知名歌手,谁会甘当配角为成全别人演足全场?万一真抖出什么黑幕,谁愿意善罢甘休?下一季又有谁愿意来参加?赛前我们随机问了几个观众评审,人家真的是自己报名、节目组电话筛选来的,并不是任何一名歌手的狂热歌迷。那么,为什么是羽泉?
    发布会匆匆结束后,大家又逮住专家评审之一的科尔沁夫,继续追问为什么是羽泉。科尔沁夫说,“如果你们在现场,就会感受到羽泉唱歌时现场的气氛,大家真的一面倒地支持羽泉。”——— 说到这里,你定会奇怪:“什么?你们作为赴一线采访的记者,难道没在直播现场?!”不好意思,我们真不在直播现场。只有彩排现场限定时段对我们开放,而总决赛呢?宣传人员说,你们各自呆在酒店房间看直播吧!
    平心而论,不计过往,不计人气,单凭彩排表现,我还真分辨不出谁比谁更有歌王潜质。每个人都各有亮点,又各有瑕疵。羽泉在彩排时“收”得最厉害,两人都穿着印着自家LO GO的T恤,站在黑超遮面、动作风骚的邓超两侧,瞬间沦为小弟,怎么也看不出冠军相。问其他同行,也和我一样感受,感觉选谁都不是。
    后来我想,问题是不是真的出在“我不在现场”?是不是真如科尔沁夫所言,如果在直播现场,就能认同、至少能理解为什么观众会一面倒支持羽泉呢?或许有这个可能!我们之所以在彩排时感觉分不出胜负,是因为站在局外人角度,冷静孤立地分析、比较、权衡、拿捏。而我们心目中所谓的“冠军相”,却恰恰是一种一呼百应的、不由分说的、霸气外露的、容不得权衡拿捏的气质。这必然需要周遭强大的合力进行衬托,也就是说,冠军的气质,必须要通过观众的反应来加冕。可以想象,当所有选手都势均力敌难以决算时,羽泉成功地把现场观众的情绪引爆,大家在共同的欢呼声中是多么容易达成一个默契:好了,就是他们了!
    如果真是这样的原因带来这样的结果,当然还可以继续讨论继续批判。我只是遗憾:我不在现场。
    □吴莎(南方都市报记者)


    2楼2013-04-16 19:01
    回复
      2025-08-30 16:30:55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赛果篇
      为什么是羽泉
      我们心目中所谓的“冠军相”,恰恰是一种一呼百应的、不由分说的、霸气外露的、容不得权衡拿捏的气质。这必然需要周遭强大的合力进行衬托,也就是说,冠军的气质,必须要通过观众的反应来加冕。——— 吴莎
      历时近3个月的《我是歌手》上周末降下帷幕。从湖南卫视公布的资料来看,节目收视不仅在全国同时段位居第一,更创造了多个“第一次”:第一次如此大规模真人秀直播、第一次实现电影院线同步直播“电视大片”、第一次实现省级卫视直播当晚单节目广告招商超过5000万、第一次因为一个电视节目把台湾从上到下闹得争议不断……媒体人陈文茜甚至用“湖南卫视‘征服’台湾”来形容《我是歌手》的火爆;中新社报道称,台湾“文化部长”龙应台被媒体追问时表示,她也从《我是歌手》中看到一个警讯:“30年后,在创意的这端,台湾是否还是最充沛的泉源,这是我们要很严肃面对的问题。”今天,“娱乐四人吧”邀来身份各异的四位人士议一议《我是歌手》的收官:总决赛当天有什么内幕花絮?为什么“歌王”会是羽泉?身在一线的工作者如何打好宣传推广的这场舆论战?希望在下一季看到哪些歌手……听他们说!


      3楼2013-04-16 19:01
      回复

        假想篇
        下一季,猜猜还有谁来赴歌赛
        该有王杰、赵传,也该有内地歌手,我心目中的首选是李慧珍、李小燕(她现在已经改名为李锦怡),以及罗琦。还需要年轻的、仍具活跃度的歌手加入,该有黄龄……——— 韩松落
        《我是歌手》开赛没多久,“猜猜看,谁来赴歌赛”的竞猜就开始蔓延,还会有谁站上这个舞台?还有谁会凭借节目的威力得到重塑?
        台上歌手在唱,台下的观众翻检着记忆,与《我是歌手》的进展进行对照,看看有谁符合重塑的标准,可以追赶上新的时代。看着歌手出现或出局,复活或夺冠,《我是歌手》渐渐明了意向,哪些人能够获得重塑金身的资格,在演出市场上得到以出场费飙涨为表现的尊重,已经渐渐明朗。而今,第一季已然落幕,这指望于是落到了第二季,一张意淫出来的选手名单,已经在你我头脑中盘旋。
        该有王杰。歌艺、资历、声名自不用说,王杰还符合《我是歌手》的一个隐蔽标准(也是当下所有选秀节目的隐蔽标准),他是“有故事的人”。从武师到巨星,是硬汉又是情种,一张苍凉而斑斓的身世表,一定胜过林志炫的“印刷厂沉浮史”,以及黄绮珊的“怨女奋进录”。他的粉丝也可以借助这个舞台的威力,鉴证下滥赌传言的真与假。当然,最重要的是,他还在唱,还在举办巡回演唱会,还在发新单曲,但他的态度和我们猜想的一样:“输了会很尴尬,赢了我也觉得不光彩。因为可能是我的辈分、资历比别人大和深!”
        那么,赵传呢?我们急切地想要知道他的近况。这种心情非常迫切,完全不顾他已经52岁这个事实,他的声音是否已经倦怠,气息是否已经不够充沛,《男孩看见野玫瑰》或者《我终于失去了你》能否再现当初的嘹亮,已经不在我们考虑的范围内。我们只想看到他的舞台生命得到刷新。显然,他也有这个愿望,否则,他也不会在唱片业已经走上断崖的现在,继续推出唱片,2010年,是《最初》,2012年,是《音乐武侠》。
        也该有内地歌手。我心目中的首选,是李慧珍、李小燕(她现在已经改名为李锦怡),以及罗琦。她们所获得的声名,与她们的歌艺并不匹配,李小燕和罗琦的演出生涯近乎停顿,李小燕甚至在“唱吧”里翻唱几首歌聊以自慰。也许,是时候给她们补偿了。歌唱需要能量,这种能量,压抑越久,喷薄而出的时候,也越璀璨,她们也许能让我们看到这种璀璨。
        还需要年轻的、仍具活跃度的歌手加入,否则,这张名单难免暮气沉沉,像一张泰坦尼克号搜救打捞名单。该有黄龄,多少次选秀,歌手唱着她的歌走红,以至于让她那张专辑里的歌,成为选秀门槛曲目,是时候让“真神”(借用《冰山上的来客》里对大特务头子的称呼)露面了。也该有戴佩妮,她的现场表现力,远远超乎想象。
        《我是歌手》还有个重要的角色,那就是现场观众,如果还有第二季,最需要改变的,就是他们过于戏剧化的煽情套路,仰面闭目落泪等。得请他们观摩香港电影《戏王之王》,并接受适当的演技培训。
        □南都特约撰稿 韩松落(作家)


        6楼2013-04-16 19:03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