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吧 关注:728,217贴子:9,681,287
  • 16回复贴,共1

【求教】:组方中的【一个问题】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一个合理的治病药方中,君、臣、佐、使 药相比较,君药的用量一定要比其他药的用量大一些吗?


1楼2013-04-15 13:42回复
    也不一定,但肯定不能太少。也有3味君药以上的方子,例如右归丸


    来自手机贴吧3楼2013-04-15 13:46
    收起回复
      2025-11-15 13:23:47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百度了一下】:
      元代李杲在《脾胃论》中再次申明:“君药分量最多,臣药次之,使药又次之。不可令臣过于君,君臣有序,相与宣摄,则可以御邪除病矣。”
      清代吴仪洛进一步解释说:“主病者,对症之要药也,故谓之君。君者味数少而分量重,赖之以为主也。佐君以为臣,味数稍多,分量稍轻,所以匡君之不迨也。应臣者谓之使,数可出入,而分量更轻,所以备通行向导之使也。此则君臣佐使之义也” 。
      君药
      是针对主病或主证起主要治疗作用的药物。其药力居方中之首,用量较作为臣、佐药应用时要大。在一个方剂中,君药是首要的,是不可缺少的药物。
      ==============================================================================
      可是,记得名家张大昌曾经说过一件事,大意是:
      有一次,他对他的一个学生说:“*** 药方中,** 药是君药”(具体的药方和他指的那种君药的名字,我忘了)。。。。。。
      他的那个学生马上说:“老师,老师,君药的用量,不是在一个合理的药方中最大吗?你说的这个药方,这个** 药,药量不是它里面最大的,它怎么是君药呢”?
      张大昌当时笑而不言,一会儿之后,他说:“你慢慢领会吧”!
      。。。。。。。
      ===============================================================================
      我现在提出这个问题,大家讨论一下,可以吗?


      4楼2013-04-15 14:30
      回复
        主于补泻者为君


        IP属地:广西来自手机贴吧5楼2013-04-15 14:46
        收起回复
          如果把 说明、述理、辩论时的语言 比成武器,作为一个局外人,很多时候,我不必使用中医的专业知识,就能把中医吧的某些大侠打得满地找牙,因为:有一些人的话,要么不符合实际,要么不能自圆其说,要么颠三倒四,他们能经得住我的质问么?看一下中医吧里的这些大侠,好笑吗?


          6楼2013-04-15 15:56
          回复
            古代医家把治病比喻成打仗,所以,才有君、臣、佐、使等药。君药为主药是治病的主力,量大力足,臣药为辅助药,协助君药治病,药量次之。佐药为调和药,即调和药性。使药为引经药,引药归经的意思。


            IP属地:陕西7楼2013-04-15 16:31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