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否知否应是绿肥...吧 关注:65,611贴子:7,079,669
  • 24回复贴,共1

关于慈善捐助,身边朋友的2个案例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一楼度娘


1楼2013-04-14 19:03回复
    某天吃中饭和单位的老师闲聊,她分享了2个身边慈善捐助的真实案例。


    2楼2013-04-14 19:04
    回复
      2025-05-11 15:30:18
      广告

      案例一:他们朋友圈子里有几个以家庭为单位的小型慈善团体,就是几家人家根据自家的经济状况,定期捐一笔钱用于慈善,但是他们却不愿意直接把钱给某些所谓的慈善机构,而是钱收起后部分买成生活必需品,轮换着由某个人亲自跑到贫困地区的学校去捐助,因为担心自己捐出去的钱可能花不到学生身上,所以必须自己去确认,期间,那个去送钱送物的人还有拍DV,就是到了学校下车,把东西拿出来,找到校长,然后发东西给学生。


      3楼2013-04-14 19:04
      收起回复
        案例二:他们这个小型慈善团体里有个家庭,曾经有捐助过一名学生,供她学杂费,甚至还提供部分生活费,这个孩子因为他们的资助一路读到了大学毕业。接下来的是不是应该是这个孩子发愤图强成为社会栋梁并且心怀感恩?实际的情况是,他今天打点话给捐助人说缺钱要买手机,隔段时间又说要买电脑。当伸手变成了习惯,他认为你们资助我是理所当然的,我穷为什么啊?因为我出生在贫困地区啊,你有钱为什么啊?因为你在发达地区啊,我穷是社会造成的,是社会欠我的,你享受了社会的好资源才有钱,所以你也欠我的。


        4楼2013-04-14 19:04
        收起回复

          突然很感慨,一个郭美美,让慈善事业成为了一场笑话。而好心的资助,却换来倒欠别人这么个结局。慈善之路究竟该怎么走呢?


          5楼2013-04-14 19:04
          回复
            才从女儿课本上看的,美国石油大王哈默年轻时,也逃过难,他不肯白白接受镇长的资助,提出以干活为交换。二十多年后,他成了有名的石油大王。这就是尊严。受资助的人伸手惯了,认为都是理所当然的事,却忘了这是不劳而获,忘了自己还有尊严。


            6楼2013-04-14 21:18
            回复
              其实我觉得和他们的家庭教育也有关系吧,他们三观不正其父母要负一定的责任。


              IP属地:北京7楼2013-04-14 21:45
              回复
                习惯是一种可怕的习惯


                8楼2013-04-14 23:06
                回复
                  2025-05-11 15:24:18
                  广告
                  为什么有些人有钱,有些人穷,除了地区气候风俗政策,跟自身的能量和品德也有关。捐助孤儿和残障比较好,不要定期送钱送物!没事要晾一晾


                  来自手机贴吧9楼2013-04-15 10:17
                  回复
                    哇卡卡,极品处处有呀。。。


                    来自iPhone客户端10楼2013-04-15 12:24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