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8月上旬,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中心、中国国家文物局主持的丝绸之路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国际协调会在新疆召开,会议形成了《共同行动纲领》明确,丝绸之路中国段始于公元前后的中国汉代东西两京(洛阳、长安),止于清代末期,这标志着丝绸之路联合申遗开始进入实质性准备阶段。 消息一经发布,立即引起了河南省洛阳市、陕省西安市的高度关注,并引起了两座城市起点之争。世界遗产对一个城市的提升具有无法估量的价值,洛阳与西安的丝绸之路起点之争,是两个城市历史文化的博弈,归根结底也是为了树立一个新的城市名片,两个城市之争的背后真实原因是争一种历史文化的生产力,争城市发展的文化动力。

古丝绸之路是汉唐时期中国丝绸西运的重要途径,从中国出发,经南亚、中亚直达欧洲,全长近8000公里,在我国古代商贸、文化、政治交流中具有重要地位,但由于丝绸之路太长,穿越国家甚多,任何国家想单独申请几无可能,但经多年努力,在1994年我国就将丝绸之路中国段列入了世界文化遗产的预备名单,但由于西汉、东汉的都城分别在西安、洛阳,丝绸之路究竟从哪里开始争论已久。

面对西安、洛阳两地的丝绸之路中国段起点之争,郑州大学历史学院研究秦汉史的袁延胜副教授告诉记者,从历史上讲,西安和洛阳都是丝绸之路中国段的起点,单独强调某一个地方都是不全面的,而两地之争也在于申遗能带来的好处,但两地还是应做好文物保护工作,心平气和地坐下来谈一谈,一起把跨国申遗工作做好。 袁教授告诉记者,据考证早在公元前4世纪,我国的丝绸已传至西亚以及地中海沿岸希腊各城邦,但丝绸之路正式形成应该从公元前2世纪张骞出使西域开始,西汉时丝绸之路起点肯定在西安,但随后东汉定都洛阳,商团和各国使节肯定会到洛阳面见皇帝,丝绸之路自然延伸了,东汉时的起点为洛阳是没有问题的,两个起点只是时间和地点上的区别。
面对争议,袁教授向表示,丝绸之路申遗一定得尊重历史,而这也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中心定的哪些项目可入选丝绸之路申遗项目原则之一,所以西安洛阳两地在加强宣传的同时,都应做好自己的文物保护工作,两地应多合作少争论,把同属于中国的两个起点文物保护工作做好,一起为丝绸之路中国段申遗努力。

古丝绸之路是汉唐时期中国丝绸西运的重要途径,从中国出发,经南亚、中亚直达欧洲,全长近8000公里,在我国古代商贸、文化、政治交流中具有重要地位,但由于丝绸之路太长,穿越国家甚多,任何国家想单独申请几无可能,但经多年努力,在1994年我国就将丝绸之路中国段列入了世界文化遗产的预备名单,但由于西汉、东汉的都城分别在西安、洛阳,丝绸之路究竟从哪里开始争论已久。

面对西安、洛阳两地的丝绸之路中国段起点之争,郑州大学历史学院研究秦汉史的袁延胜副教授告诉记者,从历史上讲,西安和洛阳都是丝绸之路中国段的起点,单独强调某一个地方都是不全面的,而两地之争也在于申遗能带来的好处,但两地还是应做好文物保护工作,心平气和地坐下来谈一谈,一起把跨国申遗工作做好。 袁教授告诉记者,据考证早在公元前4世纪,我国的丝绸已传至西亚以及地中海沿岸希腊各城邦,但丝绸之路正式形成应该从公元前2世纪张骞出使西域开始,西汉时丝绸之路起点肯定在西安,但随后东汉定都洛阳,商团和各国使节肯定会到洛阳面见皇帝,丝绸之路自然延伸了,东汉时的起点为洛阳是没有问题的,两个起点只是时间和地点上的区别。
面对争议,袁教授向表示,丝绸之路申遗一定得尊重历史,而这也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中心定的哪些项目可入选丝绸之路申遗项目原则之一,所以西安洛阳两地在加强宣传的同时,都应做好自己的文物保护工作,两地应多合作少争论,把同属于中国的两个起点文物保护工作做好,一起为丝绸之路中国段申遗努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