哎,这次我是交了次学费了,错误的估计了煮蜡的危害,能退的时候没有退,现在后悔也晚了,发个对比帖给大家看看,大家以后购买手链最好找能7天无理由退换的,买到后24小时戴着,一旦发现有煮蜡的情况,果断退掉。
先科普一下煮蜡的相关知识。
煮蜡,也叫墩蜡。煮蜡工艺其实应用的很普遍。多用于质地粗,结构明显的翡翠上。煮蜡之后的翡翠表明更光洁,种水会有提高,而且可以覆盖表明的微小纹裂等瑕疵,手感略涩。但煮蜡不同于处理或优化,属于表面处理,且有时效性,一般佩戴10天左右会全部脱落(往往这时候才发现一些细小的纹裂,引起消费纠纷),并未改变翡翠的内部结构,在检测过程中是允许一定量的蜡的存在的。
煮蜡工艺不见得都是用在“经过处理”的翡翠上。天然A货翡翠也经常由于本身的种水品质不够好,结构相对疏松,颗粒感强,成品正常抛光后,达不到很理想的光泽程度。这时候通常就会通过煮蜡来改善了。原理就是煮溶了的蜡填补了表面的小坑凹,遮掩了小瑕疵。但是经过一段时间的佩带之后,翡翠表面的蜡被消耗殆尽,就会出现光泽感明显降低,表面出现细小的坑凹...有的甚至会出现之前没有看到的纹裂瑕疵。
真的很喜欢这串珠链的,买前特地仔细的问了卖家,可惜当时没想到会有煮蜡的问题,没有针对这个情况提问。
上聊天记录图。



上卖家说有瑕疵的图。

看着很美貌没什么瑕疵,那3个色根看着也不影响。
收到手后。

食指那颗黄色的是鸡屎黄,仔细看的话黄的一半都有瑕疵,有明显纹的有2个,还一个表面有破损的凹痕,白的虽然灯光下看淡紫不过大半都有明显的石斑,就是有白色的沉积物的感觉,不是棉,绿的还好,色根并不明显。
戴了几天后,发现掉蜡了,然后出现了一些其他的瑕疵,刚掉蜡的时候没发现是煮蜡的原因,还以为手蹭到什么东西了,而那些新出现的小瑕疵以为是早先没注意到的,后来多了几次才发现不对劲,看着像蜡,赶紧找度娘科普了一下,然后就吓了一跳。但是看着貌美的手链,觉得新出现的小瑕疵还是可以接受的,联系询问了卖家,再考虑运费的问题,最后是以卖家减了40元完成了交易。
先看蜡图,白色的小点就是还没掉完的蜡,用力刮可以扣掉一点。


现在蜡掉的差不多了曾经没什么瑕疵的珠子变成了几乎各个都有瑕疵。
①新出的纹,一般能扣到的叫裂,扣不到的叫纹,可是煮蜡过后的珠子,因为被蜡填平了裂所以也扣不出来。大家注意看红笔圈出来的地方,那是细纹



这3张是比较明显的,不明显的小细纹更多,不过不好拍,上面那张黄色的珠子的纹已经可以扣的到了。
先科普一下煮蜡的相关知识。
煮蜡,也叫墩蜡。煮蜡工艺其实应用的很普遍。多用于质地粗,结构明显的翡翠上。煮蜡之后的翡翠表明更光洁,种水会有提高,而且可以覆盖表明的微小纹裂等瑕疵,手感略涩。但煮蜡不同于处理或优化,属于表面处理,且有时效性,一般佩戴10天左右会全部脱落(往往这时候才发现一些细小的纹裂,引起消费纠纷),并未改变翡翠的内部结构,在检测过程中是允许一定量的蜡的存在的。
煮蜡工艺不见得都是用在“经过处理”的翡翠上。天然A货翡翠也经常由于本身的种水品质不够好,结构相对疏松,颗粒感强,成品正常抛光后,达不到很理想的光泽程度。这时候通常就会通过煮蜡来改善了。原理就是煮溶了的蜡填补了表面的小坑凹,遮掩了小瑕疵。但是经过一段时间的佩带之后,翡翠表面的蜡被消耗殆尽,就会出现光泽感明显降低,表面出现细小的坑凹...有的甚至会出现之前没有看到的纹裂瑕疵。
真的很喜欢这串珠链的,买前特地仔细的问了卖家,可惜当时没想到会有煮蜡的问题,没有针对这个情况提问。
上聊天记录图。



上卖家说有瑕疵的图。

看着很美貌没什么瑕疵,那3个色根看着也不影响。
收到手后。

食指那颗黄色的是鸡屎黄,仔细看的话黄的一半都有瑕疵,有明显纹的有2个,还一个表面有破损的凹痕,白的虽然灯光下看淡紫不过大半都有明显的石斑,就是有白色的沉积物的感觉,不是棉,绿的还好,色根并不明显。
戴了几天后,发现掉蜡了,然后出现了一些其他的瑕疵,刚掉蜡的时候没发现是煮蜡的原因,还以为手蹭到什么东西了,而那些新出现的小瑕疵以为是早先没注意到的,后来多了几次才发现不对劲,看着像蜡,赶紧找度娘科普了一下,然后就吓了一跳。但是看着貌美的手链,觉得新出现的小瑕疵还是可以接受的,联系询问了卖家,再考虑运费的问题,最后是以卖家减了40元完成了交易。
先看蜡图,白色的小点就是还没掉完的蜡,用力刮可以扣掉一点。


现在蜡掉的差不多了曾经没什么瑕疵的珠子变成了几乎各个都有瑕疵。
①新出的纹,一般能扣到的叫裂,扣不到的叫纹,可是煮蜡过后的珠子,因为被蜡填平了裂所以也扣不出来。大家注意看红笔圈出来的地方,那是细纹



这3张是比较明显的,不明显的小细纹更多,不过不好拍,上面那张黄色的珠子的纹已经可以扣的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