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寸河山一寸血。
在又一个7月7日到来的时候,今天,我们祭出那一段惨烈的历史。
被清朝乾隆皇帝称为“卢沟晓月”的京郊浪漫之地,其历史可以一直追溯到1189年,数百年几经修缮,到清末民初时期,成为著名的燕京八景之一。
卢沟桥和宛平城的参观者一直未曾断绝,然而,“七七事变”发生后,这里再也不是赏景之处。人们在这里走进的是一段血色记忆:
“大刀向鬼子头上砍去”——中华民族奋起抗战的号角
70年前的那个夜里,日军炮轰宛平城和卢沟桥,发动了对中国的全面侵华战争。7月7日的枪声宣告了全民族抗战的开始。这一天投下长达8年的暗夜,遮覆了3500多万同胞的尸首;这一天刻印着一个民族心灵上难以愈合的伤痛;这一天记录着中国人的难以忘却的仇恨和耻辱。
整整70年过去,仇恨不曾生长,记忆同样无法泯灭。中国人民纪念那段历史,就是要警示和鞭策自己:只有国家强盛,才能彻底避免任人宰割的命运;只有民族团结,才能凝聚成战胜一切困难的力量。
在又一个7月7日到来的时候,今天,我们祭出那一段惨烈的历史。
被清朝乾隆皇帝称为“卢沟晓月”的京郊浪漫之地,其历史可以一直追溯到1189年,数百年几经修缮,到清末民初时期,成为著名的燕京八景之一。
卢沟桥和宛平城的参观者一直未曾断绝,然而,“七七事变”发生后,这里再也不是赏景之处。人们在这里走进的是一段血色记忆:
“大刀向鬼子头上砍去”——中华民族奋起抗战的号角
70年前的那个夜里,日军炮轰宛平城和卢沟桥,发动了对中国的全面侵华战争。7月7日的枪声宣告了全民族抗战的开始。这一天投下长达8年的暗夜,遮覆了3500多万同胞的尸首;这一天刻印着一个民族心灵上难以愈合的伤痛;这一天记录着中国人的难以忘却的仇恨和耻辱。
整整70年过去,仇恨不曾生长,记忆同样无法泯灭。中国人民纪念那段历史,就是要警示和鞭策自己:只有国家强盛,才能彻底避免任人宰割的命运;只有民族团结,才能凝聚成战胜一切困难的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