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阳吧 关注:331,896贴子:13,436,776

清明节又到了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在我小时候记忆底片上,清明时节天蓝蓝、水清清,丝丝春风带着花香抚摸你的鼻息,一群顽皮的孩童在田野里嬉闹。有的脱掉脏兮兮的棉袄光着膀子比赛谁掷的石块远,有的站在水塘边用片石打出一长串涟漪,大雁被他们惊得飞起又落下。。。。。。地是清的,天是明的,人的心情是清明的。


1楼2013-03-31 11:06回复
    问候~


    来自手机贴吧2楼2013-03-31 11:13
    收起回复
      2025-11-28 17:48:59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有人问:清明节和情人节有什么区别?我说其实都一样,都是送花,送吃的,不一样的地方就是清明节烧假钱,而情人节烧真钱,情人节是对着人说鬼话,而清明节是对着鬼说人话。


      3楼2013-03-31 11:14
      收起回复
        谢谢鸟哥的问候


        4楼2013-03-31 11:15
        回复
          我在上班,居高可是老朋友了,又是贴吧元老,憾,至今未某君一面…握手。


          来自手机贴吧5楼2013-03-31 11:19
          收起回复
            每每到清明时节(也有在十月一),好不容易聚在一起的家人要讨论共同出钱为仙逝的考妣或者其他什么亲人立一块墓碑。这成了俺们老家的一种习俗。这种习俗如同买车一样大有豪着攀比的味儿,你给爸妈立个“九龙戏珠”(墓碑顶端的雕刻),我则给爹娘竖座“驾鹤西游”,花大把的银子让雕刻匠偷喜。


            6楼2013-03-31 11:48
            回复
              墓碑之为物,原是一种标志,相当于“户口名牌”。供以后祭扫之人 ,或者“今日飘蓬过此坟”的朋友,可以按着区域编号,到墓前凭吊行礼。可以说,墓碑是过时的广告,所宣扬的货色,工厂里已经不再生产了,在这上面做文章未免徒劳。所花的心思满足一下虚荣心的需要罢了。开QQ与开宝马都是一种代步工具而已。


              7楼2013-03-31 12:05
              回复
                老家的邻居因为医疗事故命丧手术台。两个出嫁的女儿为争赔偿款姊妹反目,一刀两断誓不往来。各人祭扫各人的清明,各人悲痛各人的爹娘,妹妹先立一墓碑于母坟前,姐姐亦立一墓碑于母坟,一个坟前竖了两块墓碑,很悲摧的事整成一出闹剧,爹娘有知,是感激涕零还是怒目而视?


                8楼2013-03-31 12:23
                回复
                  2025-11-28 17:42:59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唉,不说鬼的事了。清明节“何处春朝风景好,谁家秋夜月华圆”?天高气爽,踏青去吧。
                  春天,人们都要结伴到郊外游春赏景,这个传统活动由来已久,据说唐宋尤盛。唐代诗人杜甫就曾记载皇家游春踏青的盛景,“三月三日天地新,长安水边多丽人。”千百年来,踏青渐成了一种仪式,仿佛只有行了这种仪式,才真正拥有了春天。“逢春不游乐,但恐是痴人。”白居易的《春游》诗正是这种心境的写照。其实折柳条、拾杨花、挖野菜、放风筝、荡秋千、踢毽子等等才是老百姓真正意义上的踏青。可惜现在的人们都忙于生计少了这份闲情逸趣,来去匆匆很少停下脚步静静地欣赏一下身旁的景色。


                  9楼2013-03-31 14:32
                  回复
                    眼前的梨白桃红草长莺飞,有人能看出它的美妙,有人却读出它的寂寥。面对同样的事情,不同的人感悟是不一样的,幸福的人往往只记住生活快乐的一面,而不幸的人则恰恰相反。随时、随性、随遇、随缘、随喜、随安,才会“野烧焰腾红烁烁,溪流波皱碧粼粼”。心有包袱即便舍近求远千里迢迢瞻仰名山秀川,牧童遥指的是宰人的黑店,杏花村的醇美只能在梦里浇愁。


                    10楼2013-03-31 14:58
                    回复
                      “缕缕轻烟芳草渡,丝丝微雨杏花村”。清明时节,即便我们这儿贵如油的春雨吝啬又吝啬,仍不耽误柳抽绿桃花红,俺的父辈面朝黄土背朝天劳作在碧绿的田野,我和他们的心情一样,多么渴望慈祥的老天赏一场酣畅淋漓的透雨,可是久等不至,我在想有些坚持不必要刻意,有些放弃无需不舍。该来的就用心的虔诚守候某个绚丽的瞬间,该走的就多点豁达和仁爱,别让自己身心俱疲,莫蜷缩在遗憾与抱恨的雾霾里,拨开乌云,方见天日,你眷恋一段无关的光阴,必将错失更多挚爱的风景,白天沐浴阳光,夜晚遥望星空,学会在各自的流年里酿造多样的生活。


                      11楼2013-03-31 15:32
                      回复
                        清明节又到了,愚人节先至,十年中此时让人念念不忘才华横溢的张国荣,“喂,是张国荣吗?”“是啊,你是谁?”“我是上帝,你要和陈淑芬去吃饭了?”“是啊,5分钟后就下去了。”“今天是愚人节,咱们开个玩笑吧?”“哦?”“我带你去外星玩10年,骗大家说你死了,2013年你回来吓他们一跳?”“哈哈,走着!”——多希望这才是他接到的最后一通电话,希望终归是希望,相信最终是愚人。我在想,张国荣为什么选择十年前的这个愚人的节日化羽而去,他想让人记住他还的让人忘记他?


                        12楼2013-03-31 16:07
                        回复
                          张国荣拥有的名利恐怕不是我辈所不能期冀的。他还有什么想得到而未得到呢?在怀念他的同时,不能不让人反思。两千多年前,有个孟老爷子讲:“欲贵者,人之同心也,人人有贵于己者,弗思耳。人之所贵者非良贵也。”用今天的话说:人人都想尊贵这是人之常情,其实每个人都有可尊贵的东西,不过平时没有去想到它罢了。别人所给予的尊贵,并不是真正的尊贵。孟老爷子话的意思我的理解是:别人给予的富贵名利,会毁灭一个人,只有自己修养而提炼出的尊贵,才会得到尊敬。


                          13楼2013-03-31 21:06
                          回复
                            看到宁阳@宁阳春风公益 关于清明节活动的通知,我想起写《茶馆》的老舍的话:“清明到了,处处桃红柳绿,且别忙着去烧纸吧,最要紧的还是种树”。祭祀祖先,缅怀先人,是我国的优良传统。每到清明节,人们都要焚香祭奠,扫墓踏青,向逝去的先人表达绵绵的哀思。这既是传承每个家庭生生不息的家风和美德,也是慎终追远、敦亲睦族及行孝的具体表现。


                            14楼2013-04-01 21:11
                            回复
                              2025-11-28 17:36:59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古俗清明节前一二天也叫寒食节、禁烟节。说的是晋重耳流亡时,随从介推割身上肉煮汤给其充饥。重耳即位为晋文公,介却和母亲隐居绵山不愿当官。为逼他出来,文公便命烧山,但介宁死不下山,与母亲同被烧死。悲痛的晋文公下令这天为寒食节,全国禁止生火,只吃冷食,以示追怀。清明,戒火!


                              15楼2013-04-01 21:21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