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兔gaara吧 关注:1,738,418贴子:92,596,136

回复:聊点财经类大学里那些蛋疼事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上面说的那三个专业在我们学校都属于会计学院,我们学校会院,经济院,金融院,公管院四个学院大一大二除了个别课程和选修之外,课程安排基本相同。别的经济类大学据我所知,也基本如此。
不同就是金融,经济的不学管理学,公管的不学西方经济学,会院的两个都要学。
可是很奇怪啊,我们只在大一学一个学期的管理学,却要在第二学期和大二第一学期分别学西经的宏观,微观两个方面。可是毕业后我们拿的却是管理学学士学位,而不是经济学学士学位。
让人很是想不通!


IP属地:北京来自Android客户端16楼2013-03-28 13:19
回复
    另外加一句,会计,审计,财管这三个专业毕业除了毕业证,学位证之外,是会发会计从业证的。
    嗯,其实不算啥,因为我们学校学这几个专业毕业了基本都已经考上初会了,从业基本大二就人手一本了,所以发不发根本无所谓╮(╯_╰)╭。
    不过据说今年要改革,国家规定必须考,不发了,也不知道是不是真的。不过我们表示,这个影响不大!


    IP属地:北京来自Android客户端17楼2013-03-28 13:28
    回复
      2025-10-17 11:49:35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学经济类,意味着你的一生将是学习的一生,考证的一生。
      比如我们专业吧,英语四六级什么的就不说了,专业类的证书有,会计从业,初会,中会,高会,注会,注册内部审计师。旁一点的有证券从业,银行从业,成本合算什么的,金融经济的要考金融从业,证券分析,理财师,投资从业什么的,基本你这一生直到六十岁退休都摆脱不了考证与学习了,甚至退休了你说不定还会考。


      IP属地:北京来自Android客户端18楼2013-03-28 13:39
      回复
        表示木有看懂^_^


        19楼2013-03-28 13:40
        收起回复
          反正我认识的学长学姐里,大一从业,大二初会,大三中会,等到毕业注会过两三门的有好几个,不得不佩服。
          要问为什么吗?我告诉你们,全国有会计从业资格的人超过了一千万,也就是说平均一百二三十个人里就有一个会计,所以说出门碰到一个会计的概率远大于出门见到城管的概率。
          学这个的真的伤不起啊,就我们学校,不说经济金融和公管了,你说你法学院的不考律师资格去,外院的不考专四专八,你们为毛都到来考会计从业啊?这会让我们压力山大的有木有!
          所以,学审计的,伤不起啊有木有,得玩了命的学习考证有木有!


          IP属地:北京来自Android客户端20楼2013-03-28 13:49
          收起回复
            下午西经,先不说了,看书学习去了。


            IP属地:北京来自Android客户端21楼2013-03-28 13:51
            回复
              今天下午西经课上讲边际效应,举得例子是:在夏天很热的时候,有一个人很想吃西瓜,但是附近没买的,他很想吃可就是吃不到,第二天,天气还是很热,这时他买了一车的西瓜,可是他突然觉得自己不想吃了,这说明了什么?
              然后有人给他来了句,他贱。当时我们西经老师就囧了。


              IP属地:北京来自Android客户端23楼2013-03-28 18:58
              回复
                讲点开心的吧,就说说交际吧。
                大学里和之前最大的变化之一就是你会发展自己的交际圈子变大了,对于大多数中国学生来说,之前的交际圈主要是亲戚和同学这两个圈子,同学呢,又以同班同学为主。
                到了大学,同学这个圈子会扩大到别的系,别的院,甚至别的学校,不同的届。这些主要通过社团和团学这两个媒介达到,而且会或多或少的和社会有所接触,这个主要是和所学专业和假期实践所决定的。


                IP属地:北京来自Android客户端24楼2013-03-28 19:06
                回复
                  2025-10-17 11:43:35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和社会接触这个先不谈,今天主要聊聊社团和团学。
                  在中国,大多数的初中高中也可能会有团学,就是团委和学生会。可是无论是在学校里的地位或者能发挥的作用和大学里的团学都是没法相提并论的,毕竟中学里管事的是老师,大学里,学生还是有一定自治权的。
                  另外,对于大多数二本以上大学来说,团学是有入党名额的,分团委副书记和学生会主席副主席之类的人是有很大可能被保研的。也有可能大学毕业被省委组织部直接选干的,所以大学的团学还是比较厉害的。


                  IP属地:北京来自Android客户端25楼2013-03-28 19:15
                  回复
                    团学一般都是一边六个部,我强烈建议只加一个,别加两个,更别说更多了,最不建议团学两边都加。因为如果你加了两个会发现,一个相信我,精力真的会分散。第二,团学的例会往往是十二个部在同一天同一时间开,那么等来例会你是去还是不去,去哪个?这是个大问题,你去组织部不去实践部就是不给实践部部长面子啊,除非你特别有才,特别能干,人际关系能力特别强。
                    不然你就等着两面不落好吧!
                    脚踩两条船无论在哪方面都是不讨人喜欢的。


                    IP属地:北京来自Android客户端27楼2013-03-28 19:30
                    回复
                      当然,招干的时候你为了保险可以多报两个,我当初就是,报了组织部觉得不保险又报了学习部。第二天两面结果出来都被招了,我马上学习部退部。这个没什么,部长们一搬都会理解,比你自己觉得经济不够再退时更好。


                      IP属地:北京来自Android客户端28楼2013-03-28 19:34
                      回复
                        我去都没人看的吗?


                        IP属地:北京来自Android客户端29楼2013-03-28 19:38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