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氏吧 关注:261,371贴子:9,270,269
  • 3回复贴,共1

常山美女薛灵芸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薛灵芸》
魏文帝所爱美人薛灵芸,常山人也。父名邺,为酂乡亭长,母陈氏,随邺舍于亭傍。居
生穷贱,至夜,每聚邻妇绩,以(绩以原作以绩,据明抄本改)麻藁自照。灵芸年十五,容
貌绝世,闾中少年多以夜时来窥,终不得见。咸熙元年,谷习出守常山郡,闻亭长有美女而
家甚贫。时文帝选良家子女,以入六宫,习以千金宝赂聘之。既得,便以献文帝。灵芸闻别
父母,歔欷累日,泪下沾衣。至升车就路之时,以玉唾壶盛泪,壶中即如红色。既发常山,
及至京师,壶中泪凝如血。帝遣车十乘,以迎灵芸。车皆镂宝为轮,丹画其毂。轭前有杂
宝,为龙凤衔百子铃,锵和鸣,响于林野。驾青色骈蹄之牛,日行三百里。此牛尸涂国所
献,足如马蹄也。道侧烧石叶之香,此石重叠,状如云母,其气辟恶厉之疾,腹题国所献
也。灵芸未至京师数十里,膏烛之光,相续不灭。车徒噎路,尘起蔽于星月,时人谓为“尘
霄”。又筑土为台,基高三十丈,列烛于台下,而名曰“烛台”,远望如列星之坠地。又于
大道之旁,一里致一铜表,高五尺,以志里数。故行者歌曰:“青槐夹道多尘埃,龙楼凤阙
望崔嵬。清风细雨杂香来,土上出金火照台(此上七字,是妖辞也)。”时为铜柱,以志里
数于道侧,是“土上出金”之义;以烛致台,而则火在土下之义。汉火德王,魏土魏王,火
伏而土兴也,土上出金,魏灭而晋兴也。灵芸未至京师十里,帝乘雕玉之辇,以望车徒之
盛,叹曰:“昔者言‘朝为行云,暮为行雨’,今非云非雨,非朝非暮。”因改灵芸之名为
“夜来”。入宫乘宠爱。外国献火珠龙鸾之钗,帝曰:“明珠翡翠尚不胜,况乎龙凤之
重!”乃止而不进。夜来妙于女功,虽处于深帷重幄之内,不用灯烛,裁制立成。非夜来所
缝制,帝不服也。宫中号曰“神针”。(出《王子年拾遗记》)
《元氏县志》民国版:戊午后帝延熙元年。魏景初二年,魏常山太守习谷进美女薛灵芸。“魏志”----新版五志合刊542页末行。


1楼2013-03-27 17:37回复
    楼主您好: 您的帖子已经被我们记录。根据我们2013年1月1日最新出台的《互联网发言管理认证条例》,您的IP已经被我们锁定。有关部门目前正在组织网络技术相关人员对您的资料搜集工作以及相关惩罚措施的制订工作。我们即将对楼主进行抓捕。 @中国互联网协会 @网络110 @互联网刑侦中心 @互联网安全中心 @


    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13-03-28 11:49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