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5吧 关注:205,389贴子:3,092,979

回复:【科技胜利】烧瓶的发展(伪)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建造学Construction
"Three things are to be looked to in a building: that it stand on the right spot; that it be securely founded; that it be successfully executed."- Johann Wolfgang von Goethe
建造学是先进石工术的表现,主要是在建造者的使用材料中增加了铁和其他金属。尽管砖石已经十分坚韧了,但却又过于沉重且搬运不便,几乎难以建造高层建筑,除非是用实心砖石并建成金字塔型,否则将会由于自身重量或强风而倒塌。金属结构或是由金属加固的石工,能够建得即高且美观,工程也相对容易。运用金属材料可以建造高桥,深沟,摩天大楼和高架铁路。若没有建造学的改进,世上的城市和那些伟大建筑将不可能存在。
虽然自从有了复合弓,看着天神的矛兵海,再也不心慌了。但是这建造学和复合弓有毛关系啊?搞不明白,算了,至少可以锤伐木场了,海华沙慢慢的露出了微笑


本楼含有高级字体36楼2013-03-27 14:34
收起回复

    哲学Philosophy
    "There is only one good, knowledge, and one evil, ignorance."- Socrates
    古希腊时期的自然派哲学家被认为是西方最早的哲学家,不管他们认识以及解释世界的方式是否正确,但是他们的想法之所以有别于迷信的原因在于,这些哲学家是以理性辅佐证据的方式归纳出自然界的现象。苏格拉底、柏拉图与亚里士多德奠定了哲学的讨论范畴,他们提出了有关形而上学,知识论与伦理学的问题。某些现代哲学家认为,直到今日的哲学理论依旧只是在为他们三人做注脚而已,换言之即使数千年后,我们依旧在试着回答他们所提出的问题,这也代表着我们依然为这些问题或是这些问题所延伸的更多问题而感到困惑。
    “哲”一词在中国起源很早,历史久远。如“孔门十哲”,“古圣先哲”等词,“哲”或“哲人”,专指那些善于思辨,学问精深者,即西方近世“哲学家”,“思想家”之谓。
    一般认为中国哲学起源东周时期,以孔子的儒家、老子的道家、墨子的墨家及晚期的法家为代表。而实际上在之前的《易经》当中,已经开始讨论哲学问题。
    最早哲学的范围涵盖所有的知识层面。它一直是人类最抽象的知识研究。对哲学一词的介绍最初来自希腊思想家毕达哥拉斯。
    西方认为苏格拉底开创了哲学,其实在那之前,古希腊的贤者们都在寻找一系列问题的答案,就是“我是谁,从哪里来,到哪里去”,然后有什么世界是由火创造的,由水创造的,由混沌创造的,由不可分割的原子创生的,等等等等,其实古典时代之所以这么称呼,与针对哲学的思考密不可分,毕竟已然从远古的巫术祭祀等行为,转变成了理性思考,这便是人类社会的一大改变。之后在西方社会,对于哲学的思考虽然由于宗教原因耽搁了,不过,这种理性思考的传统还是经过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又再次主导了潮流;可惜的是啊,春秋战国时,天朝对于社会发展的思考,由于董仲舒还有那个朱熹老儿,搞得没半点自主思考,之后就算在清朝有了些对于经典复兴,不过流于形式,只是钻研些技巧,而非大义了,让人不禁感到一丝悲哀。


    本楼含有高级字体39楼2013-03-27 14:49
    收起回复
      2025-08-16 15:04:20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工程学Engineering
      "Instrumental or mechanical science is the noblest and, above all others, the most useful."- Leonardo da Vinci
      工程学或工学,是通过研究与实践应用数学、自然科学、经济学、社会学等基础学科的知识,来达到改良各行业中现有建筑、机械、仪器、系统、材料和加工步骤的设计和应用方式一门学科。实践与研究工程学的人叫做工程师。
      在高等学府中,将自然科学原理应用至工业、农业、服务业等各个生产部门所形成的诸多工程学科也称为工科或工学。
      作为一门综合学科,可以说是科技发展的一个必然趋势和结果,国人的长城啊,各种神奇的桥梁啊,都是整体社会科技发展的偶然也是必然的成就。由于实在是不太了解具体内涵,就不多说了,反正就是很牛逼,很牛逼


      本楼含有高级字体43楼2013-03-27 15:20
      收起回复

        冶铁Iron Working
        "Do not wait to strike 'til the iron is hot; but make it hot by striking."- William Butler Yeats
        冶铁历史久远,铁的首发或许来自陨石;当时人们并不知道是铁,便不断寻找着相类似的材质。在高加索山区,小亚细亚和印度等区域,约在公元前12世纪左右开创了炼铁技术(将铁由铁矿中提炼而出),大约在公元前1000年开创熟铁工艺。
        已发现最古老的陨铁制品来自约公元前4000的古埃及和苏美尔地区,当时的铁相当稀缺,历史学家认为当时铁甚至比金还要贵重。
        在公元前12世纪之前,地中海东部,铁被大范围的替代青铜,来作为制作工具和武器的材料。其实当时的铁并非比青铜优质,只是当时铁矿充足且铜矿及锡矿不足,使得铁矿便宜的多而已。
        在史前就有所谓“现代”钢铁的锻制,不过由于技术限制直到17世纪之前都无法大量生产,之后一旦钢的价格下降且制作难度降低后,便取代了铁的地位。
        铁的发现,可以说是极大的改变了人类历史,忽然有种感叹恒星造铁的伟大,如果不是恒星燃烧最终产生了铁,人类历史又会是什么样子?对于铁器的运用,加速了人类争斗和融合的进程,不管是军事还是生活方面,毕竟啊,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这也就是为什么材料物理真的很重要。对了,吐槽一下,现在天朝的钢铁产量太多了,全世界其他所有国家的钢铁产量加一块估计也没天朝产的多,但是,多又有什么意义呢?特型钢什么的还是要进口,优质铁矿还是握在别人手里,炼了一堆没市场低价格的铁,卖都卖不动,白白毁了环境,唉


        本楼含有高级字体44楼2013-03-27 15:52
        收起回复

          An Unmet Player Has Entered the Medieval Era~
          中古时代,我们来了


          本楼含有高级字体45楼2013-03-27 16:00
          收起回复

            同业公会Guilds
            "The merchants and the traders have come; their profits are pre-ordained..."- Sri Guru Granth Sahib
            同业公会分为手工业行会、商业行会两种。手工业者或商人在商品经济相当发展的条件下,为限制竞争、规定生产或业务范围、解决业主困难和保护同行利益,由同业或相关行业联合组成。
            古罗马时代,手工业联盟称作Collegia。罗马帝国分裂后,原有的手工业联盟继续发展,演变为较成熟的“Ars”。 欧洲早期的同业公会起源于9、10世纪,约在11世纪,欧洲同业公会逐渐开始向现代意义的商业联盟转变,14世纪后始出帮工行会。
            中国隋唐(6世纪起)时城市中有行,宋代有团行,明清行帮组织更发达。常由同行同业组成,机构名会馆或公所,其种类随分工和交换的发达而增多。
            到了18世纪末,同业公会因本身带有垄断性质,在商品交换范围扩大后,开始成为商业发展的阻碍。让·雅克·卢梭、亚当·斯密等人对同业公会激烈抨击。19世纪之后,同业公会走向衰落。
            在现在的天朝,是否能感受到同业行会的好处?这是个问题,不过有一句说的是没错的,就是隔行如隔山,我们中间隔着马丘比丘,难道文明5的制作组就是这个用意?贸易战难道是有了行会才能有的?风车难道也是行会的功劳?理解不能啊,不过有一点要提的是,行会对于当时的社会确实起到了不少推进作用,什么盐帮啊,马帮啊,人多好办事嘛,大家都懂的。


            本楼含有高级字体49楼2013-03-27 16:57
            收起回复

              锻铸Metal Casting
              "When pieces of bronze or gold or iron break, the metal-smith welds them together again in the fire, and the bond is established."- Sri Guru Granth Sahib
              锻则是把金属加热到软化的状态,通过外力击打,形成所需要的形状。工业上把这一过程叫锻造。
              铸是把金属融化后的液态物倒入事先做好的模具中使其冷却成形,铸造过程工业上叫翻砂。
              最古老的锻铸方法是大约在公元前3000左右的失蜡法,工匠将用蜡复制出物件的外形并附于模具内,当遇上熔铁后变化融化而被金属替换。等金属冷却后即可打开模具取出制品。历史上,多用砂和黏土制作模具,之后的模具多使用塑料凳材料代替。
              这项技能是在冶铁之后的必然发展,有了原材料之后,当然是要将原料弄成所需的形式,才能便于使用,有了质,就会想着形,顺理成章,时至今日,也是二产的基础


              本楼含有高级字体51楼2013-03-27 17:16
              收起回复

                罗盘Compass
                "I find the great thing in this world is not so much where we stand, as i what direction we are moving..."- Oliver Wendell Holmes
                普通罗盘是利用磁石或磁化针指向磁北极。尽管磁北极与地理北极并不在同一方位,但也足够让磁铁成为有效的导航工具。约在12世纪中国和欧洲分别发明了首个罗盘,这让水手们能密切监测并描绘船只在海面上的轨迹,而在这之前,一旦遇上阴天或是暴风雨天气时,几乎是不可能的。同时,那些在沙漠以及远古丛林或是极寒暴风雪地带的人们也同样受益。
                现代的旅行者仍然会携带罗盘,但却会显得有些过时和古怪,尤其是当全球定位卫星已经能告诉你这是哪,甚至可以告诉你最近的咖啡馆在哪的今天。
                很显然,文明百科中没有特别指出指南针是天朝的四大发明之一。不过个人认为罗盘的运用,将人类的活动范围局限性进一步的缩小了,而针对“磁”还有“场”这两个概念的深入,之后也在人类科技史上占着一席之地,现在我们都知道所谓的地理南北极和磁南北极是不同的,是有着磁偏角的,或许哪天磁极会转换,那时候,肯定很壮观


                本楼含有高级字体57楼2013-03-28 09:30
                收起回复
                  2025-08-16 14:58:20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骑士制度Chivalry
                  "Whoso pulleth out this sword of this stone and anvil, is rightwise king born of all England."- Malory
                  骑士制度是一种全欧洲的机制,它起源于法国的南部,然后到了北部,通过佛兰德,勃艮第,传到了德意志帝国的西部。
                  查理曼军事改革到11世纪末期,可以视作骑士制度的起始阶段,骑士是职业军人,早期的骑士被认为是最忠诚,最勇敢的人,他肩负保护人民的使命,主要职责是征战,每年为领主服兵役的天数在40到60天左右。军事性非常明显。11世纪以前的骑士是一个开放的阶层,任何有能力置办的起武器和战马的人行过臣服礼之后都可以受封为骑士。骑士还是封建主。不管多还是少,作为一名骑士,都须从他的上一级封主手中领有封地,作为服兵役的条件。骑士经历着基督教化的过程。中世纪早期的骑士几乎都是残酷野蛮无法无天的武夫,他们欺负弱者抢劫农民,强奸妇女,滥杀无辜。而这些暴行并不违背当时的骑士行为规范。而这些行为都是与基督教教义有很大背离的恶习。随着基督教在中世纪西欧地位的不断提高,教会对骑士也开始有所制约。10世纪时,教会提出了和平运动(the peace of God)宣布对滥施暴力的,特别是向教会和教职人员施暴的人实行精神制裁。“如果有骑士抢劫或违背教会,攻击手无寸铁的牧师,或劫掠农民商人和穷人,那么教会将开除其教籍”而休战运动(the Truce of God)则禁止骑士们在星期天或者神圣的节日进行战争,禁止在教堂或者教堂附近进行暴力活动。否则将会被开除教籍。
                  大约从12世纪初期到13世纪初期,正经历着十字军东征(1095—1291),是骑士制度的繁荣期。骑士制度宗教原则与军事原则结合达到顶点,事实上在十字军东征以前欧洲的好几次冒险战争都与宗教有密切关系。骑士特权的世袭以及农民与骑士的分离。十二世纪后,成为一个骑士的权利已经转变成为了一种世袭的特权。以圣殿骑士团为例,它由两类战斗人员组成,彼此以服饰,武装和等级加以区分。地位比较高的是骑士,是重装骑兵,也是圣殿骑士团的核心力量,只有他们才有权穿象征着圣殿骑士团的绣着红十字的白色长袍。另外地位较低的一类是军士,穿褐色斗篷。这说明应募者不同的身份来源。
                  从13世纪后期直到宗教改革时期,骑士制度开始衰落并在历史的发展中最终消失。骑士向一般贵族的转化,从12世纪后期开始,由于土地制度发生了变化,货币地租取代了实物地租成为地租的主要形式,同时由于世袭采邑本身的缺陷,加之由于民族和国家意识的兴起,战争的需要,必须有一支方便调动的常备军来护卫国家安全,而过去的骑士那种不确定的兵役时间和不集中的训练已经不能满足这些需求。骑士成为一种荣誉称号。14世纪以后,一方面骑士的受封仪式变得越来越随便,特别是在英法战争中国王们为了鼓舞士气经常册封骑士,在詹姆斯一世时期,骑士的提名权甚至被下放到官员之中,允许用股票,现金购买骑士爵位,还出现了专门从事投机爵位的中介人。
                  由于现在的各种文学或是影视作品影响,不少人对于西方的骑士制度有种莫名的向往,不过个人认为,骑士制度究竟有多浪漫,我是没看出,倒是看看那些去东征的流氓,倒是觉得西方人的YY功力也真心不小啊


                  本楼含有高级字体59楼2013-03-28 09:59
                  收起回复

                    机械Machinery
                    "The press is the best instrument for enlightening the mind of man, and improving him as a rational, moral and social being."- Thomas Jefferson
                    最早的“机械”定义为古罗马建筑师维特鲁威(Vitruvii)在其著作《建筑十书》主要对于搬运重物发挥效力的机械和工具作了区别:“机械(machane)和工具(organon)之间似乎有着以下的区别。即机械是以多数人工和很大的力量而发生效果的,如重弩炮和葡萄压榨机。而工具则是一名操纵人员慎重地处理来达到目的的,如蝎形轻弩炮或不等圆的螺旋装置。因此工具和机械都是利用上不可缺少的东西。”古希腊已有圆柱齿轮。亚历山大利亚·希罗在1世纪最早讨论了机械的基本要素,他认为机械的要素有五类:轮与轴,杠杆,滑车,尖劈,螺旋。希罗的论述反映了古典机械的特征。公元前中国已在指南车上应用复杂的齿轮系统,在被中香炉中应用了能永保水平位置的十字转架等机件。《释文》称:“机,弩牙;括,箭括。”《说文解字》对“机”的解释是“机,主发者也”,指弩机。
                    机械史其实好长的,有些不想说太多,反正之后还会提到相应的革命性机械发明
                    人类成为“现代人”的标志就是制造工具。石器时代的各种石斧、石锤和木质、皮质的简单粗糙的工具是后来出现的机械的先驱。从制造简单工具演进到制造由多个零件、部件组成的现代机械,经历了漫长的过程。几千年前,人类已创制了用于谷物脱壳和粉碎的臼和磨,用来提水的桔槔和辘轳,装有轮子的车,航行于江河的船及桨、橹、舵等。所用的动力,从人自身的体力,发展到利用畜力、水力和风力。所用材料从天然的石、木、土、皮革,发展到人造材料。最早的人造材料是陶瓷,制造陶瓷器皿的陶车,已是具有动力、传动和工作三个部分的完整机械。
                    人类从石器时代进入青铜时代,再进而到铁器时代,用以吹旺炉火的鼓风器的发展起了重要作用。有足够强大的鼓风器,才能使冶金炉获得足够高的炉温,才能从矿石中炼得金属。在中国,公元前1000~前900年就已有了冶铸用的鼓风器,并逐渐从人力鼓风发展到畜力和水力鼓风。
                    15~16世纪以前,机械工程发展缓慢。但在以千年计的实践中,在机械发展方面还是积累了相当多的经验和技术知识,成为后来机械工程发展的重要潜力。17世纪以后,资本主义在英、法和西欧诸国出现,商品生产开始成为社会的中心问题。
                    18世纪后期,蒸汽机的应用从采矿业推广到纺织、面粉、冶金等行业。制作机械的主要材料逐渐从木材改用更为坚韧,但难以用手工加工的金属。机械制造工业开始形成,并在几十年中成为一个重要产业。
                    好歹是经过这么多岁月进化而来的,请善于使用工具,机械。很多现在看来习以为常的机械,在当时可是彻底革新社会的创举啊,当然,不得不承认,机械史的发展,主要是一群发明家一门心思地在想要发明出所谓的永动机,虽然没能创造出这个神物,但却也给人类社会带了成百上千实用的机械或部件,happy accidents,令人愉悦的意外啊,另说一句,达芬奇真tmd是个天才


                    本楼含有高级字体60楼2013-03-28 10:15
                    收起回复

                      炼钢Steel
                      "John Henry said to his Captain,
                      'A man ain't nothin' but a man,
                      And before I'll let your steam drill beat me down,
                      I'll die with the hammer in my hand.'"
                      - Anonymous: The Ballad of John Henry, the Steel-Drivin' Man

                      罗伯特·坦普尔和李约瑟皆推测合成钢工艺在更早前就存在了,然而第一个融合熟铁与铸铁以生产钢铁的明确文字记载是来自6世纪道家匠人綦母怀文,他自543年至550年追随北魏将领高欢(496年-597年,后来被尊为北齐高祖神武帝)。唐朝(618年-907年)于659年刊行的《新修本草》亦介绍了将熟铁与铸铁一起搅拌加热的过程,并指出钢铁制品是用来锻造镰刀和刀。至于之后《新修本草》的记载,苏颂(1020年-1101年)也提出了类似的说明,并指出钢铁在造剑上的利用。在明朝(1368年-1644年),宋应星(1587年-1666年)1637年的著作《天工开物》是第一种文献详细描述钢铁制程者,该书指出熟铁先被锻打成细小的薄板,包成铁片束,最后铸铁堆于其上后下压。在熔炉中铸铁将先融化,“渗淋入”熟铁中;一旦融合,这半成品将进行重复多次被取出熔炉锻造、加热、并捶打等一系列过程。坦普尔和李约瑟两位学者皆表示这些制程比后来卡尔·威廉·西门子(Carl Wilhelm Siemens,1823年-1883年)平炉年代更早。
                      对于这科技实在是不清楚,最多也就知道个大概,钢是以铁为主要元素,碳含量一般在2.0%以下并含有其他元素的金属材料,其中还能添加什么镍啊,锰啊,钒啊之类的,唉,化学书丢的早,已然不是很清楚了,不过毕竟相较于铁,钢材的各项属性都牛逼些,不管是建筑也好,制造业也好,还是军事用途,都是一个质的飞跃,只可惜,长剑士在文明5中太短命了


                      本楼含有高级字体62楼2013-03-28 10:52
                      收起回复

                        An Unmet Player Has Entered Renaissance Era~
                        文艺复兴了!启蒙时代了!


                        本楼含有高级字体63楼2013-03-28 10:56
                        回复

                          天文学Astronomy
                          "Joyfully to the breeze royal Odysseus spread his sail, and with his rudder skillfully he steered."- Homer
                          天文学是一门古老的学科,至少已经有几千年的历史。顾炎武《日知录》有云:“三代以上,人人皆知天文:七月流火,农夫之辞也;三星在户,妇人之语也;月离于毕,戍卒之作也;龙尾伏辰,儿童之谣也”。天文学在人类早期文明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古时候,人们通过用肉眼观察太阳、月亮、星星来确定时间和方向,制定历法,指导农业生产,这是天体测量学最早的开端。在此基础上诞生了占星术,即通过天体的运行来占卜凶吉祸福,预测自然灾害、战争的输赢和个人的命运。
                          2世纪时,古希腊天文学家托勒密提出了地心说,认为宇宙中的天体,包括太阳,围绕着地球运转。这一学说受到了教会的欢迎,统治了西方社会对宇宙的认识长达一千多年。16世纪,波兰天文学家哥白尼提出了新的宇宙体系理论——日心说。1610年,意大利天文学家伽利略首次将望远镜用于天文观测,观察到了太阳黑子、月球表面、行星的盈亏,以及木星的四颗卫星。英国著名物理学家牛顿提出了万有引力定律,创立了经典力学,促使天体力学这一新的天文学分支的诞生,使天文学从单纯描述天体的几何关系和运动状况进入到研究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和运动原因的新阶段,在天文学史上是一次巨大的飞跃。
                          19世纪中叶天文摄影和分光技术的发明,使天文学家可以进一步深入地研究天体的物理性质、化学组成、运动状态和演化规律,从而更加深入到问题本质,从而也产生了一门新的分支学科天体物理学。这又是天文学的一次重大飞跃。
                          20世纪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电波望远镜开始广泛应用于天文观测,开启了除可见光外电磁波谱的一个新窗口,并在1960年代取得了被称为“天文学四大发现”(微波背景辐射、脉冲星、类星体和星际有机分子)的新成就。随着人类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空间天文学得到了迅速发展,人类可以突破地球大气层的阻隔,到地球以外观测天体的紫外线、红外线、X射线、γ射线等波段的辐射,天文学进入了全波段发展的新时代。与此同时,新技术促使地面上的望远镜口径和解析率都在不断提高,从4米、5米、6米级的望远镜到1990年代若干8到10米级别的望远镜投入使用,这些望远镜与空间天文卫星一道,积累了大量的观测资料,发现了活跃星系核、伽玛射线暴、X射线双星、重力透镜、暗物质与暗能量等一大批新的现象和天体。
                          每次想到天文,就会有种莫名的恐惧感,好像是眼前会突然出现一副画面,我变成了第三人称视角,从我所在的地方,慢慢往太空远去,望着地球,地月系,太阳系,银河系渐渐远去,分不出上下左右前后,只是慢慢远去。不是说现在的宇宙是正在膨胀嘛,各个星体正在相对的远去,不知亿万年后,夜空还会有星光可见吗?劳资瞬间文艺了


                          本楼含有高级字体65楼2013-03-28 11:07
                          收起回复

                            印刷术Printing Press
                            "It is a newspaper's duty to print the news and raise hell."- The Chicago Times
                            印刷术最早可是追溯到西元前三千年两河流域人民使用滚筒印章制造印刷品,主要用作装饰品和巫术。
                            雕版印刷最早是出现在中国,是拓石和印章两种方法逐步发展而合成的,是经过很长时间,积累了许多人的经验而成的,是人类智慧的结晶。现存最早文献和最早的雕版印刷实物是在公元600年,即唐朝初期。
                            西元7世纪,唐朝初期出现雕版印刷。沈括《梦溪笔谈·技艺》:“板印书籍,唐人尚未盛为之。”
                            宋仁宗庆历年间(1041-1049),毕升发明了胶泥活字印刷术。
                            1241年至1250年杨古为忽必烈的谋士姚枢用活字版印刷朱熹《小学》、《近思录》和吕祖谦的《经史论集》等书散布四方。
                            元代科学家王祯(1260-1330)发明木活字版(亦有人支持宋代就有木要活字本,而且提出了几种版本加以证明。其中常被人们提到的是被称为宋本活字本的《毛诗》。由于该书的《唐风·山有枢》篇内的一版中“自”字横排著,完全可以证明是活字版。
                            中国金属活字的早期记载,于元代科学家王祯(1260-1330)在《造活字印书法》(1298)中谈到:“近世又铸锡作字,以铁条贯之,作行,嵌于盔内,界行印书,但上项字样,难以使墨,率多印坏,所以不能久行。”
                            元朝已有双色红、黑套印之书籍。
                            明朝时期,出现了双色、四色套印的印刷品,能印出多层次的彩色印刷品。
                            德国约翰内斯·古腾堡(1397-1468)发明铅活字版。
                            十九世纪初期,改良铅活字制作技术并传播至世界各地。
                            1804年,英人士坦荷(Earl of Sta nbope)针对活字版弊,发明泥型铅版印刷术
                            1829年,法国人谢罗发明纸型铅版印刷术。
                            1855年,法国人M.Cillot发明照相铜锌版印刷技术。进一步发展的凸版印刷术。
                            1871年,美国人B.B.Blackwell改良纸型铅版印刷术,创用薄铅版,垫以木底印刷。
                            1882年,德人縻生白克(Meisendach)发明照相网版印刷术,将照相制版术向前推进了一大步。
                            印刷术陪伴人类社会这么久了,最近被电子制品弄得悲催得不行,先进区域连学校的课本,作业,考试都已经电子化,APP化了,有时候真不得不说,以后也就那些经典典籍还值得买纸制版的了,其他的电子版看看也就是了。


                            本楼含有高级字体68楼2013-03-28 11:32
                            收起回复
                              2025-08-16 14:52:20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导航学Navigation
                              "The winds and the waves are always on the side of the ablest navigators."- Edward Gibbon
                              导航是在海洋中寻找航线的科学。早期船只极少离开海岸线,所以导航相对简单,但也限制了船只的活动范围,还有触礁和搁浅的危险。在蒸汽船出现之前,若是强风直接吹向海湾的话,对于风帆船来说,可是相当危险的。
                              在卫星、无线电或雷达技术出现之前,海上航行的导航技术依靠对于船只航线的追踪及推算,只要确定了速度以及具体航向,则能推算出船只之前的方位。但是,即便是再微小的误差,只要船只航行时间一长,便会造成巨大的问题。比如船只在太平洋中航行,面临缺水问题,而唯一能供应淡水的岛屿可能在一千英里之外,一旦航位推算错误,会发生什么,就可想而知了。
                              观察天空可以辅助船长明确航线,如果天气条件好,且拥有精密仪器的话,可以确定太阳到达船只上方顶峰的时间。如果同时拥有个精确的时钟,便可利用这些信息来确定经度(以格林尼治时间为标准)。当然,这需要适合的天气条件,准确的时钟,以及明确太阳正午的适合方式。当然,晴朗的夜空里某些恒星的起落也能给予相应的信息。
                              当然,随着无线电、雷达和卫星的发明,使得导航变得更容易且安全,但即使这样现今的自动力船只也时常会搁浅或触礁,那就可想而知当时的导航对于帆船来说是多么重要。
                              有没有很想要杰克船长的那个罗盘?总是指向你心中所想之物,导航综合了太多知识,所以说,路飞没有娜美的话,呵呵,也就只有在东海瞎转悠的命,而哥伦布啊,麦哲伦啊,也是一个样,一门综合性的科学


                              本楼含有高级字体71楼2013-03-28 13:16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