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一个贫困县下面的一个小村子里,一个平常的日子发生了一件不平常的事,这一天七岁的我和弟弟(刚满一周岁),我们的妈妈也就是爸爸的第一个妻子死了,因病去世,妈妈这一年是三十一岁。(妈妈和爸爸同岁,在今天的这个年代是个很好治的病,可是在那个年代却夺走了她年轻的生命,当时是1983年)。
那时幼小的我还不懂爸爸的悲伤,爸爸和妈妈是自由恋爱走到一起的,这其中也经历了一些挫折,终于走到了一起,本以为以后虽然清贫却仍能幸福的生活在一起,可是天不遂人愿,结婚之前就体质不好的妈妈还是去了……(后来据老人们请当时爸爸为了治妈妈的病用掉了9000多块钱{人民币}相当于现在的多少我不会算,可是在当时已经是爸爸的全部的全部了)。妈妈还是走了、留下了我和年幼的弟弟,爸爸的悲伤可想而知。
那时爸爸就是这个村上(村委会)的干部了(妈妈活着时也曾是),一个村子里总是会有一些事情,爸爸也很忙,我的弟弟又太小,没办法只有把弟弟送去奶奶家里,弟弟因为先天性营养不良又因为出生以后没有母乳喂养,真是瘦小的可怜,无法找到恰当的词形容他当时的身体状况、只是觉得他能不能活下来都是个未知数……好在还有奶奶,爷爷和奶奶都是很勤劳的人,(在当时的年代里爷爷和奶奶一共育有子女七个,却都上到了高中,多么艰难多么不容易可想而知),是奶奶把粗米糙饭一口一口的嚼碎再喂到弟弟的嘴里,可还是因为消化不良导致弟弟的头和身体失去了比例(头大、脖子细、四肢也极细、肚子却出奇的大)他太小了,根本消化不了这些食物,没办法,奶奶只有在每夜都起来几次用手在弟弟的肚子上来回的摩擦以达到帮助他消化的目的,情况稍微有些好转,日子一天天过去了,到了弟弟该学走路的时候了,我的大伯会做一些简单的木工活,就给弟弟用木头做了一个简易的手推车,用来帮助他学走路,弟弟勉强能扶着一小步一小步的向前挪了,那时候的农村的房子里都是南北两个炕,奶奶就把两颗糖分别的放在两个炕的炕沿上,用来鼓励弟弟来回的走,也真的有了明显的效果,其中的艰辛自不必说了……弟弟的身体一点点好起来,在如此差的条件下艰难的活下来了。
农村都是重男轻女的现象比较普遍,可是我的爸爸不是,他是很疼我的,他每天都给我梳不同样式的辫子,把我的衣服洗的干干净净的,再背上小书包去上学,家里也被爸爸收拾的干干净净的,他是个爱干净也是手很巧的人,所以我一点儿也不像是没有妈妈的孩子,直到有一天爸爸用洗衣盆给我洗澡时,感觉到了我有点不适应了,(那时的我是几岁我已不记得了),可能他会想以后真得有个女人来照顾我了吧,我已经渐渐的长大了,几年中爸爸过得很清苦,又要工作又要种家里的十几亩田,又要照顾我,洗衣做饭收拾屋子,一个人又当爹又当妈的,几年中也有不少人给他介绍女人,却不知为什么他一个也不找,也许妈妈在他心里的烙印太深了,以致于他看不上别的女人,也许是他怕给我们找个继母可能会对我们不好,再也许就是没有看得上的吧。
一直到了我十二岁了(弟弟也七岁了),爸爸有了他生命中的第二个女人,(是去乡里开会时别的乡的一个妇女主任给介绍的一个刚离婚不久的女人)那个妇女主任认为爸爸是个不错的男人,也在平时工作中对他有充分的了解,所以热心肠的她把那个女人介绍给了爸爸,就这样,我的第一个继母带着一个小女孩儿来到了我家,成了我爸爸的第二个妻子,我和弟弟的第一个继母。那年是(1988年)。
说心里话,我们的第一个继母,是个善良也很能干的女人,真的对我们很好。带来的小妹妹长得也很乖巧可爱,从她来以后家里的院子里就多了几头猪,几只鸭子,还有二十几只鸡,整天也总是忙忙碌碌的。日子就这样的平淡无奇的过下去了。 说她善良是缘于一件事(这件事以过去十几年,每次想起仍像发生在昨天一样儿让我感动)。
那是在一个下了很大的雨的夏天,现在知道了那是一场暴雨,那天中午到了放学的时间,可是同学们都回不去家吃饭,因为透过教室的玻璃看到外面的雨好大好大,用当时的话说就是“大雨下冒烟儿”了,操场上的雨水溅起来很高,估计那样大的雨点打在身上一定很疼……家是回不去了,同学们都趴在教室的窗台上向外看,都在七嘴八舌的说要是有雨衣就能回去了,就在这时我们同时看见了一个人、浑身被雨淋的湿透了,弓着腰在风雨里艰难的行走着,隐约看见她还在小心翼翼的护着怀里的什么东西?风雨把她打的东倒西歪的……只看见她向校长室那里走去,过了不久有人敲教室的门,同学们差不多同时的说“进来”,她进来了,直到这时我们终于看清了这个女人,就是操场上风雨里的那个女人,天哪?是我的继母,只见她非常迫切的眼睛在同学们的脸上扫来扫去……她是在找我,当她终于看见我时,我却因为意外和激动说不出话来,就那么愣愣的看着她,这时她以来到我面前说:花,(我的小名叫“花”)快,趁热吃!一会儿就凉了,我低头就看见了两张大饼还在冒着热气,那时的我已懂得一些事了,我伸手接过了饼,眼泪却在眼眶里打转……太激动了,在这样的大雨里全校只有一个来给学生送饭的家长,却是一个继母,我是多么的幸运啊,而且我的继母做面食是很拿手的,无论是烙饼还是蒸馒头都是一流的,在她来的这两年里左邻右舍都夸她的手艺,我一边努力的含着泪一边香甜的吃着继母送来的饼,还在想着她是怎么找来的?(在这之前她一次也没来过学校)我们的学校在村外,要走很远的路,一下雨乡村的土路很泥泞很难走的,对于她这个曾是外乡的人是怎样顶着这么大的风雨走到这儿的呢?我的泪终于流下来了,又怕同学们看见笑话我,于是我对继母说:“婶”,回去吧,她说:“好,那我回家了,你把饼都趁热吃了哦!
那时幼小的我还不懂爸爸的悲伤,爸爸和妈妈是自由恋爱走到一起的,这其中也经历了一些挫折,终于走到了一起,本以为以后虽然清贫却仍能幸福的生活在一起,可是天不遂人愿,结婚之前就体质不好的妈妈还是去了……(后来据老人们请当时爸爸为了治妈妈的病用掉了9000多块钱{人民币}相当于现在的多少我不会算,可是在当时已经是爸爸的全部的全部了)。妈妈还是走了、留下了我和年幼的弟弟,爸爸的悲伤可想而知。
那时爸爸就是这个村上(村委会)的干部了(妈妈活着时也曾是),一个村子里总是会有一些事情,爸爸也很忙,我的弟弟又太小,没办法只有把弟弟送去奶奶家里,弟弟因为先天性营养不良又因为出生以后没有母乳喂养,真是瘦小的可怜,无法找到恰当的词形容他当时的身体状况、只是觉得他能不能活下来都是个未知数……好在还有奶奶,爷爷和奶奶都是很勤劳的人,(在当时的年代里爷爷和奶奶一共育有子女七个,却都上到了高中,多么艰难多么不容易可想而知),是奶奶把粗米糙饭一口一口的嚼碎再喂到弟弟的嘴里,可还是因为消化不良导致弟弟的头和身体失去了比例(头大、脖子细、四肢也极细、肚子却出奇的大)他太小了,根本消化不了这些食物,没办法,奶奶只有在每夜都起来几次用手在弟弟的肚子上来回的摩擦以达到帮助他消化的目的,情况稍微有些好转,日子一天天过去了,到了弟弟该学走路的时候了,我的大伯会做一些简单的木工活,就给弟弟用木头做了一个简易的手推车,用来帮助他学走路,弟弟勉强能扶着一小步一小步的向前挪了,那时候的农村的房子里都是南北两个炕,奶奶就把两颗糖分别的放在两个炕的炕沿上,用来鼓励弟弟来回的走,也真的有了明显的效果,其中的艰辛自不必说了……弟弟的身体一点点好起来,在如此差的条件下艰难的活下来了。
农村都是重男轻女的现象比较普遍,可是我的爸爸不是,他是很疼我的,他每天都给我梳不同样式的辫子,把我的衣服洗的干干净净的,再背上小书包去上学,家里也被爸爸收拾的干干净净的,他是个爱干净也是手很巧的人,所以我一点儿也不像是没有妈妈的孩子,直到有一天爸爸用洗衣盆给我洗澡时,感觉到了我有点不适应了,(那时的我是几岁我已不记得了),可能他会想以后真得有个女人来照顾我了吧,我已经渐渐的长大了,几年中爸爸过得很清苦,又要工作又要种家里的十几亩田,又要照顾我,洗衣做饭收拾屋子,一个人又当爹又当妈的,几年中也有不少人给他介绍女人,却不知为什么他一个也不找,也许妈妈在他心里的烙印太深了,以致于他看不上别的女人,也许是他怕给我们找个继母可能会对我们不好,再也许就是没有看得上的吧。
一直到了我十二岁了(弟弟也七岁了),爸爸有了他生命中的第二个女人,(是去乡里开会时别的乡的一个妇女主任给介绍的一个刚离婚不久的女人)那个妇女主任认为爸爸是个不错的男人,也在平时工作中对他有充分的了解,所以热心肠的她把那个女人介绍给了爸爸,就这样,我的第一个继母带着一个小女孩儿来到了我家,成了我爸爸的第二个妻子,我和弟弟的第一个继母。那年是(1988年)。
说心里话,我们的第一个继母,是个善良也很能干的女人,真的对我们很好。带来的小妹妹长得也很乖巧可爱,从她来以后家里的院子里就多了几头猪,几只鸭子,还有二十几只鸡,整天也总是忙忙碌碌的。日子就这样的平淡无奇的过下去了。 说她善良是缘于一件事(这件事以过去十几年,每次想起仍像发生在昨天一样儿让我感动)。
那是在一个下了很大的雨的夏天,现在知道了那是一场暴雨,那天中午到了放学的时间,可是同学们都回不去家吃饭,因为透过教室的玻璃看到外面的雨好大好大,用当时的话说就是“大雨下冒烟儿”了,操场上的雨水溅起来很高,估计那样大的雨点打在身上一定很疼……家是回不去了,同学们都趴在教室的窗台上向外看,都在七嘴八舌的说要是有雨衣就能回去了,就在这时我们同时看见了一个人、浑身被雨淋的湿透了,弓着腰在风雨里艰难的行走着,隐约看见她还在小心翼翼的护着怀里的什么东西?风雨把她打的东倒西歪的……只看见她向校长室那里走去,过了不久有人敲教室的门,同学们差不多同时的说“进来”,她进来了,直到这时我们终于看清了这个女人,就是操场上风雨里的那个女人,天哪?是我的继母,只见她非常迫切的眼睛在同学们的脸上扫来扫去……她是在找我,当她终于看见我时,我却因为意外和激动说不出话来,就那么愣愣的看着她,这时她以来到我面前说:花,(我的小名叫“花”)快,趁热吃!一会儿就凉了,我低头就看见了两张大饼还在冒着热气,那时的我已懂得一些事了,我伸手接过了饼,眼泪却在眼眶里打转……太激动了,在这样的大雨里全校只有一个来给学生送饭的家长,却是一个继母,我是多么的幸运啊,而且我的继母做面食是很拿手的,无论是烙饼还是蒸馒头都是一流的,在她来的这两年里左邻右舍都夸她的手艺,我一边努力的含着泪一边香甜的吃着继母送来的饼,还在想着她是怎么找来的?(在这之前她一次也没来过学校)我们的学校在村外,要走很远的路,一下雨乡村的土路很泥泞很难走的,对于她这个曾是外乡的人是怎样顶着这么大的风雨走到这儿的呢?我的泪终于流下来了,又怕同学们看见笑话我,于是我对继母说:“婶”,回去吧,她说:“好,那我回家了,你把饼都趁热吃了哦!










